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鄉村校長67

    1、附加音的和絃:

    在和絃標記上常用“sus”、“add”“2、4、6、9、11”等等。這些和絃實際上還是在傳統三和絃的基礎上透過附加音得來的。如何正確使用附加音是我們必須掌握的:附加音應該是民族調式中的骨幹音或者具有骨幹音的特性音,除非必要,不提倡使用具有小二度、增四度和減五度的音程關係,另外其他各類的增減音程關係當然更不要使用。保持民族音樂鮮明的特點與獨特風格,儘可能地使用那些僅僅在旋律中已經出現的音符最為重要。

    2、使用替換音的和絃:

    在和絃標記上,仍然像上面提到的那樣使用常用的標記即可。使用替換音的方法來代替原有的傳統三和絃結構的和絃,是現在為民族音樂風格配伴奏的最常使用的方法之一。目的非常明確,那就是儘量不要讓一首典型的民族音樂風格的旋律,因為使用和絃上的錯誤而使其變得不倫不類,中不中、洋不洋!

    民族調式配和絃時,我們在使用傳統三和絃基礎上,把和絃的三音用其相鄰的上方或下方自然音程的二度音代替即可輕易地使用這個和絃了。這種用一個音替換另一個音的和絃配置法實際上已經改變了原來三和絃的基本結構形式,因此所產生的和聲效果具有強烈的中國民族調式的特色,在音樂風格上也產生了本質上的變化。如下列舉例:

    3、換加音和絃:

    這種和聲體系概念實際上是在替換音和絃的基礎上得來的,在原替換音和絃的結構中附加了某個音(或某些)而構成有五聲骨幹音特點的和絃。這種和絃結構的使用,能夠保留民族音樂風格的基本色彩和特點,同時又不會破壞具有這種民族風格的和聲色彩。

    4、省略音的和絃:

    這種結構的和絃從實際意義上講,已經不算是和絃了。因為這種和絃是省略了和絃三音得來的,因此剩餘下來的五度音程就算不上是和絃了。這種和絃的特別用法僅僅是作為特殊的情形中所使用的表現手段,運用這種和絃時一般標記為:C;3(“Omit”(英文)意為:省略、疏忽、遺漏),C為和絃結構音(根音)。省略音的和絃由於只是一個空五度的和聲音程,它不能夠在民族調性的樂曲中充分反映調性特點,所以,如果不是非要不可時,就儘可能避免使用它。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復聯四後超級英雄電影會走下坡路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