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歲黃曉明被罵上熱搜:想要升職加薪,先學會管理老闆
最近,剛剛擺脫“油膩”標籤的黃曉明,又一次因《中餐廳》裡的表現被罵上熱搜。
這一季的《中餐廳》,黃曉明取代趙薇做店長,帶著秦海璐、王俊凱和楊紫,以及林述巍,5人遠赴義大利西西里島,經營當地第一家中餐廳。
從第一集開始,餐廳裡就瀰漫著一股火藥味。黃曉明作為新晉老闆,因為種種錯誤,備受網友爭議。
有人說他滿滿的霸道Quattroporte範兒;也有人說他活幹得少,事兒最多,神煩。
黃曉明犯的錯,其實生活中很多老闆都有,不知道你經歷過哪幾種?
《中餐廳》第三季掌勺的是林述巍,曾擔任多家五星級大酒店的行政總廚,還曾為G20的國宴服務。
這樣一位專業人士,不僅會做菜,而且對團隊管理也有充足的經驗。
第一天試營業時,因為自由點餐,所有的菜品都是林主廚一人完成。大家亂作一團,才勉強完成第一天的任務。
林主廚認為,以套餐為單位,菜品多且重複,會大大增加做菜的難度。
第二天開業前,林主廚又對套餐提出了修改意見:“根據第一天經驗,沒人單獨就餐,所以直接擬雙人套餐就好了。萬一來了單人的,主菜就上半份。”
這個建議既考慮了成本,又兼顧了客人的需求,合情合理。
但黃曉明沒有聽從專業人士的建議,大手一揮說:“聽我的!全部做單人套餐!”
結果在第二天營業時,因為主廚繁重的工作量,導致備菜不足,顧客等待時間長,很多顧客都走掉了。
而且因為套餐執行不徹底,顧客隨意增減菜品,收銀出現混亂。
俗話說,隔行如隔山。作為老闆,不一定對每一個崗位都瞭如指掌。這時如果細心聽取專業人士意見,就不會造成場面混亂,難以收拾。
在節目中,黃曉明不僅不聽林主廚的意見,其他人的意見也聽不進去。
在開總結會時,大家紛紛指出白天出現的各種問題。
結果黃曉明一句話否定了所有人的意見:“我不覺得這是個問題。”
王俊凱提議,我們不要做套餐了。因為我們有十二桌,就算一桌只來兩個客人,每個套餐的菜都要準備二十四份,ABC三個套餐的主菜就要準備七十二份。
餐廳的空間不夠、器皿不足、還有冰箱也放不下、人手不足,這些都是問題。
黃曉明還是堅持自己的看法:“食材不夠,買!炊具不夠,買!冰箱不夠,也可以買!”
對於黃曉明的固執己見,秦海璐直接翻白眼。其他人雖然不贊同,但只能聽店長的話,最後弄得一團糟。
不聽別人的意見,一意孤行,不僅輸掉了生意,更可能輸掉人心。
《人性的弱點》裡有這麼一句話:“你不是生來就具有判斷力的,一切都是由經驗而來。”
試著多聽聽別人的意見,站在別人的角度思考問題,不僅是對別人的尊重,更是資源最大化的利用。
你一定遇到過這樣的老闆,有功勞是自己領導有方,有失誤就是員工辦事不利。
當聽到中午營收一千六百多歐時,黃曉明很是得意。可說到餐廳亂相時,黃曉明臉色不佳,全部甩鍋給隊友。
明明是自己決策導致的問題,但黃曉明的迴應只有一句話:“這是你們的問題,你們負責解決!”
更令人無語的是,黃曉明把客人流失的鍋,都推給林大廚:
“對不起小林哥,我還是要指出來,你有很大的一個責任,你做菜太慢了。”
當大家提出質疑,頻頻搖頭時,黃曉明應該已經意識到自己想法的錯誤了,只是礙於面子沒有辦法承認。
所以,他選擇把責任推給別人,還不停的為自己辯解,結果事情弄得越來越尷尬。
當我們犯了錯誤,敢於承認錯誤才是有責任有擔當的行為。
《哈佛商業週刊》的一篇經典文章叫做“管理你的老闆”。
“大家試想一下工作以及如何有效率地工作。如何能夠得到你完成工作所需要的資源,資訊,建議,甚至許可?這個答案總會指向具有權力和影響的人——你的老闆。
如果不能建立起一個互相尊重和理解的關係,那麼這對你的工作效率會起到一個巨大影響。”
在節目一開始,大家搬行李、整理、採購之後,每個人都很累,等待林主廚豐盛的晚餐。沒想到,大家等來的是每人一個梨。
林主廚認為梨好吃,還有減肥的功效。可大家體力消耗很大,光吃梨是不夠的。這就是溝通上的錯位。
而王俊凱在節目裡就做的很好。當黃曉明搞不清楚哪天營業時,王俊凱在一旁小心提醒。
當大家都在廚房,導致前臺沒人時,王俊凱默默記下來,在總結會上分點提出問題。
看見林主廚辛苦勞累,王俊凱主動幫助小林哥捶背揉肩。對待小林哥提出的建議,雖然不同意,但是王俊凱動之以情,曉之以理,並不像黃曉明一樣,擺出一副架子。
雙方的信任是需要一點點建立的,如果連最基本的溝通都沒有,如何建立信任關係呢?
職場上,員工不好當。領導,其實更不好當。
節目中,黃曉明也默默地幹活,累到汗流浹背。他真心的關心每一個人,生怕楊紫的小傷處理不好。
生活中,我們也會遇到各種各樣的老闆。在職一天,就應該採取積極地正面溝通方式,尊重對方,建立信任和理解。
如果實在忍不了,也要有走的資本。正如在《我的前半生》中,賀涵曾說過一句話那樣:
“在職場裡,首先你要做到可以替代任何人,接著再做到沒有任何人可以替代你。”
只有你足夠優秀,才能足夠值錢。有策略也有退路,才是職場的兩全之策。
42歲黃曉明被罵上熱搜:想要升職加薪,先學會管理老闆
最近,剛剛擺脫“油膩”標籤的黃曉明,又一次因《中餐廳》裡的表現被罵上熱搜。
這一季的《中餐廳》,黃曉明取代趙薇做店長,帶著秦海璐、王俊凱和楊紫,以及林述巍,5人遠赴義大利西西里島,經營當地第一家中餐廳。
從第一集開始,餐廳裡就瀰漫著一股火藥味。黃曉明作為新晉老闆,因為種種錯誤,備受網友爭議。
有人說他滿滿的霸道Quattroporte範兒;也有人說他活幹得少,事兒最多,神煩。
黃曉明犯的錯,其實生活中很多老闆都有,不知道你經歷過哪幾種?
外行指點內行:“聽我的”《中餐廳》第三季掌勺的是林述巍,曾擔任多家五星級大酒店的行政總廚,還曾為G20的國宴服務。
這樣一位專業人士,不僅會做菜,而且對團隊管理也有充足的經驗。
第一天試營業時,因為自由點餐,所有的菜品都是林主廚一人完成。大家亂作一團,才勉強完成第一天的任務。
林主廚認為,以套餐為單位,菜品多且重複,會大大增加做菜的難度。
第二天開業前,林主廚又對套餐提出了修改意見:“根據第一天經驗,沒人單獨就餐,所以直接擬雙人套餐就好了。萬一來了單人的,主菜就上半份。”
這個建議既考慮了成本,又兼顧了客人的需求,合情合理。
但黃曉明沒有聽從專業人士的建議,大手一揮說:“聽我的!全部做單人套餐!”
結果在第二天營業時,因為主廚繁重的工作量,導致備菜不足,顧客等待時間長,很多顧客都走掉了。
而且因為套餐執行不徹底,顧客隨意增減菜品,收銀出現混亂。
俗話說,隔行如隔山。作為老闆,不一定對每一個崗位都瞭如指掌。這時如果細心聽取專業人士意見,就不會造成場面混亂,難以收拾。
固執己見:“我不覺得這是個問題”在節目中,黃曉明不僅不聽林主廚的意見,其他人的意見也聽不進去。
在開總結會時,大家紛紛指出白天出現的各種問題。
結果黃曉明一句話否定了所有人的意見:“我不覺得這是個問題。”
王俊凱提議,我們不要做套餐了。因為我們有十二桌,就算一桌只來兩個客人,每個套餐的菜都要準備二十四份,ABC三個套餐的主菜就要準備七十二份。
餐廳的空間不夠、器皿不足、還有冰箱也放不下、人手不足,這些都是問題。
黃曉明還是堅持自己的看法:“食材不夠,買!炊具不夠,買!冰箱不夠,也可以買!”
對於黃曉明的固執己見,秦海璐直接翻白眼。其他人雖然不贊同,但只能聽店長的話,最後弄得一團糟。
不聽別人的意見,一意孤行,不僅輸掉了生意,更可能輸掉人心。
《人性的弱點》裡有這麼一句話:“你不是生來就具有判斷力的,一切都是由經驗而來。”
試著多聽聽別人的意見,站在別人的角度思考問題,不僅是對別人的尊重,更是資源最大化的利用。
推卸責任:“這是你的問題,你必須要解決”你一定遇到過這樣的老闆,有功勞是自己領導有方,有失誤就是員工辦事不利。
當聽到中午營收一千六百多歐時,黃曉明很是得意。可說到餐廳亂相時,黃曉明臉色不佳,全部甩鍋給隊友。
明明是自己決策導致的問題,但黃曉明的迴應只有一句話:“這是你們的問題,你們負責解決!”
更令人無語的是,黃曉明把客人流失的鍋,都推給林大廚:
“對不起小林哥,我還是要指出來,你有很大的一個責任,你做菜太慢了。”
當大家提出質疑,頻頻搖頭時,黃曉明應該已經意識到自己想法的錯誤了,只是礙於面子沒有辦法承認。
所以,他選擇把責任推給別人,還不停的為自己辯解,結果事情弄得越來越尷尬。
當我們犯了錯誤,敢於承認錯誤才是有責任有擔當的行為。
管理老闆,從良好的溝通開始《哈佛商業週刊》的一篇經典文章叫做“管理你的老闆”。
“大家試想一下工作以及如何有效率地工作。如何能夠得到你完成工作所需要的資源,資訊,建議,甚至許可?這個答案總會指向具有權力和影響的人——你的老闆。
如果不能建立起一個互相尊重和理解的關係,那麼這對你的工作效率會起到一個巨大影響。”
在節目一開始,大家搬行李、整理、採購之後,每個人都很累,等待林主廚豐盛的晚餐。沒想到,大家等來的是每人一個梨。
林主廚認為梨好吃,還有減肥的功效。可大家體力消耗很大,光吃梨是不夠的。這就是溝通上的錯位。
而王俊凱在節目裡就做的很好。當黃曉明搞不清楚哪天營業時,王俊凱在一旁小心提醒。
當大家都在廚房,導致前臺沒人時,王俊凱默默記下來,在總結會上分點提出問題。
看見林主廚辛苦勞累,王俊凱主動幫助小林哥捶背揉肩。對待小林哥提出的建議,雖然不同意,但是王俊凱動之以情,曉之以理,並不像黃曉明一樣,擺出一副架子。
雙方的信任是需要一點點建立的,如果連最基本的溝通都沒有,如何建立信任關係呢?
寫在最後職場上,員工不好當。領導,其實更不好當。
節目中,黃曉明也默默地幹活,累到汗流浹背。他真心的關心每一個人,生怕楊紫的小傷處理不好。
生活中,我們也會遇到各種各樣的老闆。在職一天,就應該採取積極地正面溝通方式,尊重對方,建立信任和理解。
如果實在忍不了,也要有走的資本。正如在《我的前半生》中,賀涵曾說過一句話那樣:
“在職場裡,首先你要做到可以替代任何人,接著再做到沒有任何人可以替代你。”
只有你足夠優秀,才能足夠值錢。有策略也有退路,才是職場的兩全之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