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康健說餐飲
-
2 # 體檢小屋市場部陳經理
能夠被人們所認可,並且加以壯大的行業,都是要以經濟利益為基礎的,只有一個產品展現出來了其中的商業價值,才有可能讓人們記住它,並且去發展它。
每個行業都有現存的利潤規模,有大有小,大的像網際網路市場可以帶出多個萬億市場,小的像吸管這種讓人並不在意的東西,依然能夠催生出年利潤2個億的企業。即使利潤如此之低,依然有企業生存,只是這個市場的上限相對較小而已。
同樣,醫來伸手體檢小屋作為體檢行業的一個分支,看似如今並不強大的它,依然具備相當可觀的潛力。僅僅就國內而言,體檢行業的市場規模就已經在1000億以上了,而醫來伸手體檢小屋這種打破了常規體檢思維,將體檢帶到使用者身邊的體檢模式,更是影響到了不少的人。
現在看來醫來伸手體檢小屋的市場佔有率可能並不是太高,但是正因為如此體檢小屋目前的發展潛力才是你更應該注意的地方。用不了多久,隨著市場認可度與知名度的提高,在體檢市場中,醫來伸手體檢小屋會迅速發展為佔據幾個億,甚至幾十億的產業,而到了這個時候你才想著加入其中就已經晚了。
很多時候並不是我們等到看到才加入,因為等到你看到這個產業已經崛起的時候,已經為時已晚。只有當你看到這個產業潛力的時候就加入,才會從中獲取足夠大的利。
-
3 # 詹偉平說社群電商
攝影行業裡,隱藏著你不知道的暴利商機
這兩天和一個做攝影的朋友聊天,發現你攝影行業,對普通工作的人來說,也是個很不錯的機會。
他初中畢業後就沒再讀書了,剛來寧波的時候,在他爸媽的安排下,進了一個電子廠,枯燥的生活讓他看不到未來。
幹了一年多就出來了,後來還做過服務員,洗過盤子,這都讓他看不到好的發展方向。
直到後來接觸到攝影行業,這一干就是九年,早期是在一個攝影公司打雜,給攝影師提東西。
後來自己對這個攝影也很喜歡,就天天跟著攝影師學習,前三年都沒什麼收入,因為只是個打雜的。後來自己慢慢掌握了婚紗攝影的技能後,就從打雜的開始往專業婚紗攝影師方向發展。
現在他屬於自由職業者,主要跟周圍的婚紗攝影店合作,按照拍攝一天給多少錢的模式來。
每個月都有一兩萬的收入,單子非常多,尤其是國慶之後的兩個月,沒一天休息的,現在每天都非常忙碌。
攝影這個行業,在未來一定是越來越吃香,網際網路時代,賣的是照片。
不管是線上的網店,需要產品拍攝的攝影師,微電商的朋友,需要專業的個人形象拍攝。
還是線下的婚紗攝影拍攝,個人形象照片拍攝,需求量都很旺盛。個人掌握攝影領域裡,專業技術的話非常吃香。
當然這個朋友,並不滿足於當前的收入。在普通人看來,一個初中畢業的,年收入能有個十幾萬,都趕上研究生收入水平了。
根據他的大概情況,我立馬想到了我們boss修煉社,高階老闆社群裡,有位攝影行業老闆之前分享的他的行業乾貨。
裡面就說到在成都有對夫妻,也是在攝影行業非常專業,早期也是跟婚紗攝影公司合作,後來轉型做攝影社群,年收入從十多萬增長到一百多萬。
他們是怎麼玩的呢?通過文章和短視訊,在網上大量分享自己的攝影知識,把自己塑造成攝影行業的專家。
吸引到大量粉絲後,一方面在線上做攝影教學,收費3500塊錢一個人,一年有幾百位學員;另一方面也線上下開設攝影教學的私人指導,相當於個人指導或小班上課,週期為一個月時間,學員學習完還免費提供就業崗位。
線下是2萬塊錢一個人,每個月平均有4位學員。他們最早是在家創業,後來名氣大了之後,才在家附近找了個辦公室,方便線下教學。
這條創業方案,很適合我這位朋友,當時就給他分享了下,聽完後他非常震撼,說以前從來沒想到過。
現在很多年輕人對攝影這塊很感興趣,與其在企業領著幾千塊錢的工資,不如按照自己的興趣愛好,去選擇自己喜歡的行業。
從工作來看,隨著我們技術越來越成熟,你在公司裡工資肯定會越來越高。
從創業的角度來看,掌握了這門技術,然後個人前期先從單幹開始,結合網際網路,通過社群創業,低風險啟動專案,可無限放大個人價值,獲得高額收入。
過去憑個人能力吃飯,頂多是餓不死,現在這個時代,只要你擁有某方面特別的能力,再結合網際網路的話,那麼個人單幹,都能幹掉一個公司。
大部分的專業領域能力,不需要有多高的學歷,例如攝影這門技術。
在某方面有特別才能的,那麼可以直接結合網際網路去變現,沒有特別才能的,那就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去發展專業領域的能力。
這裡最典型的,就是那個拍攝鄉村田園生活的“李子柒”了,一個初中女孩,最後憑藉自己出色的才藝,在網際網路上有好幾千萬的粉絲,還受到國外媒體的採訪。
每天通過錄制鄉村田園生活的視訊,前段時間我看她的月收入已經接近400萬了。
好好確定一個方向,然後在這個領域裡紮根下去,把自己打造成這個行業高手,再結合網際網路,可無限放大個人價值,那麼賺錢是水到渠成的事。
-
4 # 免費手機炒幣機器人
所謂暴利行業嘛~無非三點。
1.投資小,無門檻。
2.利潤大,競爭低。
3.客戶需求高,市場大。
私以為,滿足以上三點,都可算作暴利行業。
小弟目前做了三年的工作,我以為就算極其暴利,幾乎沒成本,投資也小,市場需求很大很大,從業三年,大概每年都會賺30—50萬左右。
好啦!不賣關子!下面讓我為大家揭開它神祕的面紗~家電免拆清洗!對,沒錯,就是它~
為什麼說他這麼暴利,下面由在下為大家一一解讀:
1.這行業入行只需要會技術,淘寶買個兩千多塊錢的機器,不需要開店面。算是前期投入,後期就是藥劑錢,15一瓶,一瓶可以洗五個電器左右。———投資小,無門檻!
2.利潤大到啥程度呢,每個電器收費100——200元不等,而成本也就三塊錢,主要就是人力成本,而且目前從業的多是不專業的大叔,我們則是有統一制服,服務標準,操作流程的專業清洗師。這樣客戶再面臨找誰清洗的時候,高下立判!———利潤大,競爭低!
3.這項服務對於客戶們來說,屬於剛需,隨著大家生活水平提高,健康意識也逐漸變強,大家都能意識到家電不清洗的危害(具體油煙、洗衣機,熱水器,空調長時間不清洗的危害)大家可以百度一哈哈~再我從業的過程中,好多客戶都和我說,好不容易找到的我,哈哈哈哈,這樣供不應求的行業,現在還多嗎?———客戶需求高,市場大!
——本回答為西安鼎昂數字貨幣智慧量化全自動炒幣機器人(歷時收益,資料核對,實況直播)公司整理。
-
5 # 駿逸創業說
今天我們很多人都在尋找所謂“暴利”的專案?
朋友我想說無論在什麼時候其實都會有很多暴利的專案,但是這些暴利專案的背後需要有很多條件的支撐,如果今天有人告訴你有個暴利專案,要不就是門檻高的你進不去,要不就是已經過時的暴利案例。
不要每天想著如何去找暴利專案,首先靜下心審視自己,我能做點什麼?我有哪些優勢?在當今的社會永遠不缺乏機會,只是當機會來臨時,我們有沒有能力看到,有沒有能力抓住?
下面我們分析一下暴利行業或專案背後支撐的因素:
1、高壁壘,獲得暴利。很多投資巨大,或者資源獨享的專案或行業都可以是暴利專案。比如獨家配方、傳承工藝等等。
2、技術壁壘,獲得暴利。例如中國的早期的晶片,絕大部分都依賴進口,我們是為那些有專利的國家打了很多年的工。今天的華為之所以能夠在美國的封鎖下依然錚錚鐵骨,核心是擁有核心技術。核心技術就是獲得暴利的頂級武器。
3、資訊差獲得暴利。在過去70、80年代,貿易的資訊不對稱造就了很多的倒爺,他們賺得了人生的暴利收益。而今天這種資訊不對稱依然存在,只是它的變化週期越來越快,能夠抓住或分析出商機的人都可以獲得前期的紅利。
綜合以上資訊,我們要想獲得暴利或高紅利,必須不斷地學習,學會分析商機,其次多瞭解新聞,國家的新聞導向,蘊含著大的商機,比如說國家千年大計“雄安新區”一帶一路的“北部灣”每一次國家政策的導向都會促進某一地區的高速發展。再者,就是跟對人,跟有智慧的人前行,他們賺大錢,我們也能有不錯的收益。
最後,我想說,所有的一切還得靠自己,有沒有能力去迎接機會。
-
6 # 天閱財經觀察
普通人?那不就是老百姓嘛。一般像咱們普通人聊的就是誰家賣這個誰家開了什麼店賊賺錢,但不是所有人做這個行業都賺錢,只是趕上時候了就會好一些。對現在市面上是有很暴力的行業。
咱們就那藥店說吧,其實也不能說暴力,反正即使沒人去也不會倒閉,即使開多家也也不會,因為我瞭解到的是當你買藥的時候醫生會推薦你買一些沒聽說的牌子的藥,而且還很貴,那就說明那種藥他們賺的提成利潤很高。一般家用藥品牌的會放在下面不起眼的地方,因為這個利潤低。如果不上網研究的話你是不知道的,一般百姓不知道。藥店的暴利。
還有就是眼鏡店,也是店裡沒啥人,但是有錢賺,很迷。普通的一幅眼鏡架進貨很便宜的,但是在店裡確被賣到幾百甚至幾千元的高價。其實消費者去買的時候就是奔的是品牌,但是他們也不知道里面的有這多麼可怕的暴利。反正一般說暴利行業有哪些,肯定有眼鏡店。
別覺得他們什麼都不知道,大家不傻可以上網可以研究下,但是總有了解不到的行業。
-
7 # 伊田守護者
我覺得既然談到暴利行業,就不應該把眼光只侷限於國內。畢竟中中國人口這麼多,資訊傳遞這麼發達,真有什麼暴利行業,也不會發到知乎上。即使僥倖一兩個行內人爆料到知乎上,不出兩三年,也再也沒有什麼祕密而言。
如果真想找暴利行業,遠的不說,就中國鄰近的幾個國家,凡是政局穩定,政治風險比較低的,能發展的行業就大把大把。加上中中國人普遍比較勤勞,國內已經飽和的行業,到了當地就可以生根發芽,就看有沒有人去開拓。比如東南亞的越南、泰國、緬甸,中亞的各個斯坦國,甚至到歐洲的喬治亞、亞塞拜然,現在過去旅遊都簡直和國內遊一樣了好嘛。如果有資金、有實力的完全可以把業務開展到當地。
在國內小語種前幾年機會很多,現在很多語種已經飽和了吧?但是越南、泰國每年大把國際遊客找不到翻譯。
在國內的一線城市房地產、鋼鐵、建築競爭都很激烈,在中亞,東歐,東南亞都需要大量的專業公司。而目前仍然被日韓把持。
在越南很多城市,開一家中餐館簡直不要太簡單。關鍵是做的有特色、有情調、符合當地特色。
當然也要考慮投資風險,量力而行,從小做起,逐漸積累經驗。
-
8 # A股嘴炮
其實你知道的行業基本都暴利過。
而從我幾十年不多不少的經歷來說,見過並參與的,最暴利的行業非房子和教育莫屬,近十幾年那蹭蹭上漲的速度啊。
1.講個很現實的例子,我有一朋友,姑且稱之為A吧,15年結婚在上海算比較偏的位置買了一套價值100萬左右的房子,現在已經升值到400多萬,不能不讓我們深思啊,這如果都不算是暴利,什麼是利潤。
2.另一個教育行業,家裡有孩子或者買過什麼課程的,都不應該陌生,算是新起的暴利行業,一個房子,幾張桌子,就能開始自己的事業,或者說只要一臺手機就能開始你的教育事業.這兩年買課火的羅振宇就是最典型的例子,邏輯思維跨年演講,內場最高為3580元,另有20年門票套餐價40000元,18年套餐價36000元。
歸根究底,這兩個暴力行業能夠做大做強最根本的就是賺取差價,而差價主要是人們對未來的預期,未來與現狀的差距越大,這個差價的利潤也就越高,也就是購買的是未來。
最後,祝福所有的人都能發財
-
9 # lpwll1234
我來說說我的經歷吧,我之前一直做傳統生意的,也賺了一些錢,但這個錢賺的很辛苦,也因為這個生意的束縛,讓我感覺與這個社會有一些脫節,後來不做了以後我也一直在尋找轉型的方法。
我們中中國人講究個順勢而為,跟著趨勢走,肯定不會錯,而當下的趨勢就是移動網際網路,而網際網路創業專案多如牛毛,怎麼選又是個問題,我之前是做生意,所以我用最簡單的方式篩選,第一,選擇實力強大的公司,我們做專案肯定講究個穩定,我們辛辛苦苦做業績,能不能拿到結果,都依託在公司屹立不倒的前提下,靠融資起來的公司本身就存在很大的風險,所以這種不考慮。第二,趨勢,一個專案想做的長久做的大,必須要符合趨勢。第三,時機,這個決定了你做專案的效率。
綜合上面三點我找到了一個很好的專案,目前三個月團隊已經做到了兩百多人,收入已經突破了5位數,而且這個專案在未來3~5年都是發展期,所以,未來可期。
李嘉誠說過,當一個新事物出現,只有5%的人知道時,趕緊做,這就是機會,做早就是先機;當有50%的人知道時,你做個消費者就行了。
雷軍也說過,站在風口上,豬都能飛起來。然而當我們普通人發現風口的時候,風口往往已經過了紅利期...每次都慢人一步
普通人逆襲的機會很少,遇見了就一定要抓住,我很慶幸我抓住了!
-
10 # 雙子霖
要說暴利行業沒人注意也不現實,但是很多暴利行業卻真的並不是所有人都知道,也許有的行業或者小生意你覺得應該不咋地,但是它可能非常的賺錢,有的你可能感覺挺賺錢的,但是做了之後卻發現並非如此,所以你可以不知道那些暴利行業沒人注意,但是你一定要知道那些行業真的是暴利。
1、冷門暴利行業:眼鏡生意
眼鏡業流行這樣一句話:20元的眼鏡,200元賣給你是講人情,300元賣給你是講交情,400元賣給你是講行情。暴利的眼鏡業其實是一條條低成本、高定價、高折扣的灰色利益鏈。從各類產品的毛利空間和其在眼鏡店總銷售額中所佔的比例推算,眼鏡店的平均毛利空間約在5倍左右。
暴利分析:
眼鏡成本十分低廉。在中國眼鏡之鄉丹陽,“記憶合金架”每副11元,“時尚合金架”每副16元,“板材架”每副16元,其中最貴的是純鈦制眼鏡架,每副也只是60元。但一進銷售門店,這些眼鏡框架身價暴漲,翻了10倍,甚至50倍。再如在北京,折射率1。56的鍍膜鏡片,在商家的價格單上,一般約為300元,折射率1。61,鏡片約為600元,折射率1。67,鏡片售價約為800元。而在江蘇丹陽,最普通、也是配得最多的折射率1。56加綠膜樹脂鏡片,每副批發價僅為8元;1。56黃金膜的樹脂鏡片每副19元,折射率1。61的非球面樹脂眼鏡片每副21元。
2、心理諮詢(這個需要一定的能力才能做了)
而收費問題視心理諮詢師的技術水準,收費差別很大,最高的收費,一個小時的心理諮詢費收費高達1000——2000元左右,而最低的收費,一小時也收費最少200元左右。如果每個星期接待15人次進行心理諮詢,一個心理諮詢師一個月的收入是當地居民收入四倍還要多。
3、殯葬產業
回覆列表
餐飲圈裡一直有一個鄙視鏈:
認認真真做品牌的看不起那些“快招公司”,覺得它們完全就是在毀品牌。
反過來快招公司一般也看不起那些做品牌的,你三年才開10家店,五年都走不出省,我半年三百家,翻過年就能做到上千家,門店遍佈全國。
王大戶口裡“一個億”的小目標。很多餐飲人需要五到十年甚至更久才能達到,而很多“快招公司”們,半年甚至三四個月就實現了這個目標,分分鐘“教你做人”。
那麼究竟什麼是“快招公司”,不如先聽聽我心裡的一條“毒計”。(注意,我是在曝光,不是鼓勵你去做)
老子心裡有一條毒計:
首先孵化一個餐飲品牌(其實這時候還應該叫牌子,品牌和牌子的區別,就像名人和人名一樣明顯),這孵化品牌這件事聽起來好像很高大上,很困難的樣子,但實際上如果沒想靠這個牌子不斷輸出品牌價值的話,其實並沒有太多技術含量。(而牌子想輸出品牌價值,就像人名想產生名人效應一樣滑稽)。
只需要找到一個似是而非的噱頭來刺激大眾的某種感官即可。比如轟炸大魷魚刺激了食客的視覺,變態辣翅刺激了味覺(這裡再引入一個冷知識,酸甜苦辣鹹五味之中,辣其實並不是味覺,而是痛覺,感受辣是不需要味蕾參與的,那就是疼,所以很多變態辣的食物用的不是辣椒而是辣椒精(不是辣椒的精華,就是辣椒精,20多一瓶),產生的疑似辣味是化學灼燒帶來的痛感!),馬桶餐廳索性挑戰了人類對進食環境的基本認知。
另外比如泡麵食堂,利用ins風裝修抓眼球,答案茶用一點小的黑科技玩“占卜”等等噱頭,把其他行業的一些元素混搭進餐飲,讓餐飲變得新奇怪特。就自然獲得了引爆點和傳播力,這個牌子就滿足了我的"毒計"的基本要求。
接下來自己開一兩家直營店,讓這一兩家店生意火爆起來,不是一件很難的事。首先產品本身設計是有爆點的,選址在一線商圈,配合強營銷自然就會有客人上門,適當放慢一點出餐速度做一點飢餓營銷很快就能排起隊來。再多搞一點促銷讓利,買一贈2之類的大放血,賠著本錢賣,沒關係,都是小錢。
什麼?你說你那邊還是排不起來,沒關係,投廣告和渠道,利用好幾大餐飲流量渠道,花個幾萬塊,只是吸引那些喜歡探店拔草的人,保證這家店排隊三五個月並不是難事。
什麼?還是排不起來是嗎?好,直接匹配排隊公司,各種兼職,有學生,有白領,有。。。。。。(臥槽,為什麼氛圍有點怪怪的)。反正想要多少人都可以,大把的閒人過來幫你排隊,等不明真相的群眾聚攏起來就可以撤退了。
別捨不得花錢,捨不得孩子套不著狼。
好,這個排隊盛況只要堅持一兩個月左右,就會有很多“聰明人”開始打主意了,這家店生意這麼好,要不我也開一家。不瞞你們說,我曾經也是這些聰明人其中的一員。
於是順理成章地,這個廣告孵化出來的品牌開始開放加盟,線上線下繼續投放廣告,百度是重災區,不信你開啟百度隨便搜個什麼加盟,你看看前幾條的右下角是不是都標著一個小小的廣告字樣。
接下來的故事就簡單 了,快速招商,收割加盟費和首批物料費就是了。兩三萬塊的加盟費簡直太便宜了,5到8萬之間的是最常見的數額,加上首批物料,一個人身上就能賺個大幾萬。一年放出去二三百家,就夠賺得缽滿盆滿了。
當然,你肯定要問,啟動這個專案的第一家店,是不計成本打折促銷,瘋狂營銷,然後虛假排隊炒作起來的,那之後那些真槍實彈上了戰場的小白,沒有這些加持,需要靠單店經營盈利的人們怎麼辦呢?
告訴你,這就是這條“毒計”最精彩的地方!
這些門店大部分會在一年左右紛紛死去,這是意料之中的事情,當然,我們完全不必擔心。因為那時候,我們在孵化下一個品牌了,把這個故事再講一邊,我們只靠加盟費就能再賺一次缽滿盆滿!而且這樣的韭菜小白割了一茬又一茬,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
雖然你會發現若干年後,我孵化的每一個品牌都失敗了,但子曾經曰過,死道友不死貧道!開店的死了,孵化品牌快招的賺大錢了!
這條計策毒不毒?
我把心裡的毒計如數曝光給大家了,我自己可能就沒機會去落實這條毒計了,不過江湖之大,能人輩出,我能想到的事早有數十萬人想到了,這些人裡必然有才華出眾,執行力強的前輩高人早就已經著手實施這條毒計 了,君不見各大加盟展上的各種品牌,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我也不知道為啥要引用這兩句,看我裝個逼就算了)
重點是:太多的加盟騙局和快招公司,依然在無情地收割著小白們,我曾經是被收割的一員,之前也曾收割過別人,對於加盟連鎖這件事我經歷了太多的血淚,終於看到一點皮毛,所以想不斷跟大家分享一些想法和真相,就像是神偷反扒,賭王反賭一樣,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我是康健,深耕於餐飲和民宿行業的連續創業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