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 月 27 日,高精密電聲元器件與聲學解決方案供應商倍聲在深圳舉行戰略產品釋出會。
本次釋出會主要以 BTC 系列動鐵單元為主,是一個面向 TWS 真無線耳機、智慧穿戴以及有線耳機的動鐵單元產品。
倍聲在釋出會預熱時打出了「好的動鐵,其實不貴」的口號,目的是為了突出 BTC 系列動鐵單元的成本控制能力。
還有一款 BTC 單元就是全頻單元 BTC350,這款單元也能適配各大主流晶片,自身也能夠投放到 TWS 真無線耳機當中。倍聲官方表示,BTC350 這款小尺寸單元適配 TWS 耳機會更有優勢,保證價效比的同時,也能讓耳機在體積控制上有更好的表現。
便宜的單元,才能給動鐵普及帶來機會
現在,動鐵耳機其實已經進入到更大眾的領域中。
早些年前,主流入門單動鐵耳機的起步價要達到了 299 人民幣這條界線。那時,動鐵一直被國外壟斷,導致其價位長期居高不下,使得很多音訊廠商對其望而卻步。受到成本限制,耳機廠牌也不太可能推出更加偏向普羅大眾的入門級產品。
但隨著動鐵單元的研發、生產成熟,這種單元的使用成本也下調下來。
索尼 XBA-C10
所以我們在之後的時間中,也能看到 XBA-C10 這一類更親民的單一單元產品,以及像魅族 Live 這種更入門的多單元動鐵產品出現。而像 REECHO GY-07 這種超低價大眾級單動鐵耳機,正是高性價比單元誕生之後催生的產物。
倍聲官方也在釋出會上也提到,BTC 系列推出後也能進一步降低動鐵耳機的使用成本。
藉此我們也能推斷,未來我們能在市場中看到的不僅是 REECHO GY-07 這種超低價動鐵耳機,可能還會有更多定位更親民、價格更低的多單元動鐵有線耳機出現在我們的視野中。
單元更小,「未來」更大
除了價效比,倍聲 BTC 系列還有體積控制的優勢。
倍聲官方提到,BTC 系列單元也能適應 TWS 真無線耳機對體積控制的需求,它能讓耳機變得更加小巧,讓真無線耳機保持小體積、方便簡潔的特地特點。
大家都知道,跟動圈單元比起來,動鐵單元的造型更規則,小體積下收納會比動圈單元更方便。耳機廠商想在保證耳機表現的前提下進一步壓縮體積,選擇動鐵單元是最合適的做法。之前我們測評的 Earin M-2,那款當時被稱為「全球最小真無線耳機」的產品,正是印證著說法的最好例子。
除此之外,廠商用上收納更靈活方便的動鐵單元,也能在原有設計基礎上預留更多空間,為耳機承載更多功能做好準備。
要說明這個,我們就拿大家最熟悉的蘋果來做例子。
早在 2014 年,蘋果曾向美國專利局遞交了一份跟耳機相關的設計專利檔案。該檔案中提到,他們希望向將 AirPods 變成一款入耳式耳機,並往耳機中塞入各種各樣的感測器,讓耳機也能充當一種支援資料跟蹤的智慧穿戴工具。
不過,我們也能從 iFixit 的新款 AirPods 拆解中瞭解到,要在現有的基礎中整合更多的感測器是很難的一件事,必須要壓縮現有結構,才有空間塞進更多原件。
在這樣的情況,蘋果很有可能就會向單元動手。
從近幾年 iPhone 音訊配置更新變化,以及蘋果官方推出的 Apple Music 流媒體服務和 AirPods 耳機中就能看到,蘋果現階段做耳機和服務並不是為了更好的聲音體驗,而是為了讓使用者有一個更簡單快捷的音樂獲取方式。既然音質不是他們主要考慮的東西,那減少單元佔據的面積,為其他原件爭取更多空間,可能就會成為蘋果的下一步。
在這種情況下,要是蘋果找不到其他既能保持現有聲音表現,但體積可以再縮小一些的動圈單元,那改用體積更小巧的動鐵單元也是可能的事。之後,要是蘋果真的做一款耳機造型、兼顧更多功能的智慧穿戴產品,那它很有可能是一副入耳式的真無線動鐵耳機。
其實,有這個想法的也不獨蘋果一人。
Bragi The Dash Pro
為耳機開發聲音 AR 功能的 Bose,以及已經在耳機上整合不少功能的耳機廠商 Bragi。他們都有著跟蘋果相似的相反,希望把耳機整合成新一代智慧產品。
和 Bose 比起來,Bragi 的旗艦真無線耳機 The Dash Pro 要走得更遠一點。
如今,最新版 Dash Pro 已經是一款動鐵真無線耳機,耳機體積雖然不少但也擁有了隔空觸控、頭勢跟蹤等互動模式,同時也能夠聯動手機做實時翻譯的功能,是一副跳脫出單純的音訊體驗,功能也很全面的耳機產品。之後,假如 Dash Pro 繼續發展下去,那這也將會是一個耳機式智慧穿戴裝置的雛形。
其實,倍聲在釋出時也提到了這個想法。他們表示,BTC 系列單元不全是面向傳統耳機產品,它也是一款面向智慧穿戴裝置的動鐵單元。倍聲儘可能控制 BTC 系列單元的體積,也可能是為了節省耳機內空間,為耳機能夠整合更多感測器、互動識別元件,支援更多功能做準備。
應對耳機發展提速,做好準備
總的來說,倍聲 BTC 系列動鐵單元的出現,主要是圍繞著兩個方向發展。
面對純音訊需求,BTC 系列動鐵單元可以實現更具價效比的方案。不管是超低價的單動鐵耳塞,還是做主打價效比的多單元耳機,該系列都能夠滿足。
而在應對未來耳機式智慧穿戴裝置的需求時,能做得比之前更小巧的 BTC 系列單元也可以滿足廠商對單元體積控制的需求,設計時也方便往耳機中塞入更多感測器和電子元件,從而滿足更多功能上的需求。
要是在 5G 時代正式來臨後,耳機能借助雲端運算變成了一個結合資料收集和處理的綜合裝置,那更小巧的新單元也能應對這樣的設計需求。倍聲的 BTC 系列動鐵單元,正正就是為這個時候準備的。
7 月 27 日,高精密電聲元器件與聲學解決方案供應商倍聲在深圳舉行戰略產品釋出會。
本次釋出會主要以 BTC 系列動鐵單元為主,是一個面向 TWS 真無線耳機、智慧穿戴以及有線耳機的動鐵單元產品。
倍聲在釋出會預熱時打出了「好的動鐵,其實不貴」的口號,目的是為了突出 BTC 系列動鐵單元的成本控制能力。
還有一款 BTC 單元就是全頻單元 BTC350,這款單元也能適配各大主流晶片,自身也能夠投放到 TWS 真無線耳機當中。倍聲官方表示,BTC350 這款小尺寸單元適配 TWS 耳機會更有優勢,保證價效比的同時,也能讓耳機在體積控制上有更好的表現。
便宜的單元,才能給動鐵普及帶來機會
現在,動鐵耳機其實已經進入到更大眾的領域中。
早些年前,主流入門單動鐵耳機的起步價要達到了 299 人民幣這條界線。那時,動鐵一直被國外壟斷,導致其價位長期居高不下,使得很多音訊廠商對其望而卻步。受到成本限制,耳機廠牌也不太可能推出更加偏向普羅大眾的入門級產品。
但隨著動鐵單元的研發、生產成熟,這種單元的使用成本也下調下來。
索尼 XBA-C10
所以我們在之後的時間中,也能看到 XBA-C10 這一類更親民的單一單元產品,以及像魅族 Live 這種更入門的多單元動鐵產品出現。而像 REECHO GY-07 這種超低價大眾級單動鐵耳機,正是高性價比單元誕生之後催生的產物。
倍聲官方也在釋出會上也提到,BTC 系列推出後也能進一步降低動鐵耳機的使用成本。
藉此我們也能推斷,未來我們能在市場中看到的不僅是 REECHO GY-07 這種超低價動鐵耳機,可能還會有更多定位更親民、價格更低的多單元動鐵有線耳機出現在我們的視野中。
單元更小,「未來」更大
除了價效比,倍聲 BTC 系列還有體積控制的優勢。
倍聲官方提到,BTC 系列單元也能適應 TWS 真無線耳機對體積控制的需求,它能讓耳機變得更加小巧,讓真無線耳機保持小體積、方便簡潔的特地特點。
大家都知道,跟動圈單元比起來,動鐵單元的造型更規則,小體積下收納會比動圈單元更方便。耳機廠商想在保證耳機表現的前提下進一步壓縮體積,選擇動鐵單元是最合適的做法。之前我們測評的 Earin M-2,那款當時被稱為「全球最小真無線耳機」的產品,正是印證著說法的最好例子。
除此之外,廠商用上收納更靈活方便的動鐵單元,也能在原有設計基礎上預留更多空間,為耳機承載更多功能做好準備。
要說明這個,我們就拿大家最熟悉的蘋果來做例子。
早在 2014 年,蘋果曾向美國專利局遞交了一份跟耳機相關的設計專利檔案。該檔案中提到,他們希望向將 AirPods 變成一款入耳式耳機,並往耳機中塞入各種各樣的感測器,讓耳機也能充當一種支援資料跟蹤的智慧穿戴工具。
不過,我們也能從 iFixit 的新款 AirPods 拆解中瞭解到,要在現有的基礎中整合更多的感測器是很難的一件事,必須要壓縮現有結構,才有空間塞進更多原件。
在這樣的情況,蘋果很有可能就會向單元動手。
從近幾年 iPhone 音訊配置更新變化,以及蘋果官方推出的 Apple Music 流媒體服務和 AirPods 耳機中就能看到,蘋果現階段做耳機和服務並不是為了更好的聲音體驗,而是為了讓使用者有一個更簡單快捷的音樂獲取方式。既然音質不是他們主要考慮的東西,那減少單元佔據的面積,為其他原件爭取更多空間,可能就會成為蘋果的下一步。
在這種情況下,要是蘋果找不到其他既能保持現有聲音表現,但體積可以再縮小一些的動圈單元,那改用體積更小巧的動鐵單元也是可能的事。之後,要是蘋果真的做一款耳機造型、兼顧更多功能的智慧穿戴產品,那它很有可能是一副入耳式的真無線動鐵耳機。
其實,有這個想法的也不獨蘋果一人。
Bragi The Dash Pro
為耳機開發聲音 AR 功能的 Bose,以及已經在耳機上整合不少功能的耳機廠商 Bragi。他們都有著跟蘋果相似的相反,希望把耳機整合成新一代智慧產品。
和 Bose 比起來,Bragi 的旗艦真無線耳機 The Dash Pro 要走得更遠一點。
如今,最新版 Dash Pro 已經是一款動鐵真無線耳機,耳機體積雖然不少但也擁有了隔空觸控、頭勢跟蹤等互動模式,同時也能夠聯動手機做實時翻譯的功能,是一副跳脫出單純的音訊體驗,功能也很全面的耳機產品。之後,假如 Dash Pro 繼續發展下去,那這也將會是一個耳機式智慧穿戴裝置的雛形。
其實,倍聲在釋出時也提到了這個想法。他們表示,BTC 系列單元不全是面向傳統耳機產品,它也是一款面向智慧穿戴裝置的動鐵單元。倍聲儘可能控制 BTC 系列單元的體積,也可能是為了節省耳機內空間,為耳機能夠整合更多感測器、互動識別元件,支援更多功能做準備。
應對耳機發展提速,做好準備
總的來說,倍聲 BTC 系列動鐵單元的出現,主要是圍繞著兩個方向發展。
面對純音訊需求,BTC 系列動鐵單元可以實現更具價效比的方案。不管是超低價的單動鐵耳塞,還是做主打價效比的多單元耳機,該系列都能夠滿足。
而在應對未來耳機式智慧穿戴裝置的需求時,能做得比之前更小巧的 BTC 系列單元也可以滿足廠商對單元體積控制的需求,設計時也方便往耳機中塞入更多感測器和電子元件,從而滿足更多功能上的需求。
要是在 5G 時代正式來臨後,耳機能借助雲端運算變成了一個結合資料收集和處理的綜合裝置,那更小巧的新單元也能應對這樣的設計需求。倍聲的 BTC 系列動鐵單元,正正就是為這個時候準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