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陳詩均

    家長應該如何從小培養孩子的性格?俗話說,江山易改,秉性難移。由此可見,孩子的性格形成是多麼的重要!《三字經》裡說,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習相遠。苟不教,性乃遷。說明家長從小注重培養孩子的重要性,並指出了培養孩子的性格,必須從培養孩子的良好習慣著手。怎樣培養出孩子的良好習慣呢?第一,家長身正為範,用自己的言行,去影響孩子的言行。第二,家長要時時刻刻,事事處處細緻入微地觀察孩子點點滴滴的言行,把握孩子們發展的苗頭,對孩子的不良言行及時予以糾正。如此這般,持之以恆,孩子就會養成一個良好的言行習慣。第三,家長要適時地給予孩子挫折教育,有意識地,有步驟地去磨練孩子的意志,鍛鍊孩子的毅力,培養孩子的韌性,只有這樣,才會培養出孩子堅貞純潔的性格。

  • 2 # 馮塵

    我們常說,“性格決定命運”,可見性格對於一個人的重要性。而孩子性格的培養,更是家庭教育中的重中之重。家長該如何做呢?

    一、性格的培養要從-1歲開始。

    孩子的性格,後天的養成佔一部分,先天的底色也很重要。孩子先天的性格特質,有遺傳的因素,也有孕期受母親的影響。

    懷孕期間,如果準媽媽長時間處於抑鬱、悲傷的負面情緒下,不僅會影響到胎兒的生長髮育,更是會導致寶寶出生後敏感、膽小的性格問題。

    所以,在孕期準媽媽就要為孩子的性格培養做出努力了,很簡單,保持良好的情緒。媽媽多開心,寶寶身心更健康。

    二、嬰兒期建立好親子依戀關係。

    寶寶出生後,到一週歲,都屬於嬰兒期。這個階段的寶寶,處於快速學習的階段,很多需求不能自我滿足,需要養育者的照料。

    對於嬰兒的需求,如果每次都能及時得到養育者的積極迴應,尤其是媽媽的迴應,能夠幫助嬰兒建立良好的安全感。而良好的安全感,影響著一個人性格的養成。安全感充足的孩子,更能夠積極面對生活,有更強的挫折抵抗力。

    照顧嬰兒期的寶寶,爸爸媽媽要多些耐心,多些愛心。不要忽視寶寶的哭鬧,多陪伴,多互動。

    三、家長以身作則,營造良好的家庭氛圍。

    孩子在家庭中的時間最長,受父母的影響最大。所以,良好的家庭氛圍是很重要的。

    父母要以身作則,樹立良好的榜樣,多以積極樂觀的態度面對孩子。夫妻之間,要多溝通,少爭吵。如果有問題,不要在孩子面前吵架。家庭成員之間,要互相關愛。

    在對孩子的教養中,多鼓勵,少責罵。要有原則的關愛,不要無原則的寵溺。家長可以選擇陪孩子一起讀書、一起出遊等方式,多一些親子互動的時間,多一些陪伴。

    四、抓住三歲、七歲關鍵期。

    俗話說,“三歲看大,七歲看老”,無論是性格的養成,還是習慣的建立,幼年期都是關鍵期。

    三歲以前,對孩子要多些耐心和陪伴。三歲以後,多鼓勵孩子獨立嘗試。

    “書中自有黃金屋”,讓孩子多讀書,優秀的作品裡傳遞的正能量,可以潛移默化影響孩子的氣質、性格。

    多帶孩子參加一些有益的戶外活動,對孩子情緒的引導,也會起到積極的作用。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隸書與楷書之間有什麼內在關係嗎?如何形容這種內在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