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一渡水鎮李、蔣、何、王各家族譜記載,現今一渡水人的祖先一般是南宋紹興以後從江西等地陸續遷徙而來。而這之前就有土著李姓三江人(蛟鱗江、樅頭江、大雄江)和楊么的後人居住,這樣看來,一渡水鎮至少有上千年的文明史了。
一渡水人經過一千多年的含辛茹苦、篳路藍縷,創造了深厚的文化底蘊,其中具有代表意義的就是明代進士謝錫賢、西村坊古民居、三渡水牌樓等。
而有著一千多年曆史的一渡水,遺存下來的最古老的建築,是三渡水村的宣宗祠。
宣宗祠處於三渡水老街道中段後的山腳下。從遺存的規模來看大約有四百平米,如此可以想象規模的宏大,但現在只殘留後殿的一小部分了。
祠廟前殿入口處的石門坎兩邊的基石上字跡模糊,依稀可以看出祠廟始建於明正德十四年(1519年),由一個陳姓的光祿大夫(明代為從一品,相當於現在的副部長,是榮譽性職務。)撰寫了有關修建、捐贈等事宜(但這位陳姓官員的事蹟,不見於文字記載,也因為時代的久遠而不聞於當地坊間的傳說,也許是請來撐檯面的外地人也未可知)。石刻雕龍畫鳳,做工非常精細,其藝術成就不亞於三渡水牌樓。文字裡還有著“寶慶府邵陽縣”的字樣,說明當時一渡水還不屬於新寧縣,應該是邵陽縣的屬地。
踏進石門坎進入前殿,只見短槍殘垣,滿目廢墟。當地人因為擔心廟宇倒塌而在去年拆除了這一部分,斷磚殘瓦鋪滿一地。
過了天井,就是後殿,雖然已經破敗不堪,但還可以看得出整個祠廟的規模來。
從拆除的痕跡和後殿的建築來看,祠廟屬於土木磚瓦結構。聽本地八十多歲的老人們說,這後殿從前供奉的是城隍菩薩,由此可知,被拆除的前殿應該是宣宗祠。從捐獻的名單來看,有向、李、魯、黃等各家姓氏,說明這座祠廟不屬於某一家族的私祠。
後殿的城隍廟高五米、寬七米、長十米左右。兩邊正中的臺柱,有一人合抱那麼粗,四周是石砌矮牆。因為建築材料的堅實,又是在背風的山腳下,這也是它雖歷經幾百年而不倒的原因之一。
更為奇特的是,這城隍廟的供臺是用幾千斤一塊的麻條石砌制而成的,雕刻著的怪獸、祥雲、飛龍等圖案非常精緻。供臺下的巨石上同樣刻記著向、李、陳等姓氏捐贈者的名單,有捐米一斗二升的、也有捐米一升兩升的,時間是正德十六年,也就是說,後殿比前殿後修了兩年。修造這個石供臺的石匠是武岡胡大瓚、胡大瑄兩兄弟。而這城隍廟供奉的城隍神到底是誰,是否是那位光祿大夫,已不得而知。
從祠廟裡的文字記載來看,它已經有著498年的歷史了。
祠廟能儲存近五百年,除了建築材料和地理因素,還有一個原因應該來自人們對宗教的信仰。可以猜測,整個祠廟從始建時到民國時期,應該一直是香火鼎盛,否者不會引起人們的保護意識而使它留存這麼長時間。
立祠和建城隍廟,都是古人為了某種意義的紀念和信仰,這似乎是華人幾千年的公德意識。從這座祠廟遺蹟的留存,說明了中國祠廟文化和城隍文化歷史的久遠和頑強的生命力。避開人們的迷信成分和對大自然認識不足的原因,至少說明了人們對於大自然和先賢哲人的敬畏和仰慕。
據一渡水鎮李、蔣、何、王各家族譜記載,現今一渡水人的祖先一般是南宋紹興以後從江西等地陸續遷徙而來。而這之前就有土著李姓三江人(蛟鱗江、樅頭江、大雄江)和楊么的後人居住,這樣看來,一渡水鎮至少有上千年的文明史了。
一渡水人經過一千多年的含辛茹苦、篳路藍縷,創造了深厚的文化底蘊,其中具有代表意義的就是明代進士謝錫賢、西村坊古民居、三渡水牌樓等。
而有著一千多年曆史的一渡水,遺存下來的最古老的建築,是三渡水村的宣宗祠。
宣宗祠處於三渡水老街道中段後的山腳下。從遺存的規模來看大約有四百平米,如此可以想象規模的宏大,但現在只殘留後殿的一小部分了。
祠廟前殿入口處的石門坎兩邊的基石上字跡模糊,依稀可以看出祠廟始建於明正德十四年(1519年),由一個陳姓的光祿大夫(明代為從一品,相當於現在的副部長,是榮譽性職務。)撰寫了有關修建、捐贈等事宜(但這位陳姓官員的事蹟,不見於文字記載,也因為時代的久遠而不聞於當地坊間的傳說,也許是請來撐檯面的外地人也未可知)。石刻雕龍畫鳳,做工非常精細,其藝術成就不亞於三渡水牌樓。文字裡還有著“寶慶府邵陽縣”的字樣,說明當時一渡水還不屬於新寧縣,應該是邵陽縣的屬地。
踏進石門坎進入前殿,只見短槍殘垣,滿目廢墟。當地人因為擔心廟宇倒塌而在去年拆除了這一部分,斷磚殘瓦鋪滿一地。
過了天井,就是後殿,雖然已經破敗不堪,但還可以看得出整個祠廟的規模來。
從拆除的痕跡和後殿的建築來看,祠廟屬於土木磚瓦結構。聽本地八十多歲的老人們說,這後殿從前供奉的是城隍菩薩,由此可知,被拆除的前殿應該是宣宗祠。從捐獻的名單來看,有向、李、魯、黃等各家姓氏,說明這座祠廟不屬於某一家族的私祠。
後殿的城隍廟高五米、寬七米、長十米左右。兩邊正中的臺柱,有一人合抱那麼粗,四周是石砌矮牆。因為建築材料的堅實,又是在背風的山腳下,這也是它雖歷經幾百年而不倒的原因之一。
更為奇特的是,這城隍廟的供臺是用幾千斤一塊的麻條石砌制而成的,雕刻著的怪獸、祥雲、飛龍等圖案非常精緻。供臺下的巨石上同樣刻記著向、李、陳等姓氏捐贈者的名單,有捐米一斗二升的、也有捐米一升兩升的,時間是正德十六年,也就是說,後殿比前殿後修了兩年。修造這個石供臺的石匠是武岡胡大瓚、胡大瑄兩兄弟。而這城隍廟供奉的城隍神到底是誰,是否是那位光祿大夫,已不得而知。
從祠廟裡的文字記載來看,它已經有著498年的歷史了。
祠廟能儲存近五百年,除了建築材料和地理因素,還有一個原因應該來自人們對宗教的信仰。可以猜測,整個祠廟從始建時到民國時期,應該一直是香火鼎盛,否者不會引起人們的保護意識而使它留存這麼長時間。
立祠和建城隍廟,都是古人為了某種意義的紀念和信仰,這似乎是華人幾千年的公德意識。從這座祠廟遺蹟的留存,說明了中國祠廟文化和城隍文化歷史的久遠和頑強的生命力。避開人們的迷信成分和對大自然認識不足的原因,至少說明了人們對於大自然和先賢哲人的敬畏和仰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