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長眉
-
2 # 我就是數論天才
一個已經被本“民科”發現但得不到“官方”認可的極其重要的數學工具,就是Sunday取整函式。
沒有這個工具,一切與個數特別是素數個數相關的世界難題,例如素數分佈孿生素數問題問題歌德巴赫猜想問題等等都沒辦法證明,而有了這個函式,所有此類問題都迎刃而解。
可惜沒有一個識貨的。
-
3 # 宇宙譜
目前為止的所有數學概念定理法則都是建立於假設不變或基本存在定質定態的人為邏輯理論體系上,以假設零存在為前提建立的對稱對立體系方程體系,以假設1為基礎存在建立的不變定質定態分合理論方程體系,所有劃=號的方程體系都是建立假設系統不變的基礎上產生的人為規範邏輯體系,這些體系看似豐富多彩,如果用於對自然的萬物演化描述,沒有一個數學原理或定理規則有實用價值,為什麼這樣說?因為自然界根本不存在零,根本不存在不變的1,到目前為止的整個人類數學體系取消不存在的零和不變的1,整個人類數學體系都將徹底垮塌。例如1(滴水)+1(滴水)=2(滴水)在數學中是成立的並且是公理,如果用於實際自然界,這個相加過程沒有辦法完成,完成了依然是大一點的一滴水,從型態上就否定了2滴水這個概念,又例如1個(星系)+1個(星系)=2個(星系),一旦相加成功,依然是一個星系,同樣與等於2個的純數學公理不符,再往後分析無論平面立體曲面函式微積等等都無能具體描述自然界的萬物演化動態的過程變化態,現代的許多物理公式都是數學法規,根本談不上是自然規律方程,即是在某一具體自然物質體變化中適用,都是有限的空間範圍和有限的時間段範圍,例如F=Gmm1/r2方程中的每個元素都在不停的改變,r可以為零距離或無窮遠,r無窮的過程讓F產生無法跟上的時空落差,這個方程就不再成立。現代的物理方程一旦用於描述自然,加入自然界的自變演化動態過程態,方程不再平衡。所以現代數學發展的空間很大,任務也很重,必須建立適應自然演化的動態方程體系,將人為邏輯推理體系的純數學過度到描述自然演化的自然科學體系中,數學要成為自然科學任重道遠。(本文原創,個人觀點供參考)
-
4 # 李治忠7
當然有,現在所有的數學基礎都是假設(0、0)與(0、0i)點是重合的:比如地球為(0、0)但是地球本身就在自轉(0、0i)即兩者不重合時(兩者代表的數有夾角)我們的數學基礎還能準確描述這種情況嗎?
-
5 # 北京得明
當我們探究明白數字存在和產生的根本原因之後。數學,就要發生一個顛覆性的認知了,由此而來的數學方法一定是層出不窮而且是新鮮別樣的。
換言之,由於對於數字固化的基礎性認知長久以來沒有發生任何改變,所以數學的發展是緩慢的。這就如同人們長期居住在三層樓一樣,只能在三層樓上去變化不同角度看世界,所能看到的畢竟有限。
其實,我們還能有很多的機會站在不同的樓層看世界,還能看到從未看到過的世界。
道理,亦然。
而只有真正搞明白數字存在的“為什麼”,才能夠遊刃有餘地呈現出來更多更新的數學形式。具體內容,在這裡就不做贅述了。
回覆列表
我發現圓周率等於3.09,並不完全在於圓周率本身應該等於多少,關鍵是此發現解釋了宇宙的平直與彎曲之間的關係,架起了歐幾里得平面幾何與非歐空間幾何之間聯絡的橋樑,真正懂得了其中原理,才能全面領悟什麼是平直與彎曲,黃金數0.618才是物質宇宙的彎曲常數,黃金數因圓而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