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陽光下的秋桃

    提問:誰應該對品格的形成負責?我們要對自己的德性負責嗎?

    父母對品格的形成有一半的責任!那這一半的責任又是在孩子的哪個階段?你們如果想知道就彆著急,下面我即刻就給大家好好捋捋。

    我們如果想讓樹長直,是不是得從小樹苗著手。我們以樹苗為中心點,再在樹苗的周圍固定幾根棍子,再用繩子把幾根棍子牢牢系在一起,以防棍子鬆動而影響樹的成型。在棍子的約束和管束下,樹就不會隨心所欲的長成一棵歪樹,而是順著中心點往上長成一棵有價值的直樹。

    人也是同樣的道理,要想孩子有一個好的品格,必須從幼兒階段開始嚴格管教。由於這個年齡階段的孩子的思想還沒有真正獨立,父母都會給孩子灌輸正確的三觀,所以在父母長時間的教導以及管束下,孩子已經習慣和接受,那麼品格也在那個時候自然而然的形成。

    雖然是不是有高尚的品格和父母有直接關係,但一個人的德性真的是後天形成,它跟父母沾不上邊。既然是自己造成的,當然自己得負全責!

  • 2 # 軸承大全

    第一個問題:想知誰應該對品格負責?就必須知道品格的形成受什麼環境的影響。 答:人的身心發展受到多種因素制約,概括起來主要有遺傳、環境和教育。 ⑴遺傳:①遺傳是指人從先輩那裡繼承下來的生理解剖上的特點,如機體的結構、形態以及感官和神經系統的特徵,特別是腦機能的特點等。這些遺傳的生理特點也叫遺傳素質,它是人的身心發展的物質基礎和自然條件。沒有從遺傳獲得的機體,也就沒有個體的發展②與此同時,不同個體之間在遺傳素質上是存在著客觀差異的。每個人表現出來的智力水平和個性特徵,在一定程度上受遺傳因素的影響③但是,遺傳對人的身心發展的作用只限於提供物質的前提,提供發展的可能性,它不能決定人的發展。如果離開了後天的社會環境和教育,遺傳提供的可能性並不會轉化為現實④在正確分析遺傳在人的發展中的作用的同時,要反對形形色色的遺傳決定論。在遺傳決定論者看來,人的知識、能力和個性等如同他的眼睛、牙齒和手指一樣,是自然賦予的,是先天得來的,教育和環境對其是無能為力的。即是說,人們的遺傳素質決定著一切。遺傳決定論者完全用生物學的觀點分析人的發展,否定社會環境對人的發展產生的巨大影響,貶低教育的巨大作用,是極其片面和有害的。 ⑵環境:①環境,即圍繞在人們周圍,對人的發展產生影響的外部世界,它包括自然環境和社會環境兩個方面。在人的發展中,社會環境起著更為主導的作用。②環境影響人,主要是透過社會環境實現的。社會環境包括社會文明的整體水平,即社會生產力的發展水平、社會物質生活條件以及社會的政治經濟制度和道德水準,其中最主要的是社會發展的程度和個人擁有的社會關係。③環境對青少年發展的影響雖然是經常的和廣泛的,但這種影響在大部分情況下是自發的、分散的和偶然的。它對個體身心發展有時可能起有利的、積極的影響以有時可能起不利的、消極的影響。④人並不是被動的、消極的接受環境的影響。由於人所具有的主觀能動性,人在環境面前並不是無能為力的,人不但能正確認識外部世界,還能主動地改造世界,不僅是環境改造人,人也可以反過來改造環境,透過改造環境來更好地適應外部環境。那種認為人的發展是由環境消極決定的環境決定論是錯誤的。 ⑶教育:人的發展是在遺傳、環境和教育的影響下實現的,其中教育在人的發展中起主導作用,這是因為:①教育是一種有目的、有計劃、有組織、系統地培養人的活動。它根據一定社會發展的要求,根據青少年身心發展的規律,選擇適當的教育內容,採取有效的教育方法,對人進行系統的教育和訓練,保證了人的發展方向,從根本上消除了環境對人的影響的自發性和盲目性。②教育是教師根據一定社會發展的要求,對青少年施加影響,促進他們獲得全面發展的活動。在這裡,教師的職責和工作特點保證了青少年發展的正確方向。③在人的一生中,青少年時期是最需要受教育也最適宜受教育的時期。青少年時期正是長知識、長身體和世界觀逐步形成的重要時期,他們的知識比較貧乏,經驗不足,獨立思考問題的能力和判斷是非的能力還不強,他們的成長有賴於正確教育的引導。由於青少年身心發展的特點,教育所起的作用是主導的。 第二個問題,我們要對自己 的德行負責嗎? 答案是肯定要負責的,因為對自己的行為負責,是一種成熟的心智。在現實生活中,每一個人因擔任的角色不同而擔負著不同的責任。負責不僅是一種積極的人生態度,還是一個人道德修養的基本要求。青少年若能夠對自己的行為負責,對自己、對他人、對社會均有一定的積極意義。

      正是由於對歷史負責,司馬遷才寫出千古流傳的《史記》;正是由於對國家負責,陸游才會“位卑未敢忘憂國”。若沒有負責的態度,何來李時珍21年心血而鑄成的《本草綱目》?若沒有負責的態度,何來神舟七號圓滿飛天?

  • 3 # 阿蒙泰

    家庭中當然以父母影響為重。其父母的思想性格如果是重德守信之人,其子必受以燻,言行將會較合規;若父母常為錢財爭吵,愛居公為私,以歪理強勝鄰里,其子成人後必將為一蠻橫之徒。

    而學校是育人之地,多以授正能量為多。無可厚非。

    最為是重要的是社會。社會中各種人都有,你與什麼圈的人常來往,就會成為什麼人。僅靠自身的認知度是不足以抵禦來自社會的負能量,還需有父母、老師、長輩等的指導和幫扯,才能形成自己的合德品格。

    所以,誰應該對品格的形成負責的,不是社會而是家庭和學校。當然,還有自己。

  • 4 # 曾德志9

    人的品性教育作為父母是首要責任。孩子的品行,父母的言傳身教起到重要效果,學校教書育人的地點,品德思想教育是整體的,也是國家文明社會所需的人為教導。相對來說:社會是個七彩斑斕五光十色的大圈子,人沒有正確導向容易掉進染缸。人需要對自己負責,因著品行而作出一切行為的後果。

  • 5 # 靜觀新聞視野

    古語說,“三歲看大,七歲看老”是有道理的,人格的形成與家庭教育是密不可分的,人格的形成與發展離不開先天遺傳與後天環境的關係與作用。心理學家們認為,人格是在遺傳與環境的互動作用下逐漸形成並發展的。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佳能M50感覺挺好,輕便易操作,想用他拍婚禮,有用過的嗎?給點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