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張文平
-
2 # 應如是
“不鳴則已,一鳴驚人;不飛則已,一飛沖天。”這是韓非子所作的寓言故事之一。這個預言的意思相信大家都清楚,不再贅述,主要來說說為什麼是楚莊王或者是齊威王。
這兩位的共同點就是在剛剛成為一國之君時,手中並沒有太多實權,軍政大權都落在卿大夫手中,他們的政令不能及時有效的傳達出去。而這二位又都是積極想有所作為的國君,因此他們表現出了孫子兵法中的智慧“能,示之不能”,從而麻痺敵人。在這段時間裡韜光養晦厚積薄發,最後一招制敵,將大權掌握在自己手中。
因此,這個成語被套用在他們身上都是合理的。但一般講故事的人更喜歡說是楚莊王,畢竟他算是“春秋五霸”之一,名頭更響亮些。
-
3 # 東秋妮
楚莊王三年不鳴,一鳴驚人,問鼎中原!今天我們重點說說莊王不鳴的三年發生的故事!
一.繼承王位
話說楚國被晉國戰敗,楚成王被兒子商臣殘忍地殺害了。
商臣即楚穆王,採取了一系列富國強兵的政策,加緊訓練兵馬。
正當他厲兵秣馬,準備與晉國決一雌雄的時候,卻突然暴病身亡,他的兒子繼承了王位,即楚莊王。
二.漠然拒諫
公元前631年,晉國趁楚國新喪之際,將原依附於楚的幾個小國拉攏過去,結成了同盟。
訊息傳來,楚國朝野上下一片譁然,紛紛要求楚國出兵,與晉國爭霸。
而即位不久的楚莊王卻對此漠然置之,整日與嬪妃們廝混在一起,白日遊獵,晩間喝酒。
對國家大事、宏圖霸業不問不聞,對於朝野的議論和大臣們的勸諫,更是充耳不聞,就這樣持續三年之久。
為了耳旁的清靜,乾脆在宮門口立一木牌,上書:
“有敢諫者,死無放。”三.伍舉謎諫
禁令雖嚴,卻並不能嚇退忠貞之士。
大臣伍舉在經過深思熟慮後,來謁見楚莊王。
只見莊王在官中左擁鄭姫,右抱蔡女,正醉曛醺地觀看歌舞,
看見伍舉來見,他眯著眼問道:
“大夫此來,欲飲酒乎?聞樂乎?”
伍舉答道:
“有人請我猜一謎語,我怎麼也猜不著,特
來請教大王。”
莊王道:“什麼謎語能難倒大夫?說來我聽。”
伍舉便不慌不忙地說:
“楚都有一隻大鳥,五彩繽紛,豔麗無比,挺神氣地在高坡上,三年來,不飛不叫,令滿朝文武猜不透是隻什麼鳥。”楚莊王一聽便知伍舉的意思,就笑著說:
“我猜到了。
這可不是一隻普通的鳥,三年不飛,一飛沖天,三年不鳴,鳴驚人,你們等著看吧!”伍舉也明白了莊王的意思,高興地退了下去。
四.蘇從哭諫
又過了數月,這隻“大鳥”依然如故,沉湎酒色,不鳴不飛。
大臣蘇從實在忍不住了便哭著來見楚莊王,楚莊王見了很納悶,便問:
“先生,是何事令你這樣傷心呀?”
蘇從回答道:
“我為自己快要死了而傷心,我為楚國即將滅亡而傷心。”楚莊王不解地問道:
“此話從何說起?”
蘇從答道:
“我想勸諫你不聽,必定殺我。
整日沉湎酒色,不理朝政,楚國的滅亡不就在眼前嗎?”
莊王大怒道:“你這不是找死嗎?你是明知故犯,真是傻透了。”
蘇從十分沉痛地說:
“我是傻,但你比我更傻,我死後,可得個忠臣的美名,可你呢?楚亡後,你可是個亡國之君啊!”五.開掛人生
楚莊王聽後,深受觸動!決心洗心革面,開始了他開掛的一生:
遠離酒色,
整頓內政,
罷黜奸小,
重用忠臣,
擴軍強兵,
閱兵震周,
滅宋平亂,
代鄭敗晉,
成為霸主!
不鳴則已,一鳴驚人!楚莊王的人生轉折,離不開忠臣諫言,更重要的是自己洗心革面,奮發圖強!楚莊王與齊恆公,晉文公,宋襄公,秦穆公一起,在歷史上被稱為"春秋五霸"!
回覆列表
一鳴驚人,這個漢語成語的意思是說,平時沒有什麼突出的表現,一下子突然就做出驚人的成績。
關於這個成語的出處,典籍中有多處記載:
《韓非子·喻老》有這樣一段話: “三年不飛,飛將沖天;三年不鳴,鳴將驚人!”
《史記·滑稽列傳》也有類似的話:“此鳥不飛則已,一飛沖天;不鳴則已,一鳴驚人。”
《韓非子·喻老》也記載了有關楚莊王熊旅一鳴驚人這個成語的典故。
據史料記載,楚莊王熊旅即位時年齡尚不足20歲,國內局勢不穩,矛盾重重,爆發了公子燮與公子儀的叛亂。為了應對這複雜的局面,楚莊王故意作出沉湎於聲色犬馬、不問政事的樣子。統治朝政三年,不釋出政令,不治理朝政。
有一天,右司馬伍舉對楚莊王說:“有一隻鳥停駐在南方的阜山上,三年不展翅,不飛翔,也不鳴叫,沉默無聲,這是什麼鳥呢?”
楚莊王說:“三年不展翅,是為了生長羽翼;不飛翔、不鳴叫,是為了觀察民眾的態度。雖然還沒飛,一飛必將沖天;雖然還沒鳴,一鳴必會驚人。”
經過三年的靜靜觀察,楚莊王對楚國的政局有了一個基本的瞭解。隨後,他親自聽取朝政,恢復發展經濟,重用伍舉、蘇從等忠直之臣,打敗了敵國,終於使楚國稱霸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