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你是哪種依戀型別呢?從依戀型別看親密關係?
5
回覆列表
  • 1 # iF親密關係研究室

    如果一個人在成長過程中沒有出現過其他深度的“親密伴侶”,那他與人交往的關係中必然會高程度的繼承嬰兒時期的依戀型別,人際關係專家Bartholomew指出,成人在處理親密關係時會呈現於嬰兒時期相似的依戀反應。

    繼“嬰兒的三種依戀型別”後,Bartholomew依據成人於社會中複雜的人際關係,將嬰兒依戀型別中的“迴避性”分離成了兩種,而他提出的四種“成人依戀型別”,對於我們觀察自我以及伴侶更具有參考價值,

    以下:

    安全型 | 嬰兒依戀型別中的安全型

    痴迷型 | 嬰兒依戀型別中的焦慮-矛盾型

    恐懼型 | 嬰兒依戀型別中的迴避型分支

    疏離型 | 嬰兒依戀型別中的迴避型分支

    我們依據Fearful提出區分“依戀型別”的維度為大家畫了一個《依戀雙維度圖》幫助大家區分,值得注意的是,每個人的依戀型別不是絕對的:

  • 2 # 心力量喵老師

    “我的這個男朋友又是個控制狂,老喜歡翻我手機,還不讓我出去參加同學聚會”;

    “這是我第幾次被劈腿我都不記得了,為什麼我總是被挑剩下?”

    “分分合合多少回了,相愛相殺,開心過也痛苦過。”

    “他喜歡撩騷,我鬧過哭過,沒有辦法,我也狠不下心離開他。”

    “孕期出軌,為了孩子我原諒他了,結果變本加厲,現在各玩各的。”

    ......

    這樣的吐槽,我聽過很多很多。我們渴望愛情,渴望執子之手與子偕老,可惜往往事與願違。在愛情裡,我們一次又一次體會著不安、焦慮、猜疑、冷落甚至背叛。為什麼有些人的幸福從一開始持續到落幕,而有些人,則在親密關係中反覆糾葛?

    也許,從你嬰兒時期起,就註定你會遇到渣。

    一、什麼決定了你的吸渣體質?

    依戀關係,是育兒心理裡常提到的專業詞,講的是嬰幼兒與主要撫養人之間的互動模式,也就是嬰幼兒與父母之間表達愛和信任的互動模式。這種從小就形成並不斷鞏固的依戀模式,就成了我們在愛情裡處理和伴侶親密關係的一種範例。想想你為什麼總是遇到渣,還難以離開渣?也許你會琢磨出那麼一絲味道來:好像這個渣伴侶有時候對我的方式或態度,和我父母有點像。

    在原生家庭中,如果父母沒有用恰當的方式表達愛和信任並積極迴應我們,我們就很難處理好愛情中的親密關係。比如,有些父母在育兒過程中沒有足夠的耐心和堅持,會冷漠拒絕甚至打罵,孩子從小就變得善於察言觀色並討好父母,成年後,還會討好伴侶。

    但這還不足夠解釋為什麼有吸渣體質。在愛情中,我們總是會被特定的人吸引。為什麼?因為安全感。一直以來,我們與父母的相處方式基本成型難以改變,無論這種互動的好壞,這都是從來到人世後一直維繫愛和信任的方式。比如,一個孩子的母親,總是否定他打擊他,當然,這位母親依舊能照顧好孩子的飲食起居,孩子成年後,就很容易被那些忽視他不認可他的人所吸引,因為那是一種從小到大異常熟悉的相處模式,可以成為焦慮的安全感。

    二、父母給你的依戀型別到底是哪種?

    英國心理學家基姆巴塞洛繆給依戀分了四類:安全型、痴迷型、疏離型和恐懼型。他們都是如何形成的呢?

    1、安全型:父母能夠積極迴應孩子的每一次哭每一次笑,會理解孩子的情緒和感受,瞭解孩子內心的需要並能恰當滿足他們的需要。這種父母能給孩子充分的信任和愛。

    2、痴迷型:孩子偶爾得到父母的迴應,更多的時候父母都在忙自己的事情或者對孩子進行冷處理。這種孩子非常渴望獲得更多父母的信任和愛,非常害怕被父母忽視。

    3、疏離型:同樣在孩童時期被父母忽視冷落,逐漸孩子自己也變成了冷漠無情的樣子,和誰都親密不起來,這樣就不會受到傷害。

    4、恐懼型:孩子難以得到父母信任,也難以得到父母積極熱烈的迴應。他們逐漸變得害怕與人交好,對自己不自信,也慢慢變得不知道如何表達自己的需求和情緒,內心非常害怕被父母不喜從而被拋棄。

    三、成年後,依戀模式是如何影響我們的愛情的?

    無論是親情還是愛情,都要有信任和愛的表達。和父母的親密關係還有和伴侶的親密關係,其實有相似的地方,所以從小形成的依戀關係,在成年後依舊能影響到我們。

    1、安全型:會尊重伴侶的隱私和自由,善於表達自己的需求和情緒,不過度依賴伴侶,也不害怕失去對方。

    2、痴迷型:對愛和信任的需求非常強烈,時時刻刻都需要伴侶迴應,也時時刻刻要去求證確認愛情。只要對方沒有及時迴應,就會焦慮不安。

    3、疏離型:有著銅牆鐵壁般的自我保護。很少向伴侶表達需求和情緒,也不希望伴侶對自己過分依賴,就算伴侶沒有迴應自己,也不太關心,好像無所謂。

    4、恐懼型:在愛情中最容易歇斯底里的型別。非常的焦慮不安,因為一點小事就會多疑猜忌。同樣也是不擅長表達內心真實感受和需求,往往讓親密關係得不到良好發展。

    四、吸渣體質能改嗎?

    吸渣體質當然能改!

    依戀關係雖然是從小就形成並不斷鞏固的,但我們依然能有針對性地作出調整和改變。

    1、識別自己的依戀型別。知己知彼百戰百勝,瞭解在親密關係中問題的根源,才能治標又治本。到底自己的依戀關係是哪種?在愛情裡自己又會有些什麼樣不恰當的表現?這樣就能理解自己為什麼吸渣。

    2、向安全型依戀關係看齊。既然安全型是最好的親密關係相處模式,那我們就可以試著放下焦慮和猜疑,尊重伴侶,多表達內心真實需求和感受。

    3、找一個安全型的伴侶。這是最佳的學習方式。讓安全型的伴侶給我們做最好的示範。在和這類伴侶互動的過程中,逐漸去模仿和嘗試。

    4、找一個好的心理諮詢師。別覺得不好意思。諮詢師能更有效地幫助我們認識自己接納自己並完善自己。

    是不是又開始憧憬愛情了呢?

    我是心理諮詢喵老師。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高階工程師申報流程是怎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