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物語情歸
-
2 # 臨風邏輯
論唐·杜牧·《清明》
清明時節雨紛紛,
路上行人慾斷魂。
借問酒家何處有,
牧童遙指杏花村。
傳統譯文:
清明節這天細雨紛紛,路上遠行的人好像斷魂一樣迷亂淒涼。問一聲牧童哪裡才有酒家,他指了指遠處的杏花村"。
以上的譯文讀起來非常牽強執拗,意境雜碎不完整。上下很難形成因果,細雨紛紛不是欲斷魂的前提。迷亂淒涼也不是找酒喝的原因。從詩的標題及詩的意境中根本沒有與鬼魂或魂魄相關。也與悲傷扯不上關係,很顯然是後人的筆誤而意訛而來,把清明直接與上墳掃墓扯上聯絡。
筆者認為《清明》是一首描寫清明時令節氣時山上的景象,透過山路間行人的身受而觸發的感覺來表達詩人此時此刻的休閒、輕鬆自在、忘我淘醉的心情。把詩人的人生追求隱藏在寫景寄意中……
筆者認為正確的原文應為:
清明時節雨紛紛,
路上行人浴斷雲。
借問酒家何處有,
牧童遙指杏花村。
“路上行人浴斷雲”比較形象也合乎常理,而“欲斷魂”是後人音訛和筆誤。浴同欲,雲同魂,應當視為後人的筆誤,是通假字,也就是錯別字。
那麼“路上行人浴斷雲”是什麼意思?如何解讀呢?古代在清明這個時令節氣,雨水特別多,陰雨連綿,空中瀰漫著大量水霧。在一般不是很高的山路上就有大量雲霧,雲層也比較低,一陣陣飄過,在山路上行走的人常常身體“沐浴”在雲霧之中,“浴斷雲”就是身體“沐浴在雲霧之中”。“斷”應作使動用法,身體使雲斷開,飄來的雲塊被身體切斷。使動用法在文言文中是一種常見的語法形式。
筆者稽考:南朝 ·梁簡文帝 《薄晚逐涼北樓迥望》詩:“斷雲留去日,長山減半天。” 宋朝 ·趙師秀 《會景軒》詩:“斷雲分樹泊,飢鶴下田行。” 明朝·邊貢
《出郭將訪希準郡伯薄暮而返卻寄》詩:“斷雲低白雁,斜日近青山。” 王橫 《春感用黃仲則韻》之二:“綵鳳倦飛求木集,斷雲戀岫繞山行。” 宋·柳永《迷神引》詞:“芳草連空闊,殘照滿。佳人無訊息,斷雲遠”。
由此可見,“路上行人浴斷雲”,應是作者的原意。當人行走在山路間,細雨紛紛,身體沐浴於雲霧而溼身,便覺有點寒意,於是想到了飲酒來驅寒,才有借問酒家,與整首詩的意境渾然一體,吻合貼切,形成合乎常理的因果聯絡……。詩人透過寫景來寄意形成意境,此景此情詩人寄託心中的什麼追求呢?當人生處在本應是春天般溫暖和勃發之時,偶遇不如意,有如沐浴著寒涼的雲,就希望得到解脫。詩人便以借問酒家尋酒驅寒來隱喻尋求解脫。然而牧童的“遙指”……,會意可以解脫但有點遙遠,人生的不如意不能一下子就化解,需要詩人的努力前行,美酒在遠方。一個“遙”字起到忍住的提示,這才是杜牧《清明》詩的意境……。
從整首詩上會意不出“哀思”之感,僅憑“清明”和“魂”引申出哀思、悲傷有點牽強附會。詩中“欲斷魂”更正為“浴斷雲”後,無法與上墳掃墓扯上聯絡。還有詩中的“清明時節”並不是指“清明節”,清明時節是指整個時令節氣,並非指清明節這一天,這明顯是兩個不同的概念,一個時令節氣是十五天。
豪爽健朗,語言清新是杜牧的寫作風格。豪放派詩人,杜牧的個性反映在他所有詩詞作品中。杜牧的詩每當寫到失意的時候最後都筆鋒一轉而“豁然開朗”,頓生達觀之情,對未來充滿希望。讀過杜牧詩的人都有這種感覺。杜牧的個性特徵及人生態度與婉約派哀感的李清照完全不同。所以筆者綜合詩人的風格和個性特徵以及作此詩的時代背景等因素綜合考證。“魂”是“雲”的錯別字,“欲”同“浴”早已有記載。
又如,宋之問的《江亭晚望》
浩渺浸雲根,煙嵐出遠村。
鳥歸沙有跡,帆過浪無痕。
望水知柔性,看山欲斷魂。
縱情猶未已,回馬欲黃昏。
第一句從“雲”說起,“望水知柔性,看山欲斷魂”,欲斷魂是非常明顯的筆誤。實際上雲錯成魂,正確應為“看山浴斷雲”。觀察水的柔性,雲的連續性,看山把雲切斷過後又如水流一樣又匯合到一起。正是:“看水的柔性,看山你怎能把雲割斷呢?”
再如,杜甫《望嶽》,“蕩胸生層雲”,在泰山上行走的人胸前蕩過一層層的雲,人也蕩浴在雲霧中。
因此“路上行人浴斷雲”,就是路上的行人身體沐浴在雲霧之中,使飄來的雲被身體割斷。所以,《清明》詩中“路上行人慾斷魂”正確的原文應為“路上行人浴斷雲”。
回覆列表
謝謝邀請。清明節是中華民族最盛大的祭祖節日,源自上古時代的春季祭祀活動,最早是一種節氣的名稱,其最先是寒食節,主要有禁火冷食和祭掃墳墓,戰國時期,墓祭之風濃厚,1.秦漢時代,祭掃墳墓風氣更盛,到了唐代,人們都將寒食節掃墓視為追宗的禮節,這種寒食節一直延續到清明。清明到來時,人們與寒食節一起放假,這距今已1200多年。清明節被稱為踏青節,
2.到了宋元時期,清明節逐漸附屬寒食節,到取代寒食節的地位。將寒食風俗與踏青相融合。
3.民國時期,清明節這天,除了掃墓踏青外,還有植樹專案。
4.唐宋時期,寒食節成為隆重的節日,
5.1935年中華民國政府定4月5日為國定假日清明節,
2008年,清明節正式成為法定假日,2009年改為3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