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鹿城燕語
-
2 # 每日趣推薦
“過春風十里,盡薺麥青青。自胡馬窺江去後,廢池喬木,猶厭言兵。漸黃昏,清角吹寒,都在空城。”此刻在湖北農村老家,重讀姜夔的《揚州慢》,別有一番感受。
很多年沒在老家呆這麼久,也很多年沒有機會再坐下來慢慢讀詩。
年前,臘月二十六,收拾好行李,關好家裡水電,接到放學的女兒,跟往年一樣,我們一家三口踏上了從武漢回老家的征程,猶如大雁南遷過冬,我們奔著老家的方向回家過年。
本來以為像往年一樣,回老家短暫的幾天會在堵車的高速上、走親戚的路上、親朋聚會酒桌上度過。沒成想,2020年春節前後,像中國所有家庭一樣,一場突如其來的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事件將我和家人與外界暫時隔絕了。
一時間,病毒感染相關的訊息鋪天蓋地,周遭已經全無春節的氣氛。城市“封城”,鄉村封路,感覺空氣中都瀰漫著不安的氣息,這個春節註定不一樣。
老家本是個安靜的小村莊,多數家庭都有在外務工人員,往年春節是外出人員回家的高峰。訊息釋出後,平日裡熱鬧的村道空無一人,晚上更是寂靜得可怕。
只有村裡的喇叭每天播放著最新訊息和預防知識以及好記的順口溜,讓人覺得還有一些生氣。聽著熟悉的鄉音,我覺得像回到了小時候。那時候沒有手機,沒有電話,電視也很少,大喇叭是瞭解天下大事最主要的工具。而今用鄉音播著順口溜“大老表,幫幫忙,我去看下丈母孃,對不起,小老表,過年不要到處跑,打工回鄉歇下腳,就在家裡過年好……”悲壯中有點莫名喜感。
我是從武漢回鄉的人員,為了不給別人增添麻煩和恐懼,我們自行在村委會進行了登記,把自己隔離了起來。
隔離的日子很無奈,時間長了就慢慢習慣了。大學後,我很少在家呆這麼久。看著家中老人額頭的溝壑,斑白的頭髮,我才覺得時間的流逝如此無情。有多久沒有這樣靜靜地陪父母了?
這些天,我除了在電腦上處理日常工作事務,大部分時間和家人在一起,一起做飯,一起圍著火爐吃火鍋,一起打牌,一起看電視,一起聊天,一起展望來年,反而多了份寧靜。家裡的圍牆可能不能全然隔絕病毒,但卻讓全家人的心更近了。
在鄉村留守的日子很無聊,只有靠手機瞭解每天重新整理的感染數字和不斷擴散的區域。當然我尤其關注這些年生活的城市,心中不免悲傷,因為我所生活的城市病了。
武漢近在二百公里外,卻不能回去,不能直面現場,但很多武漢的朋友發來訊息報平安,雖然形勢嚴峻,但卻井然有序。作為返鄉人員,我們已經接到留守的通知,返城時間暫不明確,我們已做好長期留守準備。
無聊中,各種聲音也就多起來了。聽說連夜出城的同胞在他鄉受到的遭遇,聽說出去旅遊的同胞被迫原路返回。我想,幸好我回的是故鄉,是父母的家,父母對子女大概是最包容的。而往大了說,這場疫情照射的人心,大概幾萬字也說不完,這本是一個無解題,只看你站在哪一個角落看問題。
讓人高興的是,大部分人都行動起來,為這場無聲的戰役而努力著。中央的各種舉措,給這座生病的城市吃了定心丸;聽說兩座隔離醫院要建成了,“應收盡收”估計可以做到了;還有很多慈善機構、企業家、專家、醫護工作者都來了,他們為這場無聲的戰爭補充了大量的醫療物資、技術及人員,口罩荒、防護服荒……估計都能緩解了。
我最心疼那些奮戰在一線的醫護人員,將心比心,他們也有家庭,他們也有恐懼,但是在災難面前舍小家,顧大家,付出了太多太多。
也有很多許久沒聯絡的外地朋友發來問候簡訊,猶如一股暖流在心間。也許平時大家都疏於聯絡,也不知該怎麼開口,這場疫情給了我們交流的契機。
意外和明天這個命題,但是很少有人能大徹大悟,包括我。這場意外讓我們有機會開始想想人生,雖然矯情,也是實情。昨天和遠在北京的同學聊天,聊到2003年非典,如若沒有那次災難,我們又身在何方,情歸何處,永遠是個未知數。我們能做的只有做好自己,做好當下,坦然面對一切。
屋後的小麥油菜長勢正好,家裡的菜園也綠意滿滿,大自然煥發新生,孩子們也在感受春天的味道。聽說病毒隨著春暖花開、氣溫升高,會漸漸消失。我看著老家這一派綠色於是更添歡喜。一年之計在於春,這一切都預示著災難過後必定欣欣向榮。
我們終將好起來!
回覆列表
現在面對這個問題,終於可以理直氣壯了。每天能吃上母親做的飯菜,和父母聊聊天,真的是幸福感爆棚。
這次新房我們和父母買的對門,去年搬的家。這一年來,陪伴父母的時間比過去二十年都要多。
人到中年,又能找到兒時的感覺,天天晚上下班回家,就能吃上母親做的飯菜,享受母親的嘮叨。
不同的是,現在懂得了珍惜,每次吃飯都會誇母親做的某個菜有進步,或烙的餅比以前更好吃了,母親總是微笑著看我們大吃的樣子,眼裡滿是開心快樂。
偶爾週末晚上有空,讓母親躺在床上,把洗面奶、按摩膏、面膜、爽膚水等放在床邊椅子上,再拿把椅子坐在母親頭前。家庭面部護理正常開始。
把在美容院做面護的感覺,用在給母親按摩上,雖然手法不熟練,但母親還是很享受的。邊做邊聊著家長裡短,快樂美好的時常在指縫間匆匆流走。
面膜揭下來,拍些爽膚水,母親臉上的面板立馬水潤了許多,臉色跟著白不不少。母親照著鏡子,看著年輕了的自己,笑的合不攏嘴。
換季時,週休也會陪父母到商場買衣服。父親比較配合,我看中的款式他一般也覺得不錯,一試合身,就拿了。母親比較費神,她總是怕花錢,這也不好,那也不試,一圈兒下來,能買上兩件衣服的時候實在不多。
天氣不冷時,有空兒也會陪父母一起到附近的公園或景點轉轉,做了大半輩子工程的父親,總愛感嘆當地的哪個建築蓋的好,母親總是說現在政策就是好,這麼好的公園都免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