回覆列表
  • 1 # 元芳有看法

    戰爭是人類主導的,所以從來不會讓“人走開”,哪怕科技再發達,武器再先進,人永遠是戰爭的首要因素。

    武器只是戰爭工具而已,它依靠的還是武器背後的人腦和人心,武器打擊再精準,背後的作業系統還是需要人主導,哪怕未來讓機器人來代替執行,還是需要人來操控,就像我們現在看到很多的電影大片一樣,各種機器俠,各種武器裝備在戰爭一線打的不亦樂乎,但在某一處的指揮中樞,每一臺電腦背後都是人的身影。就像我們平時玩的戰爭遊戲一樣,遊戲裡怎麼打,還是靠玩家手中的滑鼠或手柄。

    多年之前,就有人預言,21世紀的戰爭是科技戰,是智慧武器的對決,但現實如何呢?擁有世界電先進武器的美國,不照樣需要士兵衝鋒陷陣進入巷戰嘛,不照樣有軍人為戰爭送命嘛,而對於被侵入者來講,他們肯定要捍衛自己的家園,最後的結果要麼戰死要麼投降,最後的執行者不還是人嘛。

    所以說,不管未來戰場如何變化,人永遠不會缺席。

  • 2 # 槍與火花

    槍花是這樣一個觀點,未來戰場會盡量減少人的“直接參與”程度,但是絕對不可能“走開”。

    多種技術手段降低人的“直接參與”

    在目前人類可見的未來當中,一些正在發展的技術必定會走上戰場,比如大範圍使用無人裝備。

    ▲美國“粗鋸齒”無人坦克

    從操縱者的培訓到戰場環境的適應,無人裝備都遠遠優於有人裝備。無人裝備從無人化程度也分為兩個層面,一是有人遙控的無人裝備,二是完全無人控制的無人裝備。

    對於有人遙控的無人裝備是目前最為現實的無人話方式,也是目前應用最廣泛的模式。

    ▲中國59坦克的無人化改造

    從中國的無人坦克到美國的捕食者無人攻擊機,都需要控制人員在戰線之後使用控制終端遠端控制,這就是使裝備操縱者的培訓成本降低,在裝備出現損毀時也不存在駕駛員的傷亡了,這是裝備無人化最大的價值之一。

    美軍捕食者無人機MQ-1地面操縱站

    而另一種是目前還在研發過程當中的全無人裝備。簡單來說,就是將無人裝備的操縱權交由裝備本身,由其本身搭載的人工智慧系統來控制機動、待機、攻擊、撤退等操作。目前的研究瓶頸還在於可靠的智慧系統以及對於所謂倫理道德的考量。

    智慧系統隨著技術進步始終會解決,但是倫理道德方面的問題就不那麼簡單了。智慧系統是人為研製的系統,他的道德閾值始終掌握在開發者手中,一些關於倫理方面問題始終需要我們直面。比如智慧系統如何考量目標是否被擊殺,假如碰見平民、傷員等等沒有戰鬥力的目標它會痛下殺手嗎?智慧系統會有系統混亂導致無差別攻擊的可能性嗎?這些問題都是全無人系統研發中無法忽略的障礙。

    ▲南韓SGR-A1無人哨兵機器人目前遙控無人裝備可靠性堪憂

    上文說到全無人裝備的應用還遙遙無期,但遙控無人裝備前景也不是那麼明朗。

    目前無人裝備遙控還是透過無線電波,而在現代戰爭中最複雜最混亂也就是電磁戰場了。不同形式的電磁壓制、電磁攻擊、電磁欺騙貫穿整個戰爭過程。要想使無人裝備工作可靠,一種更為穩定的遙控方式才是目前亟待解決的問題。

    ▲複雜多變的戰場電磁環境戰爭始終是人的戰爭

    戰爭作為政治的延伸,始終是“人”的戰爭,不管未來科技發展到何種程度,戰爭的主體始終是人。自負的人類絕對不可能把戰爭的決策權交到機器的手中,也絕不可能盡信機器得來的資訊和結論。再先進的技術也只能是輔助決策的工具,最後下決心的只能是人類的指揮官。

    只要是戰爭,人就不可能真正“走開”。

  • 3 # 瘋狗的輕武

    你的走開如果是指作戰人員的話那肯定會啊,你就看古代戰場那種大規模衝鋒到二戰的散兵線衝鋒再到現代戰爭幾乎都是打個小規模衝突之類的。

    戰爭的規模和密度是隨著武器的威力而越來越大。而且人的價值也越來越高,加上現代科技的加成。

    你看光是坦克上的機槍現在都開始坐在車內遙控化了

    連阿拉胡阿克巴都會買個大疆無人機搭個手雷客串微型轟炸機了。

    還有遙控的地面武器

    而且隨著現代人工智慧的崛起...無人化戰場一點都不遙遠。

  • 4 # 天眼觀世界

    兵器自主識別,自主殲滅——你想體驗一下終結者世界麼?任何國家都沒傻到這種程度,這等於在玩火,即使有一天技術達到了(目前已經可以看到前景,估計幾十年內就可以實現),人類也絕不會允許。

    以後一線戰場人的數量會大幅減少,其實現在和二戰比已經很少了。但是還會有人的存在,武器也會由人遠端操控。

  • 5 # 寰球視野新觀

    在可預期的未來,戰爭的主要參與者仍然是人類。

    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武器裝備越來越先進,但是除了小型無人機和掃雷機器人以外,還沒有更多的機器人參與戰爭。

    最近一段時間,第六代戰機的設想出現在大眾的視野當中。

    第六代戰鬥機將在保持高隱身性的同時,更加註重遠端甚至超遠端打擊能力。其實現途徑,除了追求超音速、長航時飛行外,將突出超高速、超遠端打擊武器的應用。

    即使在先進的五代機的基礎上進行升級的第六代戰機,仍然沒有把無人駕駛作為重點,而是重點加強了遠端打擊能力與隱身突防能力。

    戰機是尖端科技的代表,幾乎涵蓋了所有高科技,這種情況下仍然是有人駕駛,只能說明人工智慧還不足以應付紛繁複雜的戰場局勢。

    在戰場上或許好說,但是如果是巷戰,或者是游擊戰爭,人工智慧無法分清平民與武裝力量之間的區別,它們的做法會是什麼呢?

    殺死所有非己方人員,這將是人工智慧做出的選擇。

    機器人對人類的屠殺將比人類更加殘酷,因為他們沒有情感,只是執行一段段程式,這比由人構成的軍隊更危險。

    現在戰場上出現的無人機,並不是真正意義上的人工智慧,而是由人在遠處操作的。人還將活躍在戰場上。

    機器人動作笨拙,雖然力量強大,但是行動僵化,很容易摧毀。

    如果有一天,機器人能夠充分承擔戰爭任務,到了那一天,人類恐怕也不再需要打仗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鏟屎官們過年回家,寵物在哪兒過大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