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韶和祥光

    找法律援助律師,先了解清楚自己可以獲得什麼待遇。現在勞動爭議方面的法律援助,一般都是免費的,具體諮詢當地的法律援助機構。在瞭解清楚自己可以獲得什麼待遇後,可以先行與單位協商溝通,如果單位都同意支付相應待遇的話,事情就到此為止。如果協商不成,就可以授權法援律師代理案件申請仲裁了,一般來說,這類案件爭議的最大焦點是受傷前工資標準和工傷停工留薪期的待遇支付。整個流程走仲裁程式從立案到結案一般不超過45天。如果不服仲裁裁決,可以到法院一審二審,這個過程就比較漫長了。最長的案件可以有一年多,個別案件甚至更長〔單位故意拖程式〕,所以建議如果因工傷待遇申請仲裁的話,最好是單位收到工傷認定結論和勞動能力鑑定結論生效後不起訴再去。

  • 2 # 長金老者

    工傷認定後,還應有傷殘鑑定這個問題。比如說鑑定為十級(最低的),就該按十級傷殘的規定給予補償,標準是國家定的。但其中有些補償要求是按上年當地平均工資計算,所以其他地區的人無法給予計算。回到你的問題上來,首先要確定你是否有傷殘等級鑑定,其次是補償是否達到規定的標準,如果未達到標準,可透過勞動仲裁等途徑解決,必要時也可走訴訟程式(時間要長,也比較麻煩)。如果補償符合標準,但還有些小問題,可以雙方協商解決,一般情況下,只要沒有大的原則問題,用人單位會稍微傾斜於受傷員工的。以上是個人看法,僅供參考。

  • 3 # 上海閔律師

    員工與企業間發生了工傷待遇方面的爭議,根絕筆者在實務當中的經驗看來,基本上都是因為單位沒有給員工繳納工傷保險,導致所有的費用都是由單位來承擔。

    這麼一來,原本只需要承擔部分責任的單位變成了要承擔全部的責任,工傷員工勞動能力鑑定達到級別的話,以上海為例,勞動能力鑑定為十級,按照2018年的標準,一次性傷殘補助金、一次性工傷醫療補助金、一次性工傷就業補助金就要差不多7七萬元了。這還不算醫藥費以及員工在停工留薪期單位需要發的工資。等於一旦沒有繳納工傷保險,勞動者發生工傷,並且經勞動能力鑑定達到級別的話,按照法律規定單位至少需要向勞動者支付八到九萬元才能將此事化解。因此,現實當中的確會出現很多勞動者發生工傷後與企業發生工傷待遇的爭議。

    這個時候,就要看勞動者的工傷是否已經經過了認定與鑑定了。如果是經過認定與鑑定,那麼勞動者可以向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申請仲裁;但是如果工傷尚未經過認定與鑑定,那麼首要問題就是需要申請工傷認定以及勞動能力鑑定。此時與單位發生矛盾,說實話對勞動者是不利的,所以在作出決定前要通盤考慮如果做對自己最有利的。如果自己不懂的話,建議諮詢當地律師,不要因為一點諮詢費而使自己吃虧,因小失大。

    我是無極,您身邊的法律顧問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剛出生的小孩喝什麼樣的奶粉比較好?怎樣才能防止購買到偽劣奶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