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4
回覆列表
  • 1 # 育己育童

    前段時間跟朋友閒聊說到各自推薦最近愛看的書籍和電影時,她尷尬地開玩笑說感覺自己得了失憶症,因為她經常看完一本書後沒過多久就忘記書裡說什麼,模模糊糊的也講不清楚。那麼真的是她記性不好嗎?或許不是的,她只是沒有用對讀書方法而已。那麼如何才能讀完了還可以記住書中的精華併為自己所用呢?其實很簡單,用對方法就可以。奧野宣之的《如何有效閱讀一本書——超實用筆記讀書法》裡,就詳細闡述了這個讀書法。

    奧野宣之曾經在出版社和報社工作過,他酷愛讀書,閱讀過大量書籍,並獨創了一套資訊整理術和智慧創造法,在商務人士中大受歡迎。不管是工作還是興趣,奧野宣之都堅持使用筆記本來記錄,這種生活方式引發了很多人的熱烈反響。 《如何有效閱讀一本書》中,奧野宣之認為,讀書過程包括選書、購書、讀書、記錄和活用五部分。而這些都離不開一個重要的輔助工具——筆記本。沒錯,就是商店裡隨處可見的普通筆記本。奧野宣之提出筆記本一元化的方法,你可以在筆記本中書寫任何內容,按照時間順序寫就行,附上日期,可以速記或者略記,也可以貼上。總之就像一個“大雜燴”,這裡可以寫讀書筆記,也可以記錄你在日常工作生活中的各種想法靈感。“好記性不如爛筆頭”,只有記錄下來的才能真正為你自己所用,做為日後的知識儲備。如果對某本書某段語句有疑問,在不想重讀整本書的情況下,用奧野宣之的辦法按照時間或者關鍵字檢索相關的讀書筆記,就會十分方便找到。

    買到想讀的書後,如何做到讀完這本書後我們還能記得書中的精華併為自己所用呢?當然還是用筆記法。很多人對做筆記不陌生,認為不就是照抄就可以嘛。其實不是的。如果你僅僅是抄錄一遍,印象也不會很深刻。奧野宣之在《如何有效閱讀一本書》裡著重介紹了“蔥魷火鍋式”筆記法,簡而言之就是“摘抄+感想”,摘抄你覺得重要的值得記錄下來的語句,並在原文後面寫上自己對這段話的感想,心得,發散思維,這樣可以讓自己印象更深刻。隨著年歲漸長,我越發覺得學習學習,光是“死讀書”,學習效果真不會太好,重點還是要用對學習方法。好的學習方法可以讓我們可以更快更好地掌握知識點,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不知道“蔥魷火鍋式”筆記法之前,可能很多人也使用過類似方法來做筆記,加深了印象同時也拓寬了思維。前幾年我讀白居易的《長恨歌》時候,除了記住經典名句“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宮粉黛無顏色”“在天願作比翼鳥,在地願為連理枝”,也記得其中一句“君王掩面救不得,回看血淚相和流”。當時在書本旁邊我寫了疑問,為什麼君王救不了貴妃,堂堂一個皇帝為何保護不了自己最愛的女子?我感到有些疑惑和憤怒,為什麼各個朝代的衰弱滅亡都要怪罪在這些小小的無辜的女子身上?為了保全皇權而犧牲了玉環的玄宗,在後來那麼痛苦的思念她,是否有過後悔?如果當時我僅僅全詩抄錄幾遍,沒有對這句寫下自己的想法疑問和感受,也就無法單獨對此印象深刻了。

    奧野宣之在《如何有效閱讀一本書》裡說過,書的價值是透過時間顯示的,有些書只有在讀完一段時間後才能讓人源源不斷地感受到其中的魅力。除了選書、購書和讀書,記錄和活用也是讀書的一個重要環節。老人家們常說“讀書百遍其義自見”。可是現代很多書除了一些專業書籍和文藝作品外,大部分書人們讀完一次就不想再重頭讀一遍,那這個時候對某本書某句話有疑惑或者新的見解,最好的辦法,就是重讀讀書筆記了。當時自己為什麼看這本書,看的時候自己有些什麼感想和啟發,都可以迅速回憶起來,重讀一次筆記就像重讀一遍書本。隨著長年累月的沉澱,自然而然就達到“讀書百遍其義自見”。更奇妙的是,在重讀筆記的這個過程中,用現在的感受和心得與當時的筆記做對比提煉,會獲得更多的知識提升。《論語》裡,子曰:“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現在做筆記的你,就是以後重讀筆記時的老師。

    使用筆記法做筆記來讀書,和單純看書不做任何記錄,這是完全兩個境界。掌握了對的學習方法,你可以自信地說我“會讀書”,不會再發生明明讀過卻跟未曾讀過似的“尷尬”情況,體會到真正“會讀書”可以給自己帶來什麼提升和改變。

  • 2 # KIVI娜娜

    怎樣算是會讀書?是讀書數量多算好?還是讀書有深度算好?還是讀書不多也不深,但有思考啟迪人生有收穫是好?恐怕每個人的理解都不一樣,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就算各有各的好,對別人好,不見得對自己有效。還是要找對適合自己的讀書方法,不管哪一種,堅持下去。

    有的人還沒有開始好好讀書,就打了退堂鼓,原因是聲稱自己“根本沒有長個會讀書的腦子,讀不了書”。好像“會讀書”只是某一部分人擁有的能力,乾脆放棄了讀書的行動。實在是可惜。

    最近剛看了一本南韓作家高榮成寫的讀書指導書,叫做《極致閱讀手冊:練出會讀書的大腦》,挺受啟發的。高榮成被稱為南韓版“羅胖”,是一位職業讀書人、作家、閱讀寫作推廣人,和兒童教育專家。他研究的重點不僅僅是如何讀書,更是從腦科學、心理學等方面找到科學依據,來找到科學的讀書規律。 那些方法包括:“多讀”、“泛讀”、”慢讀”、“朗讀”、“筆讀”、“觀讀”“難讀”、“掩讀” 等10種之多。

    我個人覺得那些方面裡面,多讀、泛讀是讀書的廣度,朗讀筆讀是讀書時具體方法,觀讀和掩讀是有思考能內化,學以致用。總之各有各的用處,各有各的好處。

    就拿“多讀”來說,恐怕每個人的量化標準也不一樣。 高榮成就把一年50本書定為比較合適的數量。這個數量對於一些人來說,很輕鬆超出。但是對於有些人來說,還是有難度。對此,高榮成建議說,剛開始的時候,最好能記住幾個要點,幫助自己達到目標。比如,讓自己固定在讀書環境中 ; 先確定自己喜歡的某一領域或主題,分類深入地讀書;還有就是,在讀書習慣養成之前,儘量不要挑戰超過400頁以上的書。

    總之,不管哪種讀書方法,適合自己的就是好方法。不管選擇哪種方法,開始就堅持下去。只要堅持,總有一天,都可以成就自己“會讀書”的美好目標。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用凍乾粉對面板角質層薄修復有幫助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