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路漫漫獨樂不如眾樂
-
2 # 吉安晨說
文天祥死於忠義,死於氣節,他的正氣精神集中表現在正氣歌和指南錄後序裡。
南宋末年,在元軍的大肆進犯下,已山河破碎,風雨飄搖,這個時候很多所謂識時務者認為大勢已去。但是文天祥堅持抗爭,實際上他也知道元軍實在太過強大,朝中百官投降派居多,皇帝也無能,但文天祥仍以文官身份起兵勤王,奮鬥到最後一刻,最後被元軍俘獲。元代統治者威逼利誘,給予他高官厚祿,但是他卻不接受,抱定為玉碎不為瓦全的決心。元軍軟的不行又來硬的,嚴刑拷打,但他仍不動搖。
所以元軍既傾慕他的才華,又仰慕他的氣節,也不捨輕易處死文天祥,所以,不斷軟硬兼施,一直不放棄最後的努力,直到最後元代統治者也喪失了信心,文天祥在元大都,也就是今天的北京就義。
文天祥的死重於泰山,他的精神就在於“明知不可為而為之”。自古人生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他成了後人抵抗外族壓迫,拒絕奴役,堅貞不屈的楷模,一代一代激勵了許許多多的愛國志士,直到今天都有強烈的現實意義。
所以,文天祥死的壯烈,死得其所,文天祥是民族英雄的代表,他的正氣精神流芳百世。
後世每每到了民族和國家存亡之際,仁人志士都以文天祥為楷模,力挽狂瀾,為國盡忠。比如在抗日戰爭期間,一大批愛國文藝工作者以文天祥的事蹟為原型,創作了大量的戲曲、電影和文學作品,號召人們中華民族奮起反抗,抵禦外族入侵,凝聚了民族力量。
其實對於文天祥的事蹟,我們還可以進一步昇華,從人類的終極使命來理解文天祥的精神。
人類生命的價值和意義到底是什麼呢?古今中外,許許多多的哲學家對此進行了思考。實際上,文天祥的這種明知不可為而為之的死節精神代表的是人類的自由意志。
崇高的自由意志是人類文明發展的終極動力。
清朝末年,戊戌六君子維新變法失敗之後,在北京菜市口就義。當時,他們中有的人本來完全可以逃脫,但是譚嗣同沒有逃走,在就義的時候,他說革命的成功往往是從流血犧牲開始。後人對他的精神不解,覺得這是一種無畏的犧牲。但我們今天之所以懷念這起歷史事件,之所以能夠感動於這些革命志士的犧牲精神,正是這些英雄的犧牲,他們的鮮血喚醒了人民。這起事件是促成以後孫中山辛亥革命的重要的因素。英雄前輩的碧血催開了革命之花。
英雄的精神體現了自由意志,也就是西方的“不自由,勿寧死”的精神,如果能夠理解這六個字,就能理解歷史上的這些死難的英雄,是多麼的偉大和崇高。
自由的終極意義,不是一般人認為的沒有拘束,自由自在。人之所以成為人,能從動物界分離出來不斷的進化,形成現代文明,就是因為不斷追求自由的結果,這個自由就是指人能夠擺脫慾望和本能的驅使,從而推動自己的進步,然後從低端文明向高階文明發展。
人既有自然屬性,又有社會屬性。自由是人的社會屬性的集中體現,如果人只有自然屬性,那人就只會吃喝玩樂,和動物沒有兩樣。但是人的社會屬性註定了人要追求使命、追求崇高的理想,為自己的信念而堅定的去行動,付出犧牲乃至生命,也在所不辭。
這種為了人類的崇高的使命和價值追求,勇於犧牲的精神,克服艱難險阻的精神,乃至不懼死亡的精神,在西哲康德看來就是“自由意志”,是人類一切崇高精神的偉大結晶。因為擁有自由意志,文天祥寧願放棄自己安逸的生活,也要在大勢已去的時候起兵勤王乃至顛沛流離,最後壯烈犧牲。中華民族一代一代這樣的英雄層出不窮,推動了中華文明的前行,直到今天。
古今中外,自由意志推動人類文明前行的規律,概莫能外。在西方科學史上也有一批批的科學家,為了追求真理,實現自己的科學理想而英勇獻身。哥白尼為了堅持日心說,不向宗教勢力屈服而壯烈犧牲;富蘭克林為了揭開雷電的秘密,冒著生命危險把吊著金屬絲的風箏,放飛到雷雨交加的天空,在觸電以後,清醒時說的第一句話不是關心自己的安危,而是驚喜的說,我終於知道原來沒有所謂的雷神;
居里夫人在功成名就以後,仍然不顧放射性對身體的威脅,最後發現鈾元素,為世界提供了一個石破天驚的能源,最後死於放射性造成的癌症。
因此,我們看到有兩種英雄人物,一種是為了社會的文明進步和公平正義,不畏犧牲的仁人志士,一種是為了探索科學精神,推動人類物質文明的發展而不畏犧牲,孜孜以求的科學精英們,是他們共同造就了現在世界的文明和繁華,讓我們致敬,頂禮膜拜。
所以文天祥的精神,終極分析,就是人類這種自由意志。我們今天正在享受著這些仁人志士自由意志催生的文明成果,我們也要追問自己,我們在世界上,在生活中,究竟要追求什麼意義?!
其實自由意志有時候也蘊含在小事之中。比如周恩來說,“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但是我們今天有些學生因為早上天氣冷卻起不了床。還有很多年輕人人生道路上一片迷茫,卻日夜沉浸在電子遊戲中不可自拔,缺乏自制力。還有一些年輕人,面對芸芸眾生,沒有使命和價值感,眼裡只有金錢、豪車、別墅,難道這就是他們所追求的意義嗎?!
正如高曉松有一次在一期節目中,批判一位名校出來的大學生居然找不到自己就業的方向。雖然他是一名高材生,實際上他想到的都是眼前的利益和如何實現自己眼前的慾望,這和動物們只知爭奪食物又有什麼區別呢?!自由意志,體現在人的理想和抱負中,不一定遙不可及高不可攀。
因此,作為文天祥故鄉江西吉安藉人士,晨說認為,文天祥崇高的自由意志,已超越了民族精神和忠義氣節,是人類精神最可貴、最璀璨奪目的瑰寶!
回覆列表
文天祥應該是為自己的信念而死。
自古英雄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 文天祥也是南宋的一位民族英雄。他本來是個文官,可為了反對侵略,保衛國家,他勇敢地走上了戰場。
從古到今很多人為了自己的信念犧牲生命也在所不辭,對於文天祥這樣有著堅定信念的人如果強行剝奪,對他來說還不如死。這種例子也是很多的譚嗣同為了信念主動赴死留下絕唱,我自橫刀向天笑,去留肝膽兩崑崙。
信念的力量是無窮的,這些有著堅定信念的人值得我們敬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