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小百科大世界

    老師佈置作業讓家長來做,這肯定是不合理的。

    對於低年級學生來講,家長可以配合學校一起來完成教育工作。比如督促孩子養成良好的閱讀、寫字、作息等習慣。

    但是學校絕對不能將學生的作業交給家長批改,甚至由家長來完成。相當於將學校的工作變相轉移到家長頭上來。

  • 2 # 石頭122926926

    這個問題不能簡單的回答合理還是不合理,要看老師佈置的是什麼型別作業,在什麼情況下佈置的作業。

    現在的作業種類很多,做題、讀寫等傳統作業形式只是其中的一部分。親子閱讀、觀影、遊學、實驗、採訪、調查、勞動技術等實踐性較強的作業,在某些學段,沒有家長和孩子一起完成還真不行,而且有些作業教材編者就建議家長和孩子一起完成。這類作業老師也希望家長主動參與,對孩子成長有多方面的好處。當家長缺乏這個意識時,老師提出明確要求,應該是合理的。

    對於應該由孩子獨立完成的作業,老師提出這樣的要求顯然是不合理的。一方面增加了家長負擔,另一方面把該由老師承擔的責任轉嫁給家長,有違師德。

    遇到這種情況,家長要做一個甄別,即這個作業要家長一起完成,是不是必要必須的。如果是必要必須的,支援配合;否則,跟老師溝通,剔除不合理的作業要求。

  • 3 # hy海燕老師

    我覺得合不合理,要看作業的內容和性質。在小學一二年級,老師會經常佈置一些讓家長和孩子一起完成的作業。而且這些作業是很有必要讓家長參與的。比如在一年級學生剛學習數的分成和合成時,要求學生動手擺小棒,這是在有意識的培養孩子的動手操作能力和思維能力,課堂上的時間是有限的,老師不可能關注到每一個孩子的擺放過程,於是會佈置讓家長在家中和孩子一起擺,並拍成小影片上傳這樣類似的動手操作的作業。這樣的作業如果沒有家長一起參與和指導,孩子是不可能很好完成的。語文老師會佈置讓家長和孩子一起朗讀的作業,這些我認為都是有必要的。到了中高段,學生已經有了自主學習的能力,便在沒有必要佈置讓家長跟著一起完成的作業了,家長要起到監督的作用。

    建議老師在佈置作業時能先考慮:1、學習是學生自己的事,養成孩子獨立完成作業的習慣是很關鍵的。如確實需要家長一起完成,這樣的作業一定要精心設計,要與孩子的學業有關,不能給學生和家長造成負擔。2、要求家長和孩子一起完成作業時,要明確告訴家長為什麼要佈置這樣的作業?並告訴家長應該怎樣去完成?讓家長能有方法可依。

    同時也建議家長們要正確看待老師佈置的這樣的作業,孩子確實不能獨立完成的,家長就要幫助孩子一起完成。如果遇到你覺得確實不合理的作業時,要和老師主動聯絡說明原因。及時溝通交流是建立良好家校關係的基礎。

  • 4 # 育漁寡歡

    老師佈置作業讓家長一起完成,這種情況一般出現在小學,至於合不合理,要區別對待。

    基於學段及學生知識積累原因,作業需要家長幫助一起完成。

    眾所周知,在小學低段,尤其是一、二年級,由於學生字詞句積累少,很多題目都不認識,必須要家長念題,學生才能完成。這時離開家長的幫助,學生怎麼辦?一年級包括學業水平測試,也是需要教師讀題,學生作答。

    部分學科性質決定,有的作業需要家長一起完成。

    隨著課程改變的不斷深化,部分學科更強調與學生生活實際相聯絡,注重社會實踐性。以小學《道德與法制》為例,在家庭、社群、鄰里關係認識和處理內容方面,安排了一些社會實踐活動,如打掃衛生、洗碗、瞭解家人情況、社群調查等這些都需要家長配合和幫助。《科學》學科裡的一些實踐,也是需要家長幫助才能完成。

    愛是陪伴,是參與,教育也是陪伴和參與。

    孩子的成長是一個無法獨立完成的過程,家庭教育註定要陪伴孩子的一生。孩子在成長過程中總會遇到這樣哪樣的困惑,包括學業上的困惑,這時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家長應給予必要的輔導和幫助。

    我女兒剛好讀二年級,我採取的方法是:社會實踐類活動,我積極參與,負責後勤保障和安全指導,動手動腦的事情由她獨立完成,有困難時只建議不代替;學業方面,注重學習習慣養成、細心耐心、用眼習慣等方面培養,學業有困難時,只輔導困難點,讓她將整題前後聯絡複述一遍,講得出來,自然印象深鞏固得好,變成自己的方法。

    學生教育是家校社會共同的事情,學習是孩子自己的事情。

    學生教育需要家校緊密配合,全社會共同關注,但將學生作業繫於家長一身,甚至由家長批改,是不恰當的行為。一方面加重家長負擔,另一方面很難跟進學生真實學習狀況,及時採取措施加以改進。

    結語:教育是一個系統工程,學校、家庭、社會缺一不可,只有相互協作,才能推進教育的發展,確保學生學業有成。

  • 5 # 開心與憂愁

    你好,對於這個問題,我是這樣理解的。

    首先我覺得你應該高興,雖然你的孩子還沒開始上學,但是老師已經把你的孩子當做自己的學生看待了。這個作業也是一項很有愛的作業,相信老師也是一個好老師。

    小孩子上學不僅僅是要學習知識,還要在各個方面得到發展。幼兒園留給爸爸的這個作業,雖然與孩子學習無關,但是這個作業是有利於小孩子身心健康的。

    我想,老師留這個作業的目的是想讓孩子能體會到爸爸對媽媽的愛。孩子生活在一個有愛的家庭,他會更明白什麼是愛,如何愛自己,愛別人。

    再者,試想一下,如果你孩子過幾天上學了,班裡的其他小朋友都做了這個作業,或許老師還會在班級裡給大家展示,而你的孩子沒有,他會不會有一點失望呢?

    正好你可以把平時不好意思對妻子說的話,利用這個機會,對她說出來。一方面你可能會更理解她為家庭的付出,她的不容易;另一方面,你的妻子看到影片,她一定會感動的,最後受益的還是你。

    我相信等到父親節的時候,老師也一定會給媽媽留一個為爸爸做些什麼的作業。

    最後提示一下,不要將孩子的學校明明白白地寫出來,隱私要保護好。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24-D除草劑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