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wydsln

    關於春節民俗,有一首歌謠是這樣唱的

    小孩小孩你別饞,

    過了臘八就是年

    煮八粥,喝幾天,

    哩哩啦啦二十三

    二十三,糖瓜黏

    二十四,掃房子

    二十五,凍豆腐

    二十六,去買肉

    二十七,宰公雞

    二十八,把面發

    二十九,蒸饅頭

    三十晚上熬一宿

    初一帶你滿街走

    1小年習俗:祭灶、掃塵

    南北差異:北方臘月二十三 南方臘月二十四

    傳說中小年是“灶王爺上天”之日,這天,家家戶戶要把經過一年煙熏火燎已舊的灶神畫像揭下,同時要“請”回來一幀新的灶王像,擺上供桌放上供品。

    小年在各地有不同的概念和日期,北方地區是臘月二十三,部分南方地區是臘月二十四,無論是二十三還是二十四,人們都要開始掃塵,清洗衣物,刷洗鍋瓢,徹底地進行大掃除,做到窗明几淨,準備乾乾淨淨過個好年,也表示新年要有新氣象。

    2除夕習俗:年夜飯、守歲

    南北差異:北方守歲 南方圍爐

    除夕,全家歡聚一堂,吃過年夜飯,長輩給孩子們分發壓歲錢,一家人團坐守歲。子時時刻,鞭炮齊響,辭舊歲、迎新年的活動達到高潮,各家依次給輩分長者拜年,繼而同親友互相祝賀。

    除夕當天無論大人還是小孩,都要說吉祥話,不能說晦氣之語,此外,整個晚上家裡一般都不關燈,特別是供養祖先的屋子更是不能關燈。

    在南方有除夕夜圍爐的習俗,一家人吃過年夜飯便圍爐而坐,嗑著瓜子,看著電視,邊吃邊聊,述說著一年來的酸甜苦辣。

    在北方,除夕夜全家人守歲要圍坐在一起邊看春晚邊包餃子,為了討吉利,北方人往往把硬幣、糖、花生、棗子、栗子和肉餡等,一齊包入新年的餃子內。

    3初一習俗:開門炮仗、拜年

    南北差異:北方吃餃子 南方做年糕

    初一早晨,開門大吉,先放爆竹,叫做“開門炮仗”,預示在新的一年裡順順利利、紅紅火火。晚輩要先向長輩拜年,人們外出相遇時也要笑容滿面地恭賀新年,互道“恭喜發財”。

    此外,相傳正月初一為掃帚生日,這一天不能動用掃帚,否則會掃走運氣、破財。假使非要掃地不可,須從外頭掃到裡邊。

    北方講究初一吃餃子,取“新舊交替、更歲交子”的意思。又因為餃子的形狀頗似元寶,煮熟後一盆盆端上桌象徵著“新年大發財,元寶滾進來”的好兆頭。

    南方則多數做年糕和湯圓,年糕諧音“年高”,取吉祥如意的好兆頭。湯圓也叫“糰子”、“圓子”,取“全家團圓”之意。

    4初二習俗:回孃家

    南北差異:北方吃麵 南方吃開年飯

    大年初二,出嫁的女兒回孃家,要夫婿同行,所以俗稱“迎婿日”。這一天,回孃家的女兒必須攜帶一些禮品和紅包,分給孃家的小孩,並且在孃家吃午飯,在過去,一家人也會選擇這一天拍張全家福。

    農諺有云“初一餃子初二面”,圖的是條條順,意喻順順當當,面的講究也不少,要用初一的餃子面來做,而且這面須為冷湯,也就是把面煮熟之後用冷水浸過,稱為冷湯。

    在南方,廣東、澳門等地區初二要吃開年飯,尤其是做生意的人。開年飯除了包括年夜飯必吃的好意頭菜餚之外,有些家庭會斬些燒肉,取紅皮赤壯,喻意健健康康;有些人會用生菜鋪金菇,喻意生“財”及“金錢滿地”等。

    5初五習俗:剁小人、迎財神

    南北差異:北方放鞭炮 南方派利是

    俗稱破五,要迎財神,“趕五窮”,包括“智窮、學窮、文窮、命窮、交窮”。人們黎明即起,放鞭炮,打掃衛生。鞭炮從裡往外放,邊放邊往門外走,將一切不吉利的東西都轟將出去。這天,民間通行的食俗是吃餃子,俗稱“捏小人嘴”。

    在北方一些地區的商家初五後店鋪開張要放鞭炮,稱為“鬼崩祟”,崩走往日的晦氣。除此之外,北方過年會有扭秧歌,踩高蹺等表演活動。

    而在南方,人們認為舞獅可以驅邪辟鬼,故此每逢喜慶節日,例如新張慶典、迎春賽會等,都喜歡敲鑼打鼓,舞獅助慶。做生意的人在初五要拜神開鋪,大派開工利是給員工。

    當然,不論是何種慶祝方式,人們最終的願望都是為了可以過一個更歡樂更祥和的春節!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翹翹花的養殖方法和修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