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國平軍史
-
2 # 南黎233
法國
法國地處歐洲平原,四周平坦開闊。德國閃電戰的攻勢在這種地形上可謂是佔盡了優勢。法國的戰術思想還停留在一戰,想靠塹壕戰重新上演第一次世界大戰的一幕。而且對於坦克的運用也是侷限於支援步兵的作用。法國依靠馬奇諾防線而高枕無憂,旁邊是阿登森林,接著是比利時地區。法國沒想到德國會從阿登森林突入法國,德國的坦克早已不是一戰的水箱了,機動性有了質的飛躍。德國這邊向前推進,比利時的守軍還沒明白怎麼回事就被包餃子了。而當馬奇諾防線的守軍反應過來首都巴黎早已淪陷......德國的這種閃電新戰術可謂是打了法國一個措手不及,直插心臟,故法國淪陷
英國其實真正擊敗德國的只是蘇聯。英國可以說是被德國擊潰了,敦刻爾克大撤退若是繼續追擊,即使極其疲憊的裝甲師也能圍殲這股喪失了士氣的軍隊。
而當英國遠征軍和法國殘部撤回到英國後,英國元氣大傷,無力與德國陸軍再戰。所以又爆發了“不列顛空戰”。由於德國空軍戰勝不了英國皇家空軍,海軍被碾壓,英國新任首相丘吉爾又稱與德國死戰到底,英國借英吉利海峽將德國阻之千里之外。“海獅計劃”一直沒有執行。一年後德國反手入侵蘇聯,不再進攻英國。到了1944年的諾曼底登陸時,德軍把八成精力都放在了東線,西線的防守幾乎只有兩成。而且英國這邊還有“大哥”——美國,無限的資源,無限的補給還失敗,所以說英國是沒有打敗德國的。
蘇聯1941年德國撕毀《蘇德互不侵犯》條約,以“巴巴羅薩計劃”閃擊蘇聯。很快蘇聯大部分領土淪陷,很快德國過來到了莫斯科城下。
但由於希特勒的阻攔,德國並沒有直接進攻莫斯科,而是直接撲向列寧格勒工業區。這次因朱可夫元帥等其他將領指揮以及全華人民的抗德熱情,德軍放棄了列寧格勒。而即將進攻莫斯科時,希特勒又來了,說等待著新一批的坦克製造完成,而這時朱可夫元帥已經造好了防線,再加上嚴寒造成的非戰鬥減員,德國只到達了莫斯科城下,無力繼續推進,只好撤退。然後就是斯大林格勒了,補給不足的德軍面對全民皆兵的蘇聯人民已力不從心,朱可夫當機立斷發動“天王星行動”全殲第六集團軍。之後的哈爾剋夫戰役曼施坦因元帥強行續命,但庫爾斯克會戰德軍主力再遭重創,而且隨著古德里安及曼施坦因等幾名元帥被撤換,德國從此一蹶不振。蘇聯的戰略縱深極大,氣候惡劣,德國補給不足,再加上蘇聯民眾已經醒來,德國根本無法戰勝這樣一個國土面積極大的國家。至於英美聯軍開闢第二個戰場,某種意義上說只是為了搶奪勝利果實。
-
3 # Kevin75871091
在我眼裡就是,法國地平,比較適合德國裝甲部隊閃電戰。打不贏英國是因為跨了一個海峽(按照當年德國海軍能力打不過英軍無敵艦隊也是有原因的)蘇聯的話1,希特勒以為蘇聯會投降(然而並沒有)2,希特勒以為冬天以前能把蘇聯收復(結果犯了和拿破崙一樣的錯誤)3,蘇聯廣大的人口和恐怖的生產力德國真的沒轍。
大概德國失敗也是有原因的吧
回覆列表
法國,一馬平川的地勢,適合德國防軍的裝甲叢集,在空軍的大力配合下迅猛突擊,戰前曼施坦因精心策劃的突擊作戰計劃,可謂天衣無縫的傑作,是德軍戰略上取勝的有力保證。
再則,德華人,是用腦在打仗,巧妙地繞過了馬其諾防線,直插法國中心腹地,讓巴黎變得唾手可得,沉重打擊了法國軍隊的抵抗意志。
法華人,儘管富有浪漫情懷,但戰略眼光依然停留在一戰時期,企圖待在銅牆鐵壁似的堡壘內,以機關槍直射火力,阻擋德國防軍的鋼鐵洪流,觀念的極度落後,思維的極其保守,戰略眼光的極度缺乏,焉有不敗之理。
英國,倘若不是德總參謀部擔心古德里安的裝甲叢集脫離了步兵掩護狂飆突然進,有陷入英法聯軍包圍之虞,所以建議古部停止追擊,等候步兵跟上來。
倘若不是帝國元帥戈林,從中橫插一槓,對希特勒拍著胸脯保證說,僅憑德國空軍的轟炸,就能徹底消滅英法聯軍。
倘若不是希特勒忘想與丘吉爾談判,達成德英停戰協議,好儘快騰出手來對付蘇聯,事實上有意放英法聯軍一馬,所以採納總參謀部與帝國元帥戈林的建議,命令古德里安的裝甲部隊停止追擊原地待命,等候後面的步兵跟上來。
那麼,英法將近40萬聯軍,必將被古德里安的裝甲叢集包圍並殲滅在敦刻爾克周邊附近,那對英國的打擊將是沉重的,沒有了這數十萬日後開闢第二戰場的火種,二戰的歷史恐怕就要改寫了。
英吉利海峽,成了一道德軍難以愈越的天塹,英國空軍的英勇抵抗拯救了英國,丘吉爾頑強的抵抗意志,領導英國民眾承受住了德國空軍的狂轟濫炸,依然不投降。
德國海軍器不如人,無力在英吉利海峽與英國皇家海軍單挑,即便德國陸軍再強大,由於德國海軍的不作為,也只能忘洋興嘆,英吉利海峽,成了德軍始終跨不過去的坎。
蘇聯,有廣袤無垠的戰略縱深,龐大的國土面積,遠超德國的人口,有全民抵抗到底絕不投降的堅強意志,具有戰略眼光且有卓越指揮能力的高階將領,以時間換空間,經過全民的英勇犧牲,最終戰勝了德國法西斯。
德軍儘管最初打得蘇軍滿地找牙,分不清東西南北,但蘇聯真大媽太大了,即使蘇軍不抵抗,德軍的裝甲和摩托化部隊開足馬力,浩浩蕩蕩開進,也是一眼看不到邊的國土。
那象歐洲小國開著卡車幾個小時就開到了,開著開著他奶奶的沒油了,德軍就只能原地待命,等候後勤部隊運油車上來。
蘇聯惡劣的天氣,讓著秋裝的德軍凍得瑟瑟發抖,嚴寒讓德軍非戰鬥減員人數驚人,嚴重製約了軍隊的戰鬥力和戰役的勝利,坦克機油凍住了,榴彈炮的觀瞄鏡霧化了,步兵拉不動槍栓了,吖的!這仗真沒法打了。
德軍打到莫斯科城下,請求日本出兵蘇聯,但在門諾門罕被朱可夫打怕了的日本人,拒絕了希特勒的請求,讓蘇聯人放心大膽地將駐西伯利亞,防範日軍進攻的數十萬精銳部隊,全部調到東線戰場,勝利的天枰立馬向蘇聯傾斜。
最終,盟軍開闢歐洲第二戰場,希特勒面臨兩線作戰的宭境,失敗的命運就此註定,蘇軍發起反擊戰,一直打到德國首都柏林,戰爭以希特勒自殺,德國投降,盟軍勝利而告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