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達o芬奇密碼
-
2 # 悠然布衣
在中華文化的傳承當中,皇帝一直都是一個至高的席位,人人都想當皇帝,皇帝輪流轉,今天到我家。但是如果我們細觀歷史的話,會發現一個很可怕的事情,中國曆朝歷代的皇帝當中,長壽的沒有幾個,出去那些上古傳說中的不算,皇帝能超過80歲的人數不超過一隻手,超過70歲的也不超過兩隻手。皇帝不是可以為所欲為,錦衣玉食嗎?為什麼活得那麼短命呢?
第一個的話,古代的總體環境壽命可能算是一方面,雖然《黃帝內經》上說:餘聞上古之人,春秋皆度百歲而動作不衰,今時之人年過半百而動作皆衰也。但是在有歷史記載的古代來說,因為醫療條件,因為戰亂,因為天災等因素,平均年齡不到40歲,其實根據1996年第5期《生命與災禍》中林萬孝的《中國曆代人平均壽命和預期壽命》中記載的資料,夏商平均年齡才18歲,清朝才33歲,到了1957年中國的平均年齡才57歲。當然其實這個數值很大程度可能是因為夭折的孩子太多了吧,這個不予評論,反正不會太高就是了。所以皇帝的壽命上限也肯定比現在的低,畢竟大環境如此,皇帝錦衣玉食或者說御醫的手段都有時代的侷限性。
第二個的話,據說法家的韓非子說過:“天下最危險的職業就是君主”(我感覺是別人假借韓非子的名義說的,我沒有找到出處,大家可以找找。)不過皇帝的確是個危險的職業,除非是昏君,否則都不可能為所欲為,受到的限制也很多,精神壓力,身體壓力都很大。最是人間寂寞事,來世莫生帝王家,歷史上不少的皇帝也是死於非命的。
第三個的話,就是上面說的精神壓力,很多人說當皇帝可以三宮六院七十二妃,但是這個是很難的,皇帝其實就是最大的公務員或者說老闆,總有一堆的事情要處理,早起晚睡,畢竟這個公司是你的,人員職員不幹了或者跳槽了,你可是沒有退路的。還有諫官、史官,想要名留青史的話就得按照一定的規矩辦事,就是晚上去哪個妃子的宮殿也不能完全的根據自己的意願決定。還有後宮的宮鬥,自己兒子們的爭權,大臣們要奪權,外戚要專權,宦官要涉政,敵國的態度,天災人禍還得皇帝下個罪己詔,勾心鬥角,這樣的精神壓力大不大。
比如我們說說明朝的幾位皇帝:明成祖朱棣,活了65歲,當了23年的皇帝,可謂一代傳奇的馬上皇帝,一生征戰,最後因病去世了;接下來朱高熾,也就是明仁宗,活了47歲,當了十個月的皇帝,他身形較胖,導致身體較弱。深受儒家的教育,所以儒雅、仁愛,為政開明,廢除了許多朱棣時期的苛政,是一個有名的仁宗。而他們的兒子朱瞻基,也就是明宣宗,活了38歲,當了十年的皇帝,患病去世了。
這三個皇帝死於病患,但是同時也是因為精神壓力,朱棣主要是因為和外敵征戰,身體受不住了。而到了朱高熾時期,他沒有朱棣的威望,文臣開始涉權,想要恢復宋朝文官掌管天下的局面,沒有了外患又來了內憂,雖然他在歷史上評價很高,但是誰知道他的內心是否憋屈呢?到了朱瞻基時期,文官掌權成了大趨勢,朱瞻基就把宦官推出來和文官打擂臺,這個皇帝當得也是很無奈啊,還有就是據歷史記載,朱瞻基好房中術,也是他早逝的原因之一吧。
-
3 # 子衿讀歷史
中國古代黃帝大多都短命,據不完全統計,從夏朝到清朝,歷代帝王大概有四百多人。受命超過八十的只有四個人,即南朝梁武帝蕭衍、唐代武則天、南宋高宗皇帝、清朝乾隆帝。古代皇帝的平均壽命不足四十歲,和今天相比,完全算得上是英年早逝。
究其原因,我認為有以下幾方面原因。
一,社會生產力水平普遍低下。生產力就是人類改造自然之能力。在秦漢時候,老百姓和皇族的最大區別是,百姓吃不飽,皇族吃飽了。基本上是這樣一個差別,吃飽了並不代表有營養。東漢的大多數皇帝都夭折。如漢殤帝劉隆,是中國歷史上最短命的皇帝,一歲駕崩;漢質帝八歲駕崩;漢衝帝兩歲駕崩。這主要取決於物質財富的不豐富。
二,皇帝過於勤政,透支了身體。在皇權專制的時代,天下無論多大的事情,都要由皇帝一個人決策,這種超負荷的工作量大的驚人,在現代社會極為罕見。秦始皇統一六國後,《史記.秦始皇本紀》載:“天下之事無大小皆決於上,上至以衡石量書,日夜有呈,不中呈不得休息。”清朝雍正皇帝設立軍機處後,專制皇權達到了頂峰。地方官員的奏章不透過內閣,直接到達皇帝手中,這樣皇權就完全控制了地方政府。每天從早到晚案臺上的奏章堆積如山,最後活活累死。
三,醫療條件差。在傳統時代依靠的都是中醫,中草藥。這種藥物只能治療一些簡單的感冒之類病症。一旦遇到大病就無能為力。尤其清朝,兩位皇帝都死於天花。順治皇帝得天花二十四歲駕崩、同治皇帝得天花十九歲駕崩。
四,煉長生不老丹,為了長命百歲,反而中毒短命。古代很多帝王都夢想自己長生不老,煉長生不老藥。這種藥物本身含有對人體有害的毒素,食之必然影響壽命。明朝嘉靖皇帝二十多年不上朝,在後宮裡幾乎天天煉丹,最後食用了這種所謂的長生不老藥後駕崩。
-
4 # 萬年貢米68156
皇帝短壽原因:一是壓力太大。管多大事就要操多大心,肩挑社稷重擔,心理壓力之大可想而知。二是聲色犬馬。色子失上一把刀,貪多傷人,後宮佳麗多,怎能不傷身。三是近親結婚。有些皇帝是近親後代,帶有致命基因。四是疑心太重。總是怕有人奪權,疑神疑鬼,心理陰影面積大。五是怕寃魂索命。皇帝握有生殺大權,難免錯殺,必生內疚恐懼心理,影響健康。六是積勞成疾。有些馬上皇帝和勤政皇帝,幹活多休息少,傷了身體。七是亂吃補藥。煉丹吃藥,聽信巫術,丟了性命。八是被篡權者謀位害命。
回覆列表
古代人短命,是因為古代沒有現代化醫療系統。要知道古代大部分人都不是餓死的,都是病死的。皇帝雖然衣食無憂,但是皇帝也會生病。像腸胃炎盲腸炎等炎症,病毒性感冒等病毒疾病,傷口感染,體內病變,這在當時都是絕症。
從原始社會到明清,普通人的平均壽命才30多歲。皇帝的平均壽命40歲。別再說中國有中醫,中醫不是萬能的。中國有中醫,但是和西方沒中醫效果一樣。中國古代中醫能治的病寥寥無幾。這也就是現在為什麼醫院不用中醫治病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