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家裡有個侄女從小就很聰明,長大了卻很“熊孩子”,有時候會把弟弟的奶粉去做實驗,浪費大堆的奶粉,有時候會往奶粉或者米糊裡面加一些亂七八糟的東西,還有時候搞惡作劇,妹妹在洗澡,把妹妹鎖在裡面,還把叔叔嬸嬸的船倒了滿床水……
8
回覆列表
  • 1 # 綠波依然

    這孩子的父母呢?小孩子有時候折射出的是大的言行,孩子是父母的複製品,這孩子接收到了不良心態資訊我覺著還是應該多關愛她,讓她不用擔心焦慮什麼。

  • 2 # 猴女行天下

    直接告訴她這樣不對,下次再這樣會罰你去牆角坐板凳。再犯的時候一定罰她去坐板凳,任何人不能理她,一定坐足時間比如10分鐘,20分鐘,期間跑了就抓回來,時間從0開始,和她說明白。一次見效。

  • 3 # 許旺20

    說說我的親身經歷吧。我們家有個小外甥,百分百就是傳說中的熊孩子。這孩子特別調皮,因為表姐跟我感情很深,所以我對這孩子也特別照顧,真心想為他好,所以每次在我這邊犯了錯誤,我是一定會教育他的。

    有一次,早上去幼兒園太早,就先去他的姐姐家(靠著幼兒園)玩了一會。晚上放學回來我這裡玩,小姐姐打電話過來,問他有沒有拿小姐姐的抽屜鑰匙,鑰匙找不到了。後來問清楚了,鑰匙還裝在他的口袋裡。因為之前就有拿別人東西的“案底”,所以我決定乘機會,好好給他做一次品德教育。

    我很生氣的把他拉到牆邊,讓他鼻子頂著牆(跟小學老師學的)。他不願意站,反抗。我就氣勢洶洶的控制住他,但是也沒打他,直到弄疼了,掉眼淚了,才老實的站好。站好之後我就繼續很兇的問他,有沒有知道錯,他不說話,眼睛斜過來怒視著我。連著兇了他好幾遍都一樣。我知道現在給他做思想教育肯定沒用了,於是我就走開了,讓他自己站著。過了十分鐘左右,我在房間裡聽到他在跟旁邊的爺爺說話了。他問爺爺,可不可以去看動畫片了。爺爺跟他說,那你去問問舅舅可不可以。等他跑進來找我,我態度平和的叫他到我面前來。然後跟他說:“你有沒有好朋友呀?”“那你的朋友裡有沒有小偷呢?”“你喜歡跟小偷做朋友嗎?”一連串的問題,他都很認真的回答了我。然後我又跟他說:“你拿姐姐的東西沒有經過她同意,這樣的行為就是小偷。”“拿別人的東西都要先經過別人同意才行,比如你來舅舅家,看到有個零食在桌上,你應該怎麼做呢?”這傢伙回答讓我差點沒憋住,他說:“那我就說,舅舅,我肚子餓了。”我又告訴他,“不對,你看到零食想吃的話,你就應該直接告訴舅舅,舅舅我想吃這個零食,可以給我吃嗎?”這樣我跟他交流了有十分鐘左右,有問有答,而且他都很認真的在聽,我相信這一次的品德教育,一定是有效果的。

    因為是外甥,不是兒子,所以這樣的教育可能只能針對他的一個毛病進行臨時性的糾正,而真正要讓一個“熊孩子”變成“好孩子”,需要的一定是父母或者監護人給與的長期的、不間斷的言傳身教,耳濡目染。

  • 4 # 雨後山林靜

    不知道從什麼時候起,我們把一些孩子稱作為"熊孩子"。這類孩子往往具有極大的好奇心,破壞力和充足的時間和精力。父母往往對這類孩子感到頭痛不已、不知所措、焦頭爛額。在正面管教中,是不給孩子這樣帖標籤的,我很想把這個標籤撕掉。有些孩子他們其實並不是熊,只是他的世界,你不懂而已。他們就好象是來自於"流浪地球"上的一群孩子,在你看來,你和他們離得是那樣近,又是那樣遙遠。這世上最遠的距離就是我在你身邊,而你卻不懂我。

    先來了解一下孩子的行為:

    一、孩子的一些行為是適齡行為。也就是適合這個年齡段的一些行為。比如說2到3歲的孩子,他們喜歡爬高爬低,他們喜歡走跑跳爬等各種運動。這是他們動作發展的敏感期。但是有些家長卻認為這是孩子的一些不良行為,認為應該好好的管一管他們,他們太淘了,真擔心他們會上房揭瓦了。其實他們並不熊,這是他們生長髮育過程中一些正常的行為。

    二、孩子以自我為中心是兒童的心理特徵之一。有些孩子很少會考慮到自己的所作所為會給別人帶來一些影響。比如說當父母在家裡忙的時候,他就在旁邊叫喊著影響父母的工作。他們自己的東西不捨得分享給別人,家長會說孩子小氣。孩子愛拿別人的東西。著名的心理學家皮亞傑指出——自我中心正是兒童最重要的心理特徵之一。孩子直到7到15歲才會慢慢發展出從他人的視角看待世界的能力。雖然有一些心理學家表明皮亞傑可能低估了兒童在這方面的發展速度,但不管怎樣,這都說明孩子看待世界的能力並不是生來就有的。

    父母如何做才好?

    一、積極的引導孩子。三歲左右的孩子容易發生一些攻擊行為。因為他們的語言表達能力還較差,因此會直接用行動來表現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比如:他們會和一些孩子發生爭搶玩具的行為。他們認為他們喜歡的就是自己的,不擅長運用語言和對方進行溝通。這時候需要我們家長積極的引導孩子。比如告訴孩子動手打人是不對的,我們可以想想有什麼辦法禮貌的和對方說呢?教會孩子輪流玩,學會等待。或者還可以用自己的玩具與對方交換玩具。當孩子的暴力行為十分嚴重時,要阻止孩子並進行積極暫停。多與孩子進行溝通。

    二、及時處理好孩子的負面情緒。我們每個人都會有情緒,情緒沒有好壞。只有正面情緒和負面情緒。我們要允許孩子有不同的情緒,成人也同樣有諸多情緒。在孩子發脾氣的時候,他的大腦蓋子就打開了,這時處於動物腦狀態,這個時候和孩子講道理是沒有用,我們必須先處理好孩子的情緒,才能處理好事情。父母可以陪伴在孩子身邊,抱抱他,讓他冷靜下來。不要去批評責罵孩子。在人的大腦中掌管情緒的前額皮層要等到21歲左右才能夠發育完全。我們父母要學會耐心處理好孩子的情緒,去接納孩子。

    三、父母自己要做好榜樣。有的孩子與別人在一起相處時,稍不如意就會說髒話罵人、大發脾氣。當我們在責怪孩子沒有禮貌時,想想看,平常是不是我們也會這樣說話呢?有一次一位家長對我說,一天她在家裡找鑰匙,找了很久都沒找都。孩子就對媽媽說了一句:你眼睛瞎了呀,這都看不到啊!媽媽很憤怒,不知道孩子是從哪裡學來的?我們的父母自己可以覺察一下,在日常生活當中,是不是家庭成員之間無意中說過這樣一句話?被孩子學到了。所以家庭成員中的一言一行,對孩子來說都有巨大的影響。

  • 5 # 那日圖威

    個人覺得家長要有耐心,要定規矩,一定要遵守,是孩子和家長都要遵守!孩子都是好孩子,熊孩子就是家長沒有耐心引導好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八國聯軍侵華,御林軍不堪一擊,慈禧是如何逃出昇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