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數學蔣一刻

    因為沒有查到結婚率比較權威的資料,這裡我們用“終身不婚率”指標來代替“結婚率”,接下來我們先來看一下統計資料,有一個理性客觀的認識:根據日本政府2015年的人口普查結果顯示,50歲以前從未結婚過的人的比例為,男性為23.37%,女性為14.06%,這種比例被稱為“終身未婚率”。與上次2010年的調查結果相比急劇上升,重新整理了歷史最高紀錄。本次調查顯示,大約男性中每4人就有1名,女性中每7名就有1人是終生未婚。可以說“遠離婚姻”的趨勢正在增長。

    “終身未婚率”是以5年一次的國情調查為基礎算出來的。最新的調查顯示,與5年前的2010年相比,男性增加3.23個百分點,女性增加3.45個百分點。男女的增長率基本相同。

    上圖一是日本二戰後歷年的人口數量(灰色柱狀)及增長率(藍色曲線),上圖二是日本歷年GDP增長率,上圖三是日本終身不混率統計曲線,其中藍色為男性,紅色為女性,透過對比三條曲線可以很明顯的總結出以下幾點:

    終身不婚率與人口增長率,GDP增長率存在明顯的負相關關係;

    因為戰爭傷亡帶來的勞動力不足,以及戰後日本重建帶來的經濟發展,在上世紀60年代,日本終身不混率處於極低水平,人口增長率迎來高峰,隨後隨著經濟增幅放緩,終身不婚率開始逐漸攀升,人口增長率開始逐漸下滑;

    隨著日本經濟增速的下滑以及80年代中後期開始的經濟不景氣,終身不婚率,特別是男性指標開始快速飆升,人口增長率也隨之下滑;

    在2010年左右,隨著男性不婚率達到20%,日本陷入人口衰退。

    因此可以說日本人結婚與否,與經濟狀況有著密切的關係,而經濟發展對於居民結婚醫院的影響邏輯可以歸納為以下幾點:

    經濟的快速發展導致了對勞動力需求的增加;

    勞動力市場的供不應求促進了薪資的提升;

    居民可支配收入的增加也為其結婚生子提供了必要的經濟基礎;

    當經濟陷入停滯或衰退時,勞動力市場的飽和導致薪資下降,而可支配收入的停滯甚至倒退,也削弱了婚育的物質基礎。

    此外日本的一些社會、文化現狀與傳統也限制了日本人的生育意願:

    人口密度大,競爭激烈,工作壓力及強度大,導致日本人普遍晚婚晚育;

    階級固化且流動性低,工薪階層沒能力,富裕階層沒時間;

    人均壽命長,退休年齡晚,老年人擠佔了大量機會及資源,放慢了整個社會新陳代謝的節奏;

    人口性別不平均, 2018年日本男性人口數量:6148萬,女性人口數量:6475萬,相差300餘萬人;

    日本“不婚危機”產生的原因,現在在中國也已經出現苗頭

    中國自改革開放以來,經濟長期保持兩位數以上的高速增長態勢,但是隨著中國經濟總量的不斷擴張與結構性改革的持續推進,中國經濟進入“新常態”,增速穩中有降,雖然依舊保持高速增長,但已不比從前。

    中國是人口大國,並且受地形地貌以及區域發展不平衡的影響,人口聚居在中部及沿海的中大型城市,人口稠密度高,競爭激烈,生活壓力大,並且隨著經濟的發展,中大型城市的生活成本也在不斷的攀升,限制了居民的可支配收入水平。

    此外,隨著中國經濟情況的改善,醫療水平也迎來了快速發展,人均壽命連年增長,中國也面臨著進入老齡化社會的風險,並且中國曾實行計劃生育政策,在中國傳統家庭養老的模式下,獨生子女在父母年邁後也將揹負起較重的負擔,進一步限制了青年人的婚孕慾望。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球爹再現神言論:“詹姆斯太弱,我巔峰期完勝他”,你怎麼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