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敘三國
-
2 # 破局攻心文案
沒有歷史考證,劉備是抱大腿,哈哈,為什麼說是中山靖王之後,因為據說這位王爺差不多幾十個孩子,更多說法差不多有百個了,劉備渾水摸魚,好給自己貼標籤……
不過雖然不可能是,但劉備的個人能力還是牛逼的,運氣也不錯,可惜二代而亡,歷史已經遠去,我們不去評價,我們應該從帝王將相中吸取養分來幫助更多人!
-
3 # 在下敵人傑
這個,其實無法考證,劉備自己說自己是中山靖王之後,但是是中山靖王,生孩子很厲害有一百多個孩子,到了劉備哪裡都很久了,根本無法考證。
-
4 # 豹眼看歷史
類似於題主這個問題,豹眼回答過,有感於兩點,豹眼借題發揮想再說幾句。
第二,豹眼一直有個感覺不吐不快,藉此吐一下,那就是用怎樣的歷史觀去看歷史。
許多的人只看問題,不看回答,上來就吐,而且吐的很髒。
豹眼認為,幾乎每一個回答歷史問題的友友,都是很認真地去查詢資料,闡述自己的觀點。由於各種主客觀的原因,或許有些偏差,有的是觀點不一定完全正確,有的可能是資料不準確。這都是難免的,至少他提供了一個看待這個問題的角度、思路。能夠啟發你的思考,就是一個好的回答,不一定是提供了一個完全正確的標準答案。
最好的反對意見,不是去罵對方不正確,而是把自己正確的觀點展示出來。
所謂沒有比較就沒有傷害,給對手最大的殺傷力,是讓所有人認為你是正確的,他是錯誤的,不必破口大罵。辱罵不是戰鬥,也解決不了戰鬥。
這好比是呼吸,都渴望呼吸到新鮮、乾淨的空氣。一邊在大罵空氣汙染、危及健康的同時,一邊還在大口隨地吐痰。
這不僅僅是一個素質的問題,還是一個歷史觀的問題。就事論事,不把問題範圍擴得太大。就說對待歷史的問題吧,說一下豹眼的歷史觀。
既然對於歷史問題如此敏感,就說明對歷史問題有興趣,那就需要正確的歷史觀。
正確的歷史觀,首先是要選擇一把標準的尺子。如果你手中的尺子不標準,你去量任何東西,結果都是不標準的或者是錯誤的。偶爾得到正確的結果,那也是錯誤的東西碰巧遇到錯誤的標準。問題不出在你所丈量的東西身上,而是出在你手中的尺子上。
唐太宗有句名言,說“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意思就是照著鏡子,就可以整理衣帽,避免衣冠不整。
但在上海大世界裡,有一組哈哈鏡,胖的可以變瘦,瘦的可以變胖;醜的可以變美,美的可以變醜。
同樣都是鏡子,你看到的結果卻不一樣。要想看到真實的面貌,就必須要用標準的鏡子。
對待歷史也是如此,整天提著一把自己製作的尺子,沒有刻度,隨意丈量,豈不滑稽?
回到題主的問題,總有人提出類似的問題,就說明有人需要清楚這個答案,就需要有人來回答。
如果能夠考證出準確的答案,也就不會存在這類問題。
但歷史就是如此,死無對證,或許永遠不會有最後的答案。
那麼,如何對待這類問題呢?
豹眼不想像以往那樣就論證,而是想換一個思路來回答。
就題主這個問題,需要啥歷史觀呢?或者說需要用哪一把尺子呢?
第一,古代家族都是有家譜的,即便沒有家譜,也不是想姓啥就姓啥的。有的家族遇到特殊的變故,舉家逃難、隱居,改名換姓。但這是集體行動,也僅僅是家族自己的行為。如果想加入人家的宗族,上人家的族譜,那可不是一句話的事。續譜是很嚴肅的事,不是請老族長吃個飯就解決的了。即便整個家族都同意,那也是需要註明緣由的。
第二,今天看不到劉備的族譜,不等於劉備當時沒有族譜。
第三,劉備闖蕩江湖,況且劉備不是族長,不可能整天揹著一部家譜。走到哪,都說自己是真姓劉,而且是漢獻帝劉協的那個劉,五百年前都是一家。
今天出門創業,誰還會揹著家譜?一張身份證就夠了,但這個身份證是隨便想寫啥名寫啥名嗎?
第四,劉備在蜀中稱帝,劉備老家在涿郡,那可是曹魏的模範根據地。估計因為劉備稱帝,懼怕的人多,自豪、顯擺的人少。作為劉備的老族長,不會整天抱著族譜到處張揚說:“我們老劉家老皇帝退休了,又出了新皇帝,天下還是我們老劉家的。”
第五,陳壽及其師傅譙周,都是嚴謹的史學家,陳壽寫作《三國志》是經過嚴格甄別、取證的,不是信手拈來,信口開河。更不會像豹眼一樣,信馬由韁。《三國志》之所以名列前四史之一,是因為他是信史。
儘管有“不可不信,亦不可全信”之說,但如果基本的問題都懷疑,那就不是不可全信,而是完全不信。那還去看史書幹嘛呢?
豹眼看來,真正喜歡歷史,就先選擇一把好的尺子。這樣才不會書讀的越多越糊塗。
有人曾經教導豹眼,讓豹眼拿出演義裡的黃權去跟史書的黃權比較,其意是想證明演義跟史書一樣。
在這裡一併回答這個朋友,如果演義一點史實也沒有,就不會有“七分史實,三分演義”之說了。但無論如何,演義代替不了史書。
這不是說演義就不可看,《空城計》不是諸葛亮唱的,但聽起來也很爽,不妨礙給人以巨大的智慧。
還是一把尺子的問題,關鍵是用啥標準去看。
只要尺子選對了,看啥都不會偏差,都會有益,有感悟。
如果是一口痰,不管吐到哪裡,都是髒的。即便是用黃金做的痰盂,那也是盛垃圾的東西。
豹眼這個回答,跑題較遠,但也不是沒有一點聯絡,就看你拿一把啥尺子來衡量啦。
回覆列表
▲劉備
蜀漢領導劉備自稱是西漢中山靖王劉勝之後,劉勝就是漢景帝劉啟之子。劉勝是公元前113年去世。劉備是收到中山富商張世平、蘇雙的鉅額饋贈之後,招募義兵,從公元184年,跟隨校尉鄒靜討伐黃巾軍。應該此時開始,包裝宣傳自己是皇室同宗。
此時,已經離劉勝去世二百九十七年,將近三百年年。按二十年為一代計算,至少隔十五代,且《漢記》記載劉勝有兒子一百二十餘人。考慮古代沒有計劃生育政策,假設一代一人平均有兩個兒子。那麼劉勝的後代子孫數量為120*214= 1966080即196萬人,考慮戰亂、夭折等因素,至少也有幾十萬人吧。所以無法考證劉備是不是漢室宗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