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6905802810011

    孩子磕碰後會三種不同的表現:

    1.無視型:孩子年齡小,痛覺系統正在發展,轉移力快,有的孩子磕碰後根本不知道自己受傷了,繼續玩耍。這種情況下,老師很難發現孩子受傷。

    2.大哭大鬧型:有的孩子絆倒後會大哭,也許並不疼,但孩子認為自己受委屈了。這種沒有受傷反而會讓孩子大哭不止的行為與家長的溺愛不無關係。

    主動告知型:有的孩子在磕碰後會主動告訴老師,老師檢查無礙後,會叮囑孩子玩耍時要小心,會一笑了之。

    [請注意家長錯誤的處理方式可能將影響孩子一生]

    家長錯誤處理方式:

    責怪老師是家長們常用的方法,他們認為孩子在幼兒園裡受傷,不管什麼原因老師都有不可推卸的責任,必須要為孩子負責。有的家長選擇大鬧幼兒園,這樣做受傷的不僅是幼兒園和老師,還有我們精心呵護的孩子。有的家長過分檢查孩子有沒有受傷,甚至每天都要檢查一遍,生怕孩子哪裡受傷。 家長的這種觀念不僅不利於教師正常工作的開展,更不利於孩子的健康成長。

    很多家長責備老師沒有盡到看護的責任,要嚴懲老師。老師很難時時關注到每個孩子,過分的責備教師,只能讓老師不敢再讓孩子進行大量的戶外活動,孩子內心的躁動得不到釋放,心情壓抑,會越來越沮喪消沉。在玩耍中孩子的交往能力、語言表達能力能迅速發展,家長過分關注孩子的安全,讓孩子失去溝通的機會和玩耍的樂趣,嚴重會產生自閉現象。孩子遭到家長責備,不敢再有大動作。幼兒期是孩子骨骼發育的最佳時期,適當的鍛鍊可以增強孩子骨骼的強韌性和身體素質的提高。家長過分關注,會讓孩子不再愛動,體質隨之逐漸下降。發生磕碰後,家長就在孩子面前埋怨老師,斥責學校。這樣孩子會覺得,自己磕碰受傷完全是別人的錯,和自己沒有關係。這樣的處理方式,很容易讓孩子學會把責任都推卸給別人。

    家長正確處理方式

    1、無傷大雅的磕碰,家長要在語言和精神上理解老師。孩子在家有幾個大人看護,也無法避免磕碰,更何況老師要照顧那麼多的孩子。如果孩子受傷情況不嚴重,對待老師的態度要以寬容為主。不僅可以教會孩子對他人寬容,也會讓老師非常感激,接下來會對孩子格外上心。

    2、瞭解磕碰原因。活潑好動是孩子的天性,雖然老師盡全力看護孩子的安全,但年齡小的孩子協調性差,不懂得保護自己。孩子透過探索瞭解周圍事物,小班孩子對肢體的控制不靈活,難免會出現磕碰現象。中班孩子精力旺盛,喜歡跑跳,各項運動技能在跑、跳中得到發展。孩子不懂得保護自己,玩耍時橫衝直撞,磕磕碰碰在所難免。

    3、不要埋怨老師。孩子受傷後家長一定不要衝動,要先搞清楚事情原委,儘量不要在孩子面前埋怨學校和老師。而是要藉此機會告訴孩子哪些事情是有危險的,讓孩子慢慢學會保護自己。

    每一次磕碰,都是孩子成長的機會,處理得當可以讓孩子學會保護自己,學會如何正確處理事情。家長要用正確的心態來面對孩子的磕碰現象,不要過分誇大,也不要視而不見。

    我們是做研學旅行的,如果有什麼問題隨時可以諮詢我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有哪些影片看到名字很抗拒,但看完以後卻久久難以忘懷的?求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