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兩週大部分時間都在靜養。
生病期間多了很多時間在床上躺著,也就多了很多時間為分手傷心。
覺得自己走不出失戀陰影的時候,主要是在糾結是不是因為自己的原因導致的分手,自己對這段關係的要求是否合理,自己到底適不適合進入穩定戀愛關係......
與此同時,之前和前任相處的愉快生活片段會充斥大腦,同時自動遮蔽雙方差異和真正分手原因,能想起來的都是對方對自己的好,但是自己卻這麼渣,竟然提了分手,從而陷入自我懷疑、自我否定、逃避分手現實的怪圈中不能自拔。
副作用是吃不下飯,睡不著覺,尤其睡前刷知乎,在“失戀瞭如何走出來”等相關問題下找答案,結果是更睡不著了。
我也曾經一度覺得自己至少需要一年時間才能從失戀的陰影裡走出來。
但是現在,僅僅過了不到兩週時間,我不算滿血復活吧,至少也已經回了三分之一的血了。這個恢復速度遠遠超過預期,覺得自己也算有資格回答“失戀了怎樣走出來”這道題了。
多和周圍人溝通。
失戀後一定要及時把自己的想法和朋友親人分享,這樣做的必要性在於,此時的個體經驗已經無法支援你開展自愈了。
大部分人在經歷失戀後都會陷入自怨自艾、消極沮喪的思維迴路中,嚴重的甚至會喪失對生活的希望。
這也是沒辦法的事,因為分手這個事實本來就會對大腦的理性思考能力和自動調節機制造成暴擊。你會對外界事物不感興趣,反應速度降低,思維水平下降,好像變成了一個二傻子。
在這種一團亂麻的思維狀態和活不過今晚的沮喪情緒支配下,你還指望自己能理清思路,擺脫絕望,簡直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向家人朋友傾訴、表達甚至吐槽自己在這段關係中的所失所得,最直接的作用是能夠宣洩情緒。
一開始你可能會像祥林嫂一樣,覺得像輸掉了全世界,但是隨著自己的梳理和周圍人給你的反饋,你會逐漸冷靜,重新變得客觀理性。
另外非常重要的一點是家人和朋友的支援能給你力量,告訴你生活中還有很多值得付出努力的東西。
比如我和大家吐槽了一圈之後發現,成年人的生活沒有容易二字,每個人都在表面雲淡風輕的過著暗潮湧動的人生,讓我覺得只不過是分個手而已,都不好意思提了。
不必強迫自己停止“想”分手這件事。
分手已成既成事實,強迫自己不想並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
情緒上來的時候不必要求自己必須剋制,抱著let it go的心態,想難過就難過一會兒,想哭就哭一會兒,這不是什麼大事,也不丟人。
因為分手這件事在大腦中形成的烙印太深,適當的情緒發洩是人作為高階動物形成的自我保護機制,有利於情緒恢復到穩定狀態。
可能很多人都有這種體會,壓力大的時候哭一哭,哭完會感覺焦慮減緩很多。
所以,失戀了難過也別忍著,找個沒人的地方發發呆,傷傷心,也挺好的。
但是要記住,不能一直難過下去,生活還得自己過,路需要自己走,很多事情只能靠自己克服,成年人應該做到對自己的生活負責。
認真規劃生活。
恢復單身之後生活會和之前有很大變化,一個主要特徵就是時間變多了。
獨處時間增加之後,就更容易胡思亂想,如果自己再不想著好好規劃生活,那徹底擺脫失戀的影響就不太容易了。
我最愛的電視劇之一《士兵突擊》裡,許三多說,有意義就是好好活,好好活就是要做有意義的事兒。紅三連老馬班長說,不要再混日子了,小心日子把你們給混了。
這些話對所有人都適用,甭管你單身雙身,自己不努力,早晚讓日子混了你。
對於失戀的人來說,積極規劃生活,趁著沒有另一半和家庭的拖累,(只是自己的一個想法,不一定對,好多人覺得家庭是甜蜜的負擔)好好提升自己,說白了就是努力掙錢,買房置地,創造價值,盡情享樂,這樣的人,就算結婚不結婚,又有什麼可遺憾的呢。
保持對愛情的希望。
流浪地球裡說,無論最後結果如何,我們還是選擇希望。
在和朋友吐槽自己分手經歷時,聽說了一個故事,平淡卻感人,和大家分享。
朋友出差遇到一位老軍醫,是一位和藹的老太太,和朋友談起自己的愛情故事。
老太太的老公上過前線,差點沒回來。但是她一直等著他,最後把他等回來了。
老太太和朋友說,最開始沒看上她老公,但是她老公對她很好,就是屬於愛她更多一些的那種。
中間有很多條件更好的男士接觸過她,但是有她看不上的也有看不上她的,最後還是和她老公在一起了。
老太太說回顧這一輩子,不後悔和他在一起,相反很幸福很知足,有個和諧的家,乖巧的兒子,即使中間因為戰爭差點失去他。
因為他愛你多一些,即使你現在看不上他,或者因為其他原因不想選擇他,但是這些都是慢慢可以克服或者培養的。
聽完老太太的話,朋友立馬堅定的選擇了現在的女朋友結婚了,就一點原因,對他好。
朋友總結,人沒有十全十美,最重要的是知道自己想要什麼,並且要懂得知足,懂得珍惜,懂得感恩。
我總結,完全同意。
雖然我不認為戀愛和婚姻是人生的必選項,但我不否認會有人能從戀愛和婚姻中得到幸福。
一段關係必然意味著妥協和犧牲,但是為什麼人們還會對愛情苦苦追尋。
可能大家覺得得到的會比失去的多。
希望可真是個好東西呀,讓人勇敢,奮不顧身。
最後希望大家常懷希望。
最近兩週大部分時間都在靜養。
生病期間多了很多時間在床上躺著,也就多了很多時間為分手傷心。
覺得自己走不出失戀陰影的時候,主要是在糾結是不是因為自己的原因導致的分手,自己對這段關係的要求是否合理,自己到底適不適合進入穩定戀愛關係......
與此同時,之前和前任相處的愉快生活片段會充斥大腦,同時自動遮蔽雙方差異和真正分手原因,能想起來的都是對方對自己的好,但是自己卻這麼渣,竟然提了分手,從而陷入自我懷疑、自我否定、逃避分手現實的怪圈中不能自拔。
副作用是吃不下飯,睡不著覺,尤其睡前刷知乎,在“失戀瞭如何走出來”等相關問題下找答案,結果是更睡不著了。
我也曾經一度覺得自己至少需要一年時間才能從失戀的陰影裡走出來。
但是現在,僅僅過了不到兩週時間,我不算滿血復活吧,至少也已經回了三分之一的血了。這個恢復速度遠遠超過預期,覺得自己也算有資格回答“失戀了怎樣走出來”這道題了。
多和周圍人溝通。
失戀後一定要及時把自己的想法和朋友親人分享,這樣做的必要性在於,此時的個體經驗已經無法支援你開展自愈了。
大部分人在經歷失戀後都會陷入自怨自艾、消極沮喪的思維迴路中,嚴重的甚至會喪失對生活的希望。
這也是沒辦法的事,因為分手這個事實本來就會對大腦的理性思考能力和自動調節機制造成暴擊。你會對外界事物不感興趣,反應速度降低,思維水平下降,好像變成了一個二傻子。
在這種一團亂麻的思維狀態和活不過今晚的沮喪情緒支配下,你還指望自己能理清思路,擺脫絕望,簡直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向家人朋友傾訴、表達甚至吐槽自己在這段關係中的所失所得,最直接的作用是能夠宣洩情緒。
一開始你可能會像祥林嫂一樣,覺得像輸掉了全世界,但是隨著自己的梳理和周圍人給你的反饋,你會逐漸冷靜,重新變得客觀理性。
另外非常重要的一點是家人和朋友的支援能給你力量,告訴你生活中還有很多值得付出努力的東西。
比如我和大家吐槽了一圈之後發現,成年人的生活沒有容易二字,每個人都在表面雲淡風輕的過著暗潮湧動的人生,讓我覺得只不過是分個手而已,都不好意思提了。
不必強迫自己停止“想”分手這件事。
分手已成既成事實,強迫自己不想並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
情緒上來的時候不必要求自己必須剋制,抱著let it go的心態,想難過就難過一會兒,想哭就哭一會兒,這不是什麼大事,也不丟人。
因為分手這件事在大腦中形成的烙印太深,適當的情緒發洩是人作為高階動物形成的自我保護機制,有利於情緒恢復到穩定狀態。
可能很多人都有這種體會,壓力大的時候哭一哭,哭完會感覺焦慮減緩很多。
所以,失戀了難過也別忍著,找個沒人的地方發發呆,傷傷心,也挺好的。
但是要記住,不能一直難過下去,生活還得自己過,路需要自己走,很多事情只能靠自己克服,成年人應該做到對自己的生活負責。
認真規劃生活。
恢復單身之後生活會和之前有很大變化,一個主要特徵就是時間變多了。
獨處時間增加之後,就更容易胡思亂想,如果自己再不想著好好規劃生活,那徹底擺脫失戀的影響就不太容易了。
我最愛的電視劇之一《士兵突擊》裡,許三多說,有意義就是好好活,好好活就是要做有意義的事兒。紅三連老馬班長說,不要再混日子了,小心日子把你們給混了。
這些話對所有人都適用,甭管你單身雙身,自己不努力,早晚讓日子混了你。
對於失戀的人來說,積極規劃生活,趁著沒有另一半和家庭的拖累,(只是自己的一個想法,不一定對,好多人覺得家庭是甜蜜的負擔)好好提升自己,說白了就是努力掙錢,買房置地,創造價值,盡情享樂,這樣的人,就算結婚不結婚,又有什麼可遺憾的呢。
保持對愛情的希望。
流浪地球裡說,無論最後結果如何,我們還是選擇希望。
在和朋友吐槽自己分手經歷時,聽說了一個故事,平淡卻感人,和大家分享。
朋友出差遇到一位老軍醫,是一位和藹的老太太,和朋友談起自己的愛情故事。
老太太的老公上過前線,差點沒回來。但是她一直等著他,最後把他等回來了。
老太太和朋友說,最開始沒看上她老公,但是她老公對她很好,就是屬於愛她更多一些的那種。
中間有很多條件更好的男士接觸過她,但是有她看不上的也有看不上她的,最後還是和她老公在一起了。
老太太說回顧這一輩子,不後悔和他在一起,相反很幸福很知足,有個和諧的家,乖巧的兒子,即使中間因為戰爭差點失去他。
因為他愛你多一些,即使你現在看不上他,或者因為其他原因不想選擇他,但是這些都是慢慢可以克服或者培養的。
聽完老太太的話,朋友立馬堅定的選擇了現在的女朋友結婚了,就一點原因,對他好。
朋友總結,人沒有十全十美,最重要的是知道自己想要什麼,並且要懂得知足,懂得珍惜,懂得感恩。
我總結,完全同意。
雖然我不認為戀愛和婚姻是人生的必選項,但我不否認會有人能從戀愛和婚姻中得到幸福。
一段關係必然意味著妥協和犧牲,但是為什麼人們還會對愛情苦苦追尋。
可能大家覺得得到的會比失去的多。
希望可真是個好東西呀,讓人勇敢,奮不顧身。
最後希望大家常懷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