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科核心素養是中國適應新課程改革提出的新概念,是指學生在課程學習當中應該形成的最基本、最重要的素養,是學科基礎知識、基本技能、基本品質和基本經驗的綜合體。具體到體育學科來說,核心素養就是運動認知、健身實踐和社會適應能力的綜合。要在教學實踐當中將核心素養的培養落到實處,就必須要認清體育教學中核心素養的意義和培養方法。
一、 體育教學核心素養的意義
隨著新課程改革的深入,人們對核心素養的認識不斷地豐富,學術界中已經對核心素養做出了明確的界定。學術界當中普遍認為,核心素養就是與學生終身發展和社會發展相適應的關鍵能力和必備品格,其具備三層架構。第一層架構的核心就是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第二層架構的核心是解決問題的基本方法,第三層是在學科學習當中形成的學科思維。這三個層面組成了密切聯絡的整體,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是解決問題的基礎,也是學科思維形成和發展的基礎;學科思維則是學科課程的靈魂,是學科課程和人的內在品質的集中體現。這三個不同的層面都是以終身學習和全面發展作為落腳點的。
不同的學科性質與特點不同,學科功能也各有差異,學科核心素養自然會有所不同。體育教學的核心是提高學生的運動技巧和運動能力、增強學生的身體素質,引導學生自覺地參與體育鍛煉,實現全面發展。因此,體育教學中的核心素養應該包括以下三個方面:一是體育情感與體育品格,即形成濃厚的體育興趣和積極主動參與體育鍛煉的意識;二是運動能力和習慣,即掌握基本體育技能,具備自覺參與體育鍛煉的習慣;三是健康知識與行為,即基本的體育知識和科學合理的鍛鍊方式。
二、 體育學科核心素養的方法
(一) 著眼終身發展,注重情感和品格的培養
學生體育情感和體育品格的培養都是以體育興趣的培養作為基礎的。只有學生從內心喜歡上了體育運動,願意參與體育運動,才能不斷地實現體育精神的感悟與增強。因而,在教學中,應該注意讓學生體驗和感受體育運動的快樂,進而喜歡上體育鍛煉;他們在形成了良好的體育情感之後,就會自然地形成良好的體育精神。如學生透過參加中長跑運動,會得到意志力的鍛鍊;透過籃球運動,會形成更強的團結協作能力;可以在乒乓球運動訓練當中形成敢於奮鬥拼搏的能力,這些都應該歸入到體育品格的培養當中。在教學當中,應該做到以下兩點:一是依據教學實際,有針對性地安排教學內容,如可以設計挑戰性較強的體操類教學內容,以培養學生敢於迎接挑戰的品質;可以設計足球運動用以培養學生的團結協作能力。二是要依據學生的身心特點來選擇教學專案,如對初一的學生可以選擇情境性較強的體育內容,注意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初三年級學生可以選擇競技類運動專案,增強學生的抗挫折能力。
(二) 家校共同攜手,強化運動能力與習慣的培養
運動能力和運動習慣主要包括基本運動能力、專項運動能力和體育鍛煉習慣三個方面。運動能力和習慣的培養不只需要學校教育,而且需要家庭的參與。因而在教學中需要做到以下三點:
一是明確教學目標,合理選擇教學方式。學生的年齡不同,運動能力的培養目標也不相同,應該依據對應的培養目標,選擇合適的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如對於剛升入初中的新生最好採用“玩中練”的教學模式,選擇趣味性強、參與性強的教學內容;對初二“玩中學”的教學模式,選擇技能性較強的教學內容;對初三的學生則要採取“賽中練”的教學模式,著重提高學生的技能熟練程度和團隊合作能力。
二是提供模擬環境,落後“三會”教學目標。“三會”即會說、做做、會用,都是以技能學習作為教學目標的。在體育教學中,只有學生達到了這“三會”,才能說明其真正實現了掌握運動技能、具備運動能力的教學目標。因此,教師需要進一步完善體育教學的方式,適當控制單元長度。如改變傳統體育教學不注重學生“會說”的做法,有意識地引導學生用語言來表達所學的體育動作和體育方法;改變傳統體育教學不注重學生“會用”的做法,為學生提供模擬模擬的運動環境,讓其透過實際應用來提高運動技能水平。
三是家校協同努力,促進運動習慣的培養。運動習慣的培養不只是學校的事,還需要家庭的配合。如果父母喜歡體育運動,經常帶領孩子參加體育活動,或者自己不喜歡體育運動,但支援和督促學生經常參與體育運動,就會對學生運動習慣的養成產生積極的影響。因而,學校在堅持精講多練、少等多動的做法的基礎上,還要注意取得學生家長的支援,真正做到家校協同努力,共同促進學生良好運動習慣的培養。
(三) 突出養成教育,提升學生健康知識和行為水準
學生健康知識和行為的培養,重點是掌握科學的健身知識和健身行為。掌握科學的健康知識是學生理解和感悟體育運動,自主參與健身活動的先決條件;健身行為是學生圍繞既定的體育鍛煉任務,有意識地採取的體育行為,是自主健身的載體。
提升學生健康知識和行為水平,必須要突出養成教育。一是要將健康知識滲透到具體的體育教學活動當中,如藉助籃球傳球教學引導學生掌握預防手指挫傷的知識;結合體操訓練,引導學生學會如何發現並排除潛在的運動風險。二是適時適當地開設健康教育課程,引導學生更加全面地掌握健康知識,更好地形成健康行為。
學科核心素養是中國適應新課程改革提出的新概念,是指學生在課程學習當中應該形成的最基本、最重要的素養,是學科基礎知識、基本技能、基本品質和基本經驗的綜合體。具體到體育學科來說,核心素養就是運動認知、健身實踐和社會適應能力的綜合。要在教學實踐當中將核心素養的培養落到實處,就必須要認清體育教學中核心素養的意義和培養方法。
一、 體育教學核心素養的意義
隨著新課程改革的深入,人們對核心素養的認識不斷地豐富,學術界中已經對核心素養做出了明確的界定。學術界當中普遍認為,核心素養就是與學生終身發展和社會發展相適應的關鍵能力和必備品格,其具備三層架構。第一層架構的核心就是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第二層架構的核心是解決問題的基本方法,第三層是在學科學習當中形成的學科思維。這三個層面組成了密切聯絡的整體,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是解決問題的基礎,也是學科思維形成和發展的基礎;學科思維則是學科課程的靈魂,是學科課程和人的內在品質的集中體現。這三個不同的層面都是以終身學習和全面發展作為落腳點的。
不同的學科性質與特點不同,學科功能也各有差異,學科核心素養自然會有所不同。體育教學的核心是提高學生的運動技巧和運動能力、增強學生的身體素質,引導學生自覺地參與體育鍛煉,實現全面發展。因此,體育教學中的核心素養應該包括以下三個方面:一是體育情感與體育品格,即形成濃厚的體育興趣和積極主動參與體育鍛煉的意識;二是運動能力和習慣,即掌握基本體育技能,具備自覺參與體育鍛煉的習慣;三是健康知識與行為,即基本的體育知識和科學合理的鍛鍊方式。
二、 體育學科核心素養的方法
(一) 著眼終身發展,注重情感和品格的培養
學生體育情感和體育品格的培養都是以體育興趣的培養作為基礎的。只有學生從內心喜歡上了體育運動,願意參與體育運動,才能不斷地實現體育精神的感悟與增強。因而,在教學中,應該注意讓學生體驗和感受體育運動的快樂,進而喜歡上體育鍛煉;他們在形成了良好的體育情感之後,就會自然地形成良好的體育精神。如學生透過參加中長跑運動,會得到意志力的鍛鍊;透過籃球運動,會形成更強的團結協作能力;可以在乒乓球運動訓練當中形成敢於奮鬥拼搏的能力,這些都應該歸入到體育品格的培養當中。在教學當中,應該做到以下兩點:一是依據教學實際,有針對性地安排教學內容,如可以設計挑戰性較強的體操類教學內容,以培養學生敢於迎接挑戰的品質;可以設計足球運動用以培養學生的團結協作能力。二是要依據學生的身心特點來選擇教學專案,如對初一的學生可以選擇情境性較強的體育內容,注意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初三年級學生可以選擇競技類運動專案,增強學生的抗挫折能力。
(二) 家校共同攜手,強化運動能力與習慣的培養
運動能力和運動習慣主要包括基本運動能力、專項運動能力和體育鍛煉習慣三個方面。運動能力和習慣的培養不只需要學校教育,而且需要家庭的參與。因而在教學中需要做到以下三點:
一是明確教學目標,合理選擇教學方式。學生的年齡不同,運動能力的培養目標也不相同,應該依據對應的培養目標,選擇合適的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如對於剛升入初中的新生最好採用“玩中練”的教學模式,選擇趣味性強、參與性強的教學內容;對初二“玩中學”的教學模式,選擇技能性較強的教學內容;對初三的學生則要採取“賽中練”的教學模式,著重提高學生的技能熟練程度和團隊合作能力。
二是提供模擬環境,落後“三會”教學目標。“三會”即會說、做做、會用,都是以技能學習作為教學目標的。在體育教學中,只有學生達到了這“三會”,才能說明其真正實現了掌握運動技能、具備運動能力的教學目標。因此,教師需要進一步完善體育教學的方式,適當控制單元長度。如改變傳統體育教學不注重學生“會說”的做法,有意識地引導學生用語言來表達所學的體育動作和體育方法;改變傳統體育教學不注重學生“會用”的做法,為學生提供模擬模擬的運動環境,讓其透過實際應用來提高運動技能水平。
三是家校協同努力,促進運動習慣的培養。運動習慣的培養不只是學校的事,還需要家庭的配合。如果父母喜歡體育運動,經常帶領孩子參加體育活動,或者自己不喜歡體育運動,但支援和督促學生經常參與體育運動,就會對學生運動習慣的養成產生積極的影響。因而,學校在堅持精講多練、少等多動的做法的基礎上,還要注意取得學生家長的支援,真正做到家校協同努力,共同促進學生良好運動習慣的培養。
(三) 突出養成教育,提升學生健康知識和行為水準
學生健康知識和行為的培養,重點是掌握科學的健身知識和健身行為。掌握科學的健康知識是學生理解和感悟體育運動,自主參與健身活動的先決條件;健身行為是學生圍繞既定的體育鍛煉任務,有意識地採取的體育行為,是自主健身的載體。
提升學生健康知識和行為水平,必須要突出養成教育。一是要將健康知識滲透到具體的體育教學活動當中,如藉助籃球傳球教學引導學生掌握預防手指挫傷的知識;結合體操訓練,引導學生學會如何發現並排除潛在的運動風險。二是適時適當地開設健康教育課程,引導學生更加全面地掌握健康知識,更好地形成健康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