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17
回覆列表
  • 1 # 讀書評書2017

    生膠有一定的製造旋轉效能,所以擊球時比反膠和正膠速度都快,而且擊出的球易下沉;雖然使用長膠和生膠的都被稱作“怪膠”,但是生膠與長膠膠相比沒有那種反旋轉的功能。

    如果說你是與生膠球友打球,對方打過來的球往往速度快,而且有下沉感,再說生膠往往不太怕旋轉;對於生膠來說,比較好上手的是臺內球,尤其是臺內下旋球更好起板或者容易進攻;而對方發力過來的球會有下沉感,要想有質量的回球,就必須加點摩擦和旋轉,但是又不可摩擦太過,要摩擦但是又要適當;還有就是既然易下沉,那就要迎前一點,以避免不應有的失誤。

    生膠還有一個特點,就是打生膠的一般不能退臺,只要一退臺就容易不好控球而失誤;所以自己使用,或與生膠球友打球時,都要切實注意這一點。

    再一點,生膠打法的就要快和狠,容不得你猶豫或含糊;打生膠的一方面是要果斷、利索,一方面還要注意多利用回球的力量和節奏來變化落點與線路,從而為自己創造更多的機會。比如木子、李佳薇和王越古,還有曹臻與王濤,現在的日本女選手伊藤美成都是生膠高手。

  • 2 # 乒乓球趣談

    對於生膠特性總得來說,就是擊打球下沉。搓球不咋轉,或者劈長特別頂。

    怎麼去對付生膠?首先看對手是怎麼去配置球拍的,這個細化講解:

    第一:對手如果是直板,正手生膠。

    那麼,就對著他反手發球,直板正手生膠,主要得分是對手發球直接側身擊打。或者防守推大角度帶得分。

    找準這點後,盯著對手反手打,就發下旋,或者長側旋球頂著他,讓他不敢側身或者只能搓。這樣你就佔主動位置。

    第二種:如果對手是橫板正手生膠

    那麼就明確一點,對手生膠摩擦不如反膠,對於中間位偏正手半出臺短球,對手只能搓,沒法掛起來。或者發正手短的不轉球。讓對手冒高。儘量不拉對手正手高吊弧圈球。

    你一給他正手拉球,對手立馬拍過來。

    第三種:對手反手生膠,正手反膠。

    目前這種打法屬於顆粒膠主流的先進打法。

    像中國木子,孫銘陽,日本伊藤美誠三人,都是反手生膠打法代表人物。

    她們主要還是依靠反手生膠下沉,反手不拉,直接彈打得分。

    對於業餘球友來說,反手肯定不會像國家隊那樣好,可以反手拉下旋上臺。那麼很簡單:

    遇到反手生膠選手,就往反手髮長球,下旋,頂著對手,然後自己側身拉。

  • 3 # 乒乓社交開球網

    生膠的特點是速度快,擊打過來的球有點下沉(實質是弧線低),搓過來的球不是很轉。這都是因為生膠的顆粒直徑大於高度所致。

    應對生膠你需要掌握兩點:

    1)對方搓過來的球,就是你上手的好時機,但不要太亮板的去拉球,略壓一點。

    高吊弧圈連續衝擊對方底線,反覆衝擊生膠顆粒那一面即可。顆粒防守弧圈容易打滑,而且到了底線生膠也不太容易防守。

    2)對方彈擊過來的球,最好是能借力反拉、反撕過去,否則容易下網。

  • 4 # 百姓體育

    普通球迷(包括我自己)遇到生膠打法可能稀裡糊塗就贏了或輸了,一般也不去深究為什麼打著這麼彆扭,為什麼過來的球總是怪怪的。有經驗的業餘選手打兩個回合就知道對手用的是生膠了,然後調整自己的技戰術去打敗對手。

    生膠還不像長膠那麼特點突出,如果不仔細觀察,可能與生膠打完比賽都不明白,或許這就是普通球迷和業餘高手之間的差距吧!

    日本選手福原愛和伊藤美誠就是生膠打法,目前來說伊藤美誠算是打生膠比較好的選手。中國隊老將木子,小將何卓佳,孫銘陽,張瑞等也是生膠打法,當然生膠選手技術特點也會不同,膠皮效能也有差異。

    生膠膠皮軟,彈力大。生膠最有威脅的就是反手加力彈擊,也是伊藤美誠的招牌動作,過來的球低,長,沉,速度快,往往有被頂到的感覺。

    怎麼對付生膠呢?——看看孫穎莎世乒賽女單比賽中是怎麼戰勝伊藤美誠的,這是最好的解釋!

    調整好身體與球檯的距離,注意拍形,把球拉轉拉長,讓對手不好發力,當對手回球質量不高時再暴擊,一板致命。

    孫穎莎打伊藤美誠打的很經典,接發球時搓長,搓轉,當對手回球質量不高時反拉進攻,並且左右調動對手,讓她疲於奔命發不出力。

    其實生膠打法也很吃虧,因為生膠回球旋轉變化少,大都是不太轉的球,適應了以後就沒什麼威脅了。

    伊藤美誠的厲害在於初次交手時對她的不瞭解和她獨特的比賽氣質,對她進行技術和性格研究後她的威力降低很多。

  • 5 # 小明能行

    不管什麼顆粒都有一個共性,就是優勢都在中近臺,削球除外!這裡只說進攻型的顆粒!原因是因為顆粒的摩擦係數太低,回球主要依靠撞擊來完成,這就決定了生膠的擊球時機只能在高點期以前,如果到了下降期了就借不到向前的力了,因為不能過多的摩擦,只能往起託,這樣擊球質量就會大幅度減低!再一個就是生膠膠皮打出的球的弧線都不會太遠,因為都是以撞擊為主,不會有太多的旋轉,所以打出的球永遠也不會像反膠那樣,二跳會往前跳得很遠,也正因為這一點顯得球的弧線很低,到臺就往下掉!搓球簡單多了,也是基於顆粒的主動摩擦都不會太好的前提下,不會製造出太強的下旋,也不會製造出太強的上旋!至於理論上講的用旋轉剋制速度什麼的,那要有一個前提,就是你倆的水平相當的情況下才可以,如果你自身的基本功不夠那都是白扯!比如有人說用加轉弧圈對付生膠,那要看你的加轉質量有多高?還有對手平常練習的質量多高,你拉的是50轉的,人家平常練的都是100轉的,再拉也沒用,一板就彈死你了!

  • 6 # 賴寶的朋友

    以下只針對傳統反膠弧圈球打法。打所有的顆粒膠方法都大同小異(正膠快攻是例外),無論長膠,半長膠,生膠。發球以不轉或者上旋球為主,爭取主動上手,儘量不要鬥小球,靠穩定的弧圈球壓制住對方,要有耐心,不需要著急衝死對方,其實這種顆粒膠非常怕強烈旋轉的弧圈球,就算打不死對方,主動權也會一直在你手上。

    只要你的弧圈球足夠穩定,打長膠生膠很隨意的

  • 7 # 國球第六人

    生膠屬於乒乓球顆粒膠的一種。所謂生膠,是指表面顆粒直徑大於顆粒距膠面高度的一種膠皮。這種膠皮含膠量比較大,相對彈性也比較大,因而出球速度比較快,適合主動發力,比如快推、彈擊等。

    生膠製造旋轉的能力非常低,不容易吃旋轉,但是容易借轉。跟生膠選手過招,你就記住兩點:生膠搓過來的下旋球或不轉球都不太轉,生膠打、推、撥、彈過來的球有點下旋性質,給人的感覺球比較沉。跟反膠製造旋轉的能力整好有點相反。明白了以上兩點,問題解決一大半!

    如何對付生膠?

    第六人想說,如果你對付長膠遊刃有餘,那你對付生膠就會綽綽有餘。業餘裡打生膠,一個基本的思路就是想辦法把球掛起來,落點長一點,把生膠選手打出臺去,逼其退臺相持防守,讓生膠發不出力來,把比賽打入自己的節奏中來。

    生膠回球弧線低平且有些下沉,很容易對不上節奏找不到點,不好借力,擊球動作上一定要多迎前,根據來球旋轉控制好拍型。例如,對方推過來的球略帶下沉,要求你的板型稍微亮一些,迎著來球多向前上加一些摩擦以克服來球的旋轉。

    在發球上,強調長短結合。生膠打法要求站位近臺,你冷不丁的來個反手底線下旋球,對方一樣會被頂住,他碰過來的球一般都不太轉,你可以直接拍擊這個來球即可。

    業餘裡能用生膠彈擊的非常少見,如果有,那絕對是少見的高手。打不過生膠只能慢慢來,多打多練才是根本之道。乒乓球還是那句話,實踐出真知。你說呢?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愛的羅曼史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