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宜養神州房車之家
-
2 # 葉提
佛家講的修佈施分為:
1.財佈施2..法佈施
財佈施:是用錢財施給貧窮之人、出家人及需要幫助的所有人,以濟人貧困、危難的善行為自己積攢福德和福報的一種行為,因為種善因結善果,財佈施也是改變現世不好因緣的一種及好方法。
法佈施:是指向不明事理(真理)的人隨緣講法,講讓他(她)能擺脫一切煩惱和出離苦海、沒有痛苦的方法;
是濟世度人、從此岸到彼岸、最終得到自在和解脫的出世間法。
-
3 # 上將軍潘鳳
我是歷史小明王,我來回答。
佈施這一詞通常出現在佛教當中,是弘揚佛法的重要行為之一,通常來說佈施分為三種,給普通老百姓傳播佛法也是一種佈施,給民智開化就是一種積德行善的方式,這也是佛教在中國生存的根本。
金錢布施一般是那些鄉紳富戶做的事情,他們自己積陰德行好事,但凡天災人禍的時候百姓們吃不上飯,這些大戶人家就會熬粥分給這些災民,這也是一種極具意義的事情,佈施行為可以體現世間人情冷暖,讓那些絕望的人重新見到光明,也可以促進社會穩定,因為老百姓吃不上飯那肯定是要造反的。
-
4 # 高山流水總關情
佈施是把自己擁有的好的東西送給有需要的人!有幾個分類:
1、財佈施:把金錢、資具送給有需要的人,去做利益別人的事!
2、法佈施:把你所學習的佛法正法傳播給別人!
3、語佈施:溫言軟語,好言好語對別人!
4、身佈施:天葬:把遺體佈施給禿鷲!
佈施的物件(對鏡)
1、佛、法、僧三寶為福田;
2、長輩、恩師、恩人為恩田;
3、老弱病殘者為悲田!
-
5 # 隔壁老王的經典故事
所謂的佈施,佈施應該是佛教用語,其意思是指對別人的一種施捨,一種人的行為。
佈施好像又分為幾種型別,一種是金錢的佈施,就是拿自己的錢財去施捨給別人,去救助別人,是一種慷慨的行為。還有一種是無畏的佈施,就是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去幫助別人,不求回報,別人需要什麼幫助,自己就對別人做出什麼幫助。做出一些日常行為的幫助。再者就是佛學中的法施,法施的意思就是指,用自己領悟到的佛學中意思去傳達給別人,去普度眾生,就好像唐玄奘去西天拜佛求經,用以感化世人,把因果道理告訴別人。
-
6 # 茶入真知
佈施是佛教文化,簡單理解為贈予。
我們不要的東西給別人那不叫做佈施,佈施行為成立一定是真誠心,是別人需要的饋贈,是非常恭敬和虔誠的行為。
佛教中,佈施有三種。
最常見的佈施就是財佈施,佈施錢財和物品。比如去幫助需要的人,貧困孩子啊,受災群體啊,這都叫做財佈施。財佈施在佛教徒眼中是積累福報,因為佛教中有因果輪迴觀念,有舍方有得,佈施越得回報越多。如果有所求的心和交換的心去做,得的是人天福報,一般求財的人很樂得去做,做生意的更是,不信佛教的解脫法卻信財佈施。
第二種佈施是無畏佈施,就是讓別人安心,沒有恐怖和擔憂。這就不是用錢財所能給予的,而是心的力量,這種佈施依靠的有佛法也有世間法。對於不信仰佛教的人就不能硬給佛法,因為佛教講隨順因緣,就是用別人接受的方式給予,是基督啊,還是心理學啊,還是名人故事啊,只要對方能接受,有效果就都可以給予。
第三種佈施就是法佈施,所有的佈施中法佈施為最,也就是功德最大。因為給予你一切世間的財富和內心安穩都沒有幫助你超脫世間徹底解脫重要。所以傳法佈道的僧人被稱為法師,是最受人尊敬的,給予眾生一切不如給予佛教的智慧和通往智慧的方法。解決生活問題和心裡問題都不如徹底讓你離開會給你帶來問題困擾的環境,所以佛教認為佛法是解決一切根問題的根本之法。
如果佛教見地正並且穩定,所行的一切佈施其實都是為了最終帶有緣人入佛之見,徹底解脫,就像菩薩度眾生,先以欲勾牽,再令入佛智。所以愛佈施的人都被稱為菩薩。
真正的佈施必須是無所求的心,不是交換,不是形式工程做給別人看,更不是做的過程中的攀比和做後的炫耀。
與佈施相對應的是供養,有上供下施之說,有機會與大家分享!
-
7 # 來龍去脈a
怎樣成為佈施?答案:佈施分補法與瀉法與準確。
《華嚴經》第一地叫做喜歡地菩薩,主要修行的就是佈施智慧。
為什麼叫做喜歡?去佈施的時候一定心喜歡,誠心,不求回報。
有些同修佈施完了又感覺到後悔,這樣修行就離道了。
先要了解佈施的目標,如果不瞭解,不弄清楚,那叫盲目佈施,有害無益的修行。
例子一:準確失誤。
鄰居家缺一包水泥建房子,你去拿衣服去佈施,鄰居家罵回來了,就以為自己是好心得不到回報,不知道自己的錯誤佈施不準確。
例子二:佈施反方向之一。
鄰居家的孩子弱水了,你不瞭解要瀉法排水,看到她很辛苦躺在那裡,自己又出錢又出力跑去買水買吃的來給她,最後的結果自己又出錢又出力,把鄰居的孩子殺了,自己出錢出力種了惡因,自己也要受惡果報應。
例子三:佈施反方向之二。
鄰居家的孩子餓了五天,你還以為他在河邊弱水喝飽水了,拼命的為他在肚子裡面排水,結果孩子得不到補法進吃,弄死了,自己出了力為孩子按肚子,照樣要受惡果報應。
以上是簡單三個例子,願舉一反三修行。
所以佈施一定要看準目標,缺什麼要補什麼,多什麼就瀉什麼,如果目標不明,不管出多少錢出多少力都是徒勞無功,到頭來自己還要下地獄。
南無大智文殊妙吉祥菩薩
-
8 # 福海宇
人在做天在看。不是老天不睜眼,是善惡到頭這因果迴圈!生而為人,行善積德,日行一善,多做善事,多積德才是正道。
回覆列表
佈施,六度之首,即以自己所有,普施一切眾生,內容分為財施、法施、無畏施。
佛教的佈施是要人學習捨棄慳吝之私念,但佈施的來處,必須是清淨的,不違反國家的法律,同時施者心不驕慢,受者心懷感恩,是「能施、所施及施物,於三世中無所得;我等安住最勝心,供養一切十方佛」的清淨佈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