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許家那個人

    孔子和亞里士多德分別生活在東西方兩個不同的文明古國。一方面,大致相同的時代背景和生產生活方式,使得兩人有著一些相同或相似的思想,中庸思想便是其中之ー;另一方面,兩民族生產生活方式的差異及兩人不同的生活際遇又使得其中庸思想存在著明顯的差異。

    第一,中庸和中道兩者之間的區別:依據不同:

    孔子繼承和發展了商、周的“中”“和”之道,在此基礎上提出了“中庸”思想,他認為人們要按照周禮行事,透過中庸之道達到社會長治久安;而亞里士多德繼承和發展了古希臘智者的“和諧觀”,結合當時社會背景提出了“中道”理論,他認為“中道”就是適中,適度的意思。

    形成原因不同:

    孔子的“中庸”實際上“仁”在日常生活中的體現,而“仁”又是人先天具有的,不是後天形成的,所以他的“中庸”是先天性形成的;而亞里士多德的“中道”是習慣道德,也就是風俗習慣薰陶而來的,而不是自然本性,所以他的“中道”是後天性形成的。

    行為表現不同:

    孔子的“中庸”是一種自覺利人的表現,不是為了自己而是為了履行對社會的責任和義務,實現國家與社會生活的道德;而亞里士多德的“中道”是個人意志的自由,追求一種人的高度自主,做任何事都是自願的。

    實施方式不同:

    孔子的“中庸”是在“仁”的基礎上,所以他要求用德治理,再加上法計,也就是常說的恩威並施;而亞里士多德的“中道”則主張法治,因為他認為人治具有慾望性,不利於裁決。

    第二,中庸和中道的相同之處:理性精神的相同:不走極端:

    中庸或中道,要在持"中”,不走極端,強烈地反映出人類的理性精神。

    主體指向的相同:至上美德:

    無論是孔子還是亞里士多德都認為中庸是種至上美德,並非人人具有,平常人只有完善自己的人格,逐漸向中庸美德靠攏。

    思想方法的相同:致中和時中:

    作為一種思想方法,中庸和中道要求人們在處理各種社會關係時,要“致中”和時中"。

  • 2 # 讀書悟道

    孔子的中庸思想中庸是孔子和儒家的重要思想,它是一種德行,屬於道德行為的評價範疇,被視為是最高的德行。它主張君子應當遵循“中庸之道”來修身養性,並以此實現齊家治國平天下的理想,最終期望天人合一、天下大同。

    中’,折中,無過,也無不及,調和;‘庸’,平常。其實就是折中的和平常的東西。”從《論語》有關記載可以看出,孔子以中庸為最高德行,並且把它與仁和禮相結合。一方面把禮視為“中”,執中、用中是依存於禮的,執中即執禮,中庸意即謹守禮制,不偏不倚,不激不隨,恰當適中;另一方面把中庸的觀念與“仁”密切地聯絡起來,以“中”來平衡“仁”與“禮”的關係,提出克己復禮為仁,天下歸仁。“天下歸仁”就暗含了由中庸達到天下大治的太和理想。

    中庸是一種折中調和的思想,就是不偏不倚於對立雙方的任何一方,使雙方保持均衡狀,也因此被理解為中道。而對於德行而言,也被視為中行,意思是說,人的氣質、作風、德行都 不偏於一個方面,對立的雙方互相牽制,互相補充。

    調和與均衡事物發展的過程中的一種狀態,這種狀態是相對的、暫時的,孔子揭示了事物發展過程的這一狀態,並稱之為“中庸”。這一理論在古代思想史上是值得肯定的。

    亞里士多德的中道思想

    中道學說,是被亞里士多德作為一種實踐的智慧而提出的。在他看來,道德行為是有意識地實現道德目的的活動。道德目標,是行為的目的,但如何達到這個目標,就是一個實踐的智慧問題了。

    他認為,實踐智慧的明顯特徵是思慮和選擇。思慮,就是要權衡利弊,去尋找達到既定目的的最佳手段,選擇是思慮的結果,就是透過思慮選擇出最佳手段。思慮和選擇的物件是可欲的,過程卻是理性的。亞里士多德將這種理性的選擇過程概括為“中道”。

    中道”是相對於人的行為和情感而言的“適中”,最好的生活是適度的生活。就是說,根據中庸之道生活。中庸的生活需要運用理性來駕馭人的慾望。過度與不及是可惡的特徵,適度是德性的特徵。”比如,談到感情,亞里士多德說:“只有在適當的時候,對適當的事物、對適當的人、在適當的動機下,在適當的方式下所發生的感情,才是適度的、最好的情感,這種情感即是美德。”還有,勇敢是懦怯與魯莽之間的中道,磊落是放浪與猥瑣之間的中道,不亢不卑是虛榮與卑賤之間的中道,機智是滑稽與粗鄙的中道等等。中庸與中道的異同中庸之道雖同被亞里士多德與孔子所稱讚,但在比較中可以發現,兩人的思想既有相同之點,也有不同之處。相同方面主要有三點:(1)都視中庸之道為最高的德行與至善。(2)都意識到了中庸之道是道德主體的道德評價與道德行為的統一體,分別認為中道是種相對中道與權變時中。

    (3)都意識到了中庸之道所內涵的辯證法思想,尋求一種“德性之中”與“和而不同”。

    不同的方面也有三點:

    (1)亞里士多德的中道思想相對來說,在內涵上包含有更多的求知成分,可說是種理性中道;孔子的中庸思想則相對具有較濃的人性意味,可說是種性情中庸。

    (2)經驗德性論與先驗人性論的區別。亞里士多德認為中道德性並非是先天本有的,而是在後天的行為習慣中形成獲得的,所以,要想實現好的德性,實現中道,就得注重習慣的作用,在日常行為中積累達到;孔子則認為作為一種至德中庸實際上是“仁”在日常生活中的流行與實現,是先天地內在於人自身的,是人生來就本有的,所以,只要透過個人自身的不斷修養就能逐漸體認自身本有的德性,從而實現中庸之道。

    (3)德性自願與道德自覺的區別。亞里士多德認為,中道是種自願的德性,只有行為主體的自願行為才可能稱得上是種德性,強調意志自由在實現中道過程中的主觀能動性。

  • 3 # 戲說無字真經

    我對什麼亞里士多德不熟悉,但理解孔子的中庸之道。中是指最正確的道理,絕不能偏離。庸是指不移改,不曲解,不以自己的利益為轉移。這道理很正確。只可惜被很多人曲解,一提中庸,首先想到"和稀泥“!

  • 4 # 魯中居士

    孔子的中庸?這從何說起?中華文化還沒有弄明白,就整一個外國貨進行比對,太淺薄無知嘍。請先把中華文化課補充一下吧!弄清《中庸》源於何處,都說了什麼。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如何延長碳鋼暖氣片使用壽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