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炎黃軍武
-
2 # 日暮鄉關
冷戰時期的上世紀八十年代,可以說是蘇軍戰鬥力的鼎盛時期,蘇聯武裝力量約有500萬人,同時期美軍約200多萬。
陸軍方面,人數約300多萬,最高峰時擁有60000輛坦克和70000輛裝甲車,即使是二戰時期所有國家的總和,也沒有達到蘇軍的這個數量。斯大林曾自信地說:蘇聯可以在一週之內佔領全歐洲,把紅旗插在大西洋沿岸。冷戰期間哪怕是歐洲陸軍強國如德國、法國、英國都難以阻擋蘇軍超過一週的時間,其他方向如東亞、南亞也難以與蘇聯抗衡。
海軍方面,由於蘇聯為典型的陸權國家,加上地形侷限,海軍不是蘇聯的強項,但鼎盛時期仍裝備有航空母艦8艘(滑躍起飛,排水量6萬噸左右,載機40架左右,同時期美國有航母12艘,但技術比蘇聯先進,蒸汽彈射起飛,排水量8萬噸左右,載機60架左右),彈道潛艇79艘,巡航導彈潛艇和攻擊潛艇260艘,是世界上僅次於美國的超級海洋殺手。
空軍方面,裝備中遠端轟炸機752架,殲擊機、殲擊轟炸機5176架,防空軍擁有各型殲擊截擊機1300架,防空飛彈發射架9600部,雷達約7000部,反彈道導彈發射架100部,戰略火箭軍擁有戰略飛彈1398枚,戰略作戰飛機1690架。
在核彈數量上,蘇聯最多時擁有45000枚,美軍最多時只有33000枚;洲際彈道導彈1398枚(美軍1054枚);在軍備生產上,蘇聯每年生產主戰坦克3000輛左右,裝甲車5000輛左右,洲際彈道導彈300枚,潛艇10艘,水面主力艦10艘,輕型作戰艦艇60艘,如果一旦爆發戰爭,其強大的工業體系和軍工生產能力,能夠保證先進武器源源不斷地製造出來,並送往前線,支援軍隊作戰,與對方拼消耗,拼綜合實力。
可以說,冷戰時期的蘇軍,是地球上頂級的軍事存在,尤其是其鋼鐵洪流,為各國所深深畏懼。
-
3 # 愛在春天裡奔跑
鼎盛時期的,蘇軍,擁有500多萬,現役部隊,同時期的美國只有200多萬,在人數上蘇軍就佔了優勢各類坦克,裝甲車,火炮,更是達到了數10萬,陸軍實力可謂是世界第一,蘇軍的鋼鐵洪流,讓整個歐洲都為之顫抖,同時蘇聯海軍1000多艘的戰艦,其他國家的幾倍,也只有美國國能與之抗衡,但最讓人可怕的是蘇聯的核力量,最多的時候,擁有幾萬枚核彈頭,足以把地球摧毀幾遍,了,這一點讓美國十分畏懼。靠著強大的軍事實力,蘇軍更是宣稱,可以在一個禮拜之內,佔領整個歐洲,敢這麼說,是因為蘇聯有強大的工業體系和軍工生產能力,研發先進的武器,與對手拼實力,拼消耗。
強大的軍事實力是建立在經濟基礎上面的,此時的蘇聯在勃日涅夫的領導下綜合國力達到了頂峰靠的自身豐富的自然資源以及一系列改革使得蘇聯經濟成為了繼美國之後的第二大經濟體,靠的強大的經濟實力鼎盛時期的蘇聯軍費驚人的達到了國民生產總值的9%,也正是這個時候美國公司蘇聯開始了,軍備競賽,冷戰達到了最高潮了。
在擁有如此強大的軍事實力的時候,蘇聯開始到處惹事,在全球各地建立起了軍事基地,干涉別國內政,入侵阿富汗,使得蘇聯陷入了戰爭的泥潭,同時與美國的軍備競賽也透支了蘇聯的經濟,也為蘇聯的解體埋下了伏筆。
不足之處還請指正。
回覆列表
回顧歷史,蘇軍的鼎盛時期是在1980年代。
至於在這一時期,蘇軍的戰鬥力怎麼樣,就非常難以評價。
先說鼎盛時期的時間點,這方面基本上沒什麼異議,從上世紀五十年代冷戰開始後,兩個超級大國之一的蘇聯就不遺餘力的發展軍事,不僅保持規模龐大的常規武力、還傾全力建造龐大的核武庫。
到1980年代中期,蘇聯軍事實力達到巔峰,核武器的質量與美國差距不大、數量則實現了反超,常規武力則隨著MiG-29/Su-27戰鬥機、T-80U主戰坦克、956型/1155型導彈驅逐艦、1164型導彈巡洋艦、1143.5型重型載機巡洋艦、941型戰略導彈核潛艇、Tu-160戰略轟炸機、S300地空導彈等新型武器裝備的服役而大大提升。
在1980年代中期,具體的時間節點,就是叛徒戈爾巴喬夫上臺前夕,蘇聯陸軍兵力達2000000人,裝備56000輛主戰坦克、近100000輛裝甲車和40000門以上各種口徑火炮、火箭炮,空軍/國土防空軍的作戰飛機超過10000架,戰略轟炸機接近800架,運輸機600架以上,海軍主要作戰艦艇600艘,總計排水量超過150萬噸。
總體上,不僅規模穩居世界第一位,質量也位居世界先進水平,完全可以與美國抗衡。
現代戰爭,科技與武器的重要性越來越高,從這一方面講,1980年代毫無疑問是蘇軍的鼎盛時期,其後就開始走下坡路。
但是,如何評價這一時期蘇軍的戰鬥力,就沒有武器的數量、質量那麼直觀了。
一個典型的例證,1979年蘇聯悍然入侵阿富汗,面對國土貧瘠的弱小對手,超級大國的武裝力量——蘇軍前後派出十幾萬大軍,各種先進武器也輪番上陣,然而直到1989年撤軍,也沒能肅清阿富汗抵抗力量、完成既定的戰略目標。
應該看到,阿富汗戰爭對蘇聯來講,遠非一場只能贏、不能輸的國運之戰,蘇軍肯定未出全力,甚至有些心不在焉。
但從蘇軍在阿富汗的表現上看,戰術可圈可點,戰略清晰明確,最後卻沒有換來一場勝利,這裡面,固然有美國等敵對勢力的明槍暗箭,但另一方面也應該意識到,評價某支軍隊,武器裝備的先程序度、和軍隊員額的龐大與否,都僅供參考,未必能真實反映其戰鬥力。
入侵阿富汗,對蘇聯軍人來說,是進入別國領土的一場“利益之戰”,熱情不高似乎還可以理解。
然而時隔數年之後,劇變來臨,祖國的生死存亡就在眼前,這支龐大的武裝力量又做了什麼呢,什麼也沒做,面對危機無動於衷,眼睜睜看著紅旗從克里姆林宮降下、自始至終未放一槍一彈!
保衛國家是軍隊的天職,曾經輝煌的蘇軍,卻眼睜睜看著蘇聯解體、民眾陷入水深火熱之中,這樣的軍隊,戰鬥力如何,還需要再做什麼評價?
黑暗再度降臨,唯有一聲嘆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