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清隨風動

    正確對自己有一個認知。認清自己所處的環境。管住自己的性格上的缺陷,不斷的認識自己的錯誤,並改正。改變自己是成長。改變別人是戰場。

  • 2 # 用智慧解決問題

    拭述你是如何將學的心理學的知識應用於實際生活中的?

    學心理學(包括普通心理學,人格心理學,心理統計學等)之後,真的讓我自己和家庭受益很多~~

    首先是和我先生的關係得到了很大的改善與提升。原來我們幾乎是各自一根筋的吵架,各自一根筋的在自己的思維邏輯與時空裡,吵著各自的道理,觀點,離婚協議書都寫過好幾份自從有了孩子,也可能是角色身份的轉變,有了更多的家庭責任感,再加上學習心理學,我們的關係開始有了更多的改善。比如:因為某件事情再發生分歧時,首先我能冷靜的想,我先生是不愛我嗎?是想傷害我嗎?肯定都不是。那我們的方向是一致的嗎?肯定是。只不過男人的思維與表達方式不同,比如:我可能只是隨口嘮叨嘮叨,抱怨幾句,其實男人理解,安慰幾句,說句好聽的,可能就沒事兒了。可是我先生的邏輯是:好,有問題是吧,那就解決問題,要不然就說:嗯!那個工作不要乾了,或者就生氣的說,去買就行了,不行現在就去買吧啦吧啦……哎呦!激的我呀,那個火兒蹭蹭的往上冒。而現在我理解了男人女人思考方式的不同,同樣一件事兒,接收到的資訊意思不同,思考角度不同,所以,我會先轉變溝通方式,以能更接近我溝通的目的,比如:不急的事兒,等他不忙時再說,或等他吃完飯,心情愉悅時再溝通;也會跟他溝通前先說好,都不要生氣,因為那樣對彼此的身體沒什麼好處,你表達的時候,我聆聽,我表達的時候,你不要一直打斷我等等……

    當理解是溝通的前提,當知道男人與女人的理解方式與表達方式不同,當用愛做包容,一切就都會變得大不同了

    其次,當成為一名媽媽之後,我開始用心學習兒童心理學,開始看更多的書,美食,運動,孩子每個階段的培養,孩子的成長,孩子的反叛,孩子的心理等等。

    除了身體的健康,我也時常關注孩子的心理狀態,遇到問題是抱怨多還是自己已積極的想到了另外的解決問題的思路。同時從小陪伴他,一起學習,一起運動,一起哼兒歌,一起做遊戲,一起成長……

    記得他在3歲左右,開始有了第一次的反叛期,什麼都反著來,那麼好,我也跟著反著說並且表揚他長大嘍,厲害嘍,有了自己的小想法,小觀點,真是棒棒噠,於是很快那個階段就順利過去了。我也時刻告訴自己,父母要培養的是一位獨立的他自己,所以,尊重他的任何表達,包括小情緒,小煩惱。最近有一次,他說今天老天跟我作對嗎?今天非常不順利。我就問他,具體什麼不順利?他就說,早上去上學,半路才發現自己忘記了帶上紅領巾,還好到學校附近,我立刻買了一條紅領巾。然後上計算機課時,計算機又有問題,我是如何解決的,最後發現計算機居然沒WIFI,不能上傳等。等表達完之後,我說:“你不覺得自己很厲害,很棒嗎?第一,紅領巾雖然沒帶著去,可是你買了,立刻解決了這個問題,這樣你們班不會被扣分,你也不會挨老師說。第二,雖然計算機出現問題,你可以這樣思考,這是對我耐心和能力的考驗呀!反正已經遇到,那麼就用積極的方式思考,因為人生沒有白走的路,每一步都算數。”

    最後我想說,把學到的一切知識,包括思維,換位思考,同情心,共情力等等,儘可能的應用於生活中,轉換知識的能量變成處理問題的智慧,不然知識也只能算是知識而已。共勉

  • 3 # 魯十九

    想要將心理學應用於生活,就得明白其中的原理。在這個充滿各種誘惑的世界,我們的喜怒哀樂、家庭、愛情、社會關係都可以透過心理學來進行引導。

    我想用下面三個例子來回答題主。

    .

    蝴蝶效應

    .

    即初始條件十分微小的變化經過不斷放大,對其未來狀態會造成極其巨大的差別。啟示我們生活中的一些微不足道的小事到最後也許會成為勝負的關鍵所在。例子:一個長時間的蝴蝶效應,你對自己的孩子說了謊話,你自己的孩子學會了對別人說謊話,而說謊話這個效應就會以幾何的速度成長。

    .

    木桶定律

    .

    一隻木桶想盛滿水,必須每塊木板都一樣平齊且無破損,如果這隻桶的木板中有一塊不齊或者某塊木板下面有破洞,這隻桶就無法盛滿水。一隻木桶能盛多少水,並不取決於最長的那塊木板,而是取決於最短的那塊木板。也可稱為短板效應。任何一個組織,可能面臨的一個共同問題,即構成組織的各個部分往往是優劣不齊的,而劣勢部分往往決定整個組織的水平。 因此,整個社會與我們每個人都應思考一下自己的“短板”,並儘早補足它。

    .

    踢貓效應

    .

    當你生氣憤怒的時候,總會選擇一些弱勢的像“貓”一樣的受害者來發洩,這是人們的一種潛意識的行為。這個效應要告誡我們不要對下屬發洩自己的不滿,否則收到上司不良情緒發洩後同樣會選擇自己的出氣筒,這樣就形成了一種惡性的迴圈,越滾越大。

    .

    墨菲定律

    .

    事情如果有變壞的可能,不管這種可能性有多麼小,它總會發生。這就是著名的墨菲定律。我們經常會有這種情況,當你去停車的時候,明明看到還有一個停車位,你想著千萬別叫別人佔了,結果當你開過去的時候偏偏叫別的車捷足先登。所以壞事有可能發生時,我們不要害怕它的到來,而是要學會接受,總結經驗教訓。

  • 4 # 暖暖如君

    我的應用宗旨是:自助、助人。

    先將所學在自己身上應用、檢驗、融合,確實地感受到自己的領悟和蛻變。我深信:能幫助到自己了才更有信心能幫助到別人。

    比如:最近學了“並存”方法,在與家人發生衝突時,就會帶著這個理論去理解和解釋這件事,過程中細細體會自己的不同之處。

    自己嚐到甜頭了,自然會想到去幫助別人。然後在幫助別人的時候積累更多更豐富的經驗和資源,如此迴圈往復中成為一個有價值的人。

    用好心理學的知識和技能真的能改善生活、改變人生。我的學習目標是能夠始終清楚準確地認識自己、保持真誠一致的對待自己、他人和這個世界,從而遇見最好的你、我、他。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畫江湖之不良人》好看嗎,為什麼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