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3
回覆列表
  • 1 # CiCi搞笑

    泰山廟宇除東嶽廟建造最早外,大都建於唐宋,有:青帝 觀、王母池(古稱群玉庵)、升元觀、天書觀(即乾元觀)、鬥 姆宮(古稱龍泉觀)、碧霞元君祠、玉帝觀、會真宮等。建於元 明時期的有長春觀、三陽觀、酆都廟、萬仙樓、靈應宮等。

    清《泰山志》收錄主要道觀達80餘處,現已修復古寺廟有22處,古 遺址97處,歷代碑碣819塊,摩崖石刻1018處。 自古命名的山峰 有112座、崖嶺98座、巖洞18處、奇石58塊、溪谷102條。

    潭 池瀑布56處、山泉64眼,連同旭日東昇等十大奇觀馳名中外。王母池(原名群玉庵),創建於220年以前,前院正殿祀王 母,西配殿祀藥王。後院七真殿祀呂洞賓、何仙姑、鐵柺李及呂 祖的弟子柳樹精、苗慶、焦成廣、濟宵堂等。

    院中有泉曰瑤池。玉皇廟,為古代帝王祭天之地,正殿祀玉皇大帝。紅門宮,位於南麓磴道始點,始建年代無考,現存建築為明 天啟六年(1626)重修。原為道教宮觀,後佛道並存。廟隔盤 道分為東西兩院,東為彌勒院,西院為碧霞元君中廟,祀碧霞元 君、送生娘娘、眼光娘娘。

    靈應宮,在泰城,為碧霞元君下廟。 後石塢元君廟,正殿供碧霞元君,其側即天空山黃花洞,傳 為元君修道處。青帝宮,青帝即太昊伏羲,岱頂有青帝宮,岱麓舊有青帝 觀。隋開皇十五年(595)隋文帝東巡時,在青帝觀設壇祭拜。

    宋大中祥符元年(1008),宋真宗登泰山時,加封青帝為廣生 帝君。南天門,原祀西王母,門內原為三靈侯殿,後改為關帝廟, 今正殿供碧霞元君神像。 關帝廟,原祀關帝,現為國家文物局泰安培訓中心駐所。

    萬仙樓,位於紅門宮北,別名望仙樓,始建於明萬曆四十八 年(1620),原祀王母,配以群仙,後增祀碧霞元君。樓外四壁 嵌明石刻60塊。鬥姆宮,位於登山盤道東側,古稱龍泉觀,始建年代不詳, 原為坤道(女道士)院,明嘉靖年間重修,改今名。

    院分三進, 中院正殿供鬥姆和十二星君,後院正殿供碧霞元君,東為聽泉山房,外臨溪水,三潭疊瀑。壺天閣,始建於明代,名昇仙閣,清乾隆年間重修,以山勢 如壺而改今名。正殿祀碧霞元君。

    二虎廟,原祀黑虎,久毀。1972年重建。1989年塑財神趙 公元帥,手執鋼鞭,身跨黑虎。 元始天尊廟,祀玉皇;西側有地母宮,祀地母神;呂祖祠, 祀呂祖;太陽廟,祀太陽神;太陰廟,祀月神。

    1989年重修。

  • 2 # 泰山善緣堂

    泰山在歷史上曾經有許多道觀廟宇,但是經過歲月滄桑的洗禮,儲存至今的主要是兩大建築群——岱廟和碧霞祠。

    岱廟:城堞高築 宮闕重重

    岱廟,為道教主流全真派聖地,岱廟坐落在泰安成內西北角,泰山的南麓,俗稱“東嶽廟”。始建於漢代,壇廟建築是漢族祭祀天地日月山川、祖先社稷的建築,都充分體現了漢族作為農業民族文化的特點。岱廟城堞高築,廟貌巍峨,宮闕重重,氣象萬千,總面積約為9.6萬平方米,歷代帝王的封禪大典以及對東嶽大帝的祭祀都是在這裡進行。壇廟建築的佈局與構建同宮殿建築一致,只是建築體制略有簡化,色彩上也不能多用金黃色。岱廟與北京故宮、山東曲阜三孔、承德避暑山莊和外八廟,並稱中國四大古建築群。

    碧霞祠:宏偉壯麗 高山建築群

    碧霞祠為道教主流全真派聖地,位於泰山極頂南側,是一組宏偉壯麗的古代高山建築群。由大殿、香亭等十二座大型建築物組成,面積約為3900平方米,包含大殿、香亭等十二座大型建築物。碧霞祠在建築上最大的特點是殿頂有瓦壟360條,象徵著全年360天。整個建築群以照壁、南神門、山門、香亭為中軸,左右對稱,南低北高,層層遞進,高低起伏,參差坐落,佈局嚴謹,在道教宮觀中非常具有代表性。碧霞祠主祀碧霞元君,道教尊稱為“天仙聖母碧霞元君”,傳說為玉皇大帝的女兒。

    天書觀:降天書 湧醴泉

    山東省泰安市有處泰山壇埠,又名乾元觀,明稱碧霞元君行宮。在今泰安市西里許。宋大中祥符年間(1008—1016)建,傳為宋真宗時,所降天書之處,因故名。在泰城有一個看似普通的街頭花園,裡面有塊大石碑,刻著“醴泉”二字,在此不遠處還有一塊石碑,用蒼勁的大字寫著“天書觀遺址”,就是宋真宗在泰山舉行封禪大典降天書的地方。降天書時,這眼泉中湧出清冽的泉水。在中國古代,降天書、湧醴泉,這些都是祥瑞的象徵,所以後來宋真宗就在這個地方修建了廟宇。

    王母池:依山傍水 歷史悠久

    王母池是一組依山傍水、高下相間、玲瓏緊湊的古代建築群,位於泰安市城區環山路東首,虎山水庫南,古稱“瑤池”。三國魏曹植有“東過王母廬,俯觀五嶽間”的詩句,唐李白則有“朝飲王母池,暝投天門闕”的吟詠,足見建廟歷史之久遠。王母池分前後兩院,前院有王母泉,泉水清澈甘洌;後院為七真殿,殿內泥塑神情各異,栩栩如生。東為觀瀑亭,西有老君堂,曾陳列有唐代的“鴛鴦碑”(現移至泰安岱廟)。

    玉帝觀:泰山最高的道教宮觀

    玉帝觀位於山東省泰安市與歷城及長清兩縣境內的泰山極頂。舊稱玉皇廟,始建年代不詳,明成化十九年(1483)重建。原在極頂巨石之上,明隆慶六年(1572)萬恭將其北移今址;觀內正殿三間,尊奉玉皇大帝。東建觀日亭,可觀賞旭日東昇景觀,西建望河亭,能遙望黃河金帶。極頂石四周圍以石欄,上題刻“極頂”二字,又有“古登封臺”、“天左一柱”等石刻題字環列其旁。為泰山最高的道教宮觀。

    在歷史上,除岱廟和碧霞祠之外,泰山還有很多其他的道教宮觀如青帝觀,升元觀、鬥姆觀(古稱龍泉觀)、碧霞元君祠、會真宮,以及建於元、明的長春觀、三陽觀、酆都廟、萬仙樓、靈應宮等,這些宮觀在明朝查志隆所編的《岱史》卷九《靈宇記》以及清代聶欽所著的《泰山道里記》裡都有記載。可惜的是,到了明、清,除東嶽廟,碧霞元君祠屢經修葺外,其餘宮觀因為年久失修,漸漸的都成了廢墟。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胎兒融合腎會發展成多囊腎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