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2
回覆列表
  • 1 # 喵喵逗趣

    1.外觀上的不同

    狗和狼不僅僅外貌相似,它們牙齒以及骨骼的構造其實也非常相似,而且都有4對犬齒。雖然看上去很像,但還是有區別的。在野外生存的狼,牙齒要比家裡的狗鋒利且堅固。在行走的時候,狼的頭會比較貼近地面,甚至保持與地面平行。

    2.行為上的不同

    狼和家裡的狗行為上最大的區別就是“如何獲取食物”。野外的狼只能透過自己獵捕來獲取食物,而家裡的狗每天都有主人給它餵狗糧,所以野外的狼相比於家裡的狗要更加獨立。而且家裡的狗尾巴位置擺得很高,野外的狼總是把尾巴放得很低,。

    3.成熟期的不同

    一般來說,狼的成熟期要比狗稍微晚一點。小型犬第一次發情大概在10個月大的時候,大型犬要稍微晚一點,而狼的第一次發情大概在1歲的時候。狗一年會繁殖兩次,但是狼只有一次。

  • 2 # 糊麥媓垕

    狗是被馴養的狼 狗的祖先是東亞的狼 科學家在對來自於歐洲、亞洲、非洲和北美洲的上百隻狗進行DNA分析後發現,世界上所有的狗的基因都有著相似的基因序列,因此他們得出結論,世界上所有的家狗都是在大約1.5萬年前,從東亞狼進化而來的。這些狗的祖先和美洲最早的定居者透過白令海峽,一起穿越亞洲和歐洲到達美洲的。 瑞典和中國的科學家們對654只狗的基因進行了研究,結果發現了東亞狗的基因具有很強的多樣性,這說明東亞人是最早把狼馴服成狗的。 該研究成果發表在最新的《科學》雜誌上,領導這項研究的研究員,來自瑞典皇家技術學院的彼得·薩沃雷恩稱,人類根據很少的證據,最初猜測狗的祖先來自於中東,因為在中東的一些考古發現證明,許多動物都是在該地區被馴服的。 美國、拉丁美洲和瑞典的研究者的研究則發現,在歐洲的定居者15世紀來到美洲之前,具有和東亞狼近似基因的狗已經在美洲出現了。這表明,首批於1.2至1.4萬年前透過白令海峽到達美洲的定居者當時攜帶著馴服的狗來到美洲。 美國俄普薩拉大學的研究員卡爾斯·維拉稱,狗的存在可以解釋,為何美洲大陸的定居者散佈的速度相對較快。 這兩項研究在狗是何時被從狼馴化而來這個問題上出現了分歧,起初在德國發現的狗的下頜骨大約有1.4萬年的歷史,瑞典和中國科學家的研究小組認為,DNA分析和考古發現共同顯示,狗被馴化的時間是在1.5萬年前。

  • 3 # 百科千尋君

    在生物學分類中,狗和狼是同一個物種,狗就是狼的一個亞種。也就是說,狗是狼的馴化種,狗和狼之間沒有生殖隔離,可以毫無阻礙的繁育後代。對於狗被馴化成狼的地點和時間,沒有還沒有確切的說法,主流說法是1-3萬年前在中國地區被早期人類馴化,因為中國生活的狼體型較小,相比寒帶的狼更容易被人類控制,人類將狼關起來餵食,持續一段時間後狼就會逐漸服從,人類再將狼進行配對繁衍,產生了狗。隨著人類活動狗散佈到世界各地,經過數萬年的雜交選育之後,形成了今天大小各異的各種狗,狗的基因非常混雜,它的主要基因來自於狼,但在傳播過程中狗還摻雜了其它犬科動物的基因,比如狗進入非洲後和非洲金豺進行了基因交流。目前世界上出土的最早狗化石是在中國吉林榆樹縣的周家油坊,距今26000-10000年。德國出土過一個14000年前的狗下頜骨化石。以色列北部出土過12000年前的一個小型犬科動物骨架化石,化石也證實了狗起源於中國。

    中科院昆明動物研究所張亞平院士領導團隊根據採自世界各地的12只灰狼、27只土狗(未經歷品種選育的家犬)和19只不同品種犬的個體,利用二代基因測序技術對這些樣品進行了全基因組測序。根據檢測結果推斷:▲狗擴散路線及時間

    約在3.3萬年前,東亞南部地區的一些灰狼可能受到人類居住地周圍的食物殘餘等所吸引,逐漸與其他灰狼群體分離,而與人類慢慢地相互靠近,被人類用食物餵養起來,逐漸依賴並服從人類,最終被人類馴化為狗。狗在這一地區與人類生活了上萬年之後,於1.5萬年前開始向西遷徙。在到達中東地區後,狗又從這一地區向非洲和歐洲等地輻射擴散,並在約1萬年前到達歐洲地區。

    甚至數千年前狗和人類進入澳洲大陸和新幾內亞島,離開人類逐漸野化成為澳洲野犬和新幾內亞歌唱犬。2005年一項研究結果表明:狗與狼的基因相似性超過99%,主要的基因差異在於AMY2B基因——一種影響澱粉消化的基因。這種基因差異就是早期人類利用蔬菜和穀物將狼馴化成狗的證據。

    ▲野生狼現存亞種分佈(澳洲野犬和新幾內亞歌唱犬除外)

    灰狼是一種分佈非常廣泛的犬科動物,曾經遍及亞歐北美三洲,甚至在北非也有分佈。之前劃分了46個亞種,僅北美就有24個,目前合併為17個,除狗之外有16個野生亞種,日本狼和北海道狼在上世紀初滅絕之後現存14個野生亞種。

  • 4 # 軍機處留級大學士

    狼和狗實際上是同一個物種。它們的外表相似,但它們的本能、性格和氣質卻大相徑庭。 灰狼是犬科動物中最大的野生成員。基因漂移研究和基因測序證實家犬與灰狼有共同的祖先。歐亞大陸和北美曾經擁有世界上大多數狼,但是由於人類的入侵,數量已經開始減少。而狗在任何有人居住的地方都很常見。

    狗與狼相比,它們的頭骨相對較小,嘴型也不同,大腦體積較小,牙齒較短,腿長也不同。大腦越小,狗存活所需的熱量越少。狗的爪子只有狼的一半大,有些狗的尾巴向上捲曲,不像狼下垂。 狼的頭骨更大、更寬,嘴巴更長,大腦更大,牙齒和腿也更大。它們胸部狹窄,肘部向內,腳向外。狼尾巴底部有一個尾前腺用來釋放資訊素到另一隻狼身上,標誌著那隻狼是某個特定群體的一員。這個腺體在狗身上是退化的,在狗身上的功能很少。

    狗是狼的後代,是我們人類馴養的第一批動物。幾萬年前,人類馴養了狼,這些馴服的狼進化成了狗。 當我們馴養狼時,它們身體和性情發生了變化。它們的頭骨、牙齒和爪子都縮小了,它們的耳朵耷拉下來。它們變得溫順,變得不那麼害怕人了。它們學會了讀懂在人臉上的複雜表情,它們變成了狗。

    狗是第一批馴養的動物,它們的吠叫預示著人類世的到來。在我們養貓或雞之前,在我們放牧牛、山羊、豬和綿羊之前,在我們種植水稻、小麥、大麥和玉米之前,在我們塑造世界之前,我們就已經養了狗。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你認為推動人類文明前進步伐的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