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4
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6805876396514

    一、經常吃海鮮是不好的,適量適時吃才是最好的。從某種角度看,合理和科學的吃海鮮能夠起到美容的作用的,吃的很健康,營養很好,容光煥發的,這本身就是一種美容,但是吃海鮮容易引起一些問題,也是較常見的啦。 很多人吃過海鮮後,身體上或者臉上都起了很多疙瘩或者斑跡,就誤認為是吃海鮮引起的,其實,錯誤不全在海鮮身上。

    二、吃海鮮的相關問題

    1、吃海鮮過敏到底是誰“惹的禍”:

    (1)海鮮美味,這是大家都知道的啦,我就不廢那麼多話啦,但有些人吃了海鮮後,全身會出現紅腫斑點,我們稱之為海鮮過敏症。

    (2)其實這本身與所食的海鮮無關。海鮮含有豐富的蛋白質,某些人攝入了過量的蛋白質後,引起肌體異性蛋白變性反應,才出現上述海鮮過敏症,這與人身體健康與否無關,而是因為部分人身體的蛋白質與海鮮所含的蛋白質產生抗拒的緣故。

    (3)吃海鮮後產生過敏,最有效的方法當然是吃過敏藥物,而某些人嘴饞,所以對海鮮又愛又恨。

    (4)這裡我提供一個簡單的方法,供你參考啦: 就是每頓飯吃某種一定量的海鮮,慢慢嘗試增加份量,一有過敏反應,立即停止進食,於是經幾次三番嘗試,找到自己合適的定量,每次進食。

    2、怎樣才是合理和科學的吃吃海鮮:

    (1)吃海鮮很容易引起疾病,海鮮中含有過量組織胺會造成人身體不適,少數人因天生缺少分解組織胺的酵素,吃了現撈的新鮮魚或海鮮,就會引起過敏。

    (2)過敏是一種慢性病,和體質有關。許多人一吃海鮮(嚇、魚、螃蟹等)就會發生不同程度的過敏反應,大部分表現為身體某些部位(臉部、腿部、胳膊,甚至全身)起疙瘩並伴有瘙癢症狀。

    (3)敏易清高效清除過敏,改變過敏體質。敏易清可有效保護肥大細胞、嗜鹼細胞,使其在過敏原作用下難以釋放過敏介質;抗氧化物還會在支氣管、面板粘膜上形成保護膜,徹底隔離它們與過敏介質接觸;抗氧化物更能調節體液免疫,使過敏原與機體不良免疫反應降到最低限度,根本改善過敏體質,實現三重保護。

    (4)另外吃海鮮最好先冷凍、再澆點淡鹽水。吃的時候多醮點醋,慢慢的細嚼。使唾液中的酶能減緩過敏源在胃腸道里的吸收。

    (5)牡蠣及一些水生貝類常存在一種“致傷弧菌”細菌。對腸道免疫功能差的人來說,吃海鮮具有潛在的致命危害。不要貪鮮,最好煮熟煮透再吃,這樣吃起來就更安全。

    (6)吃海鮮不宜喝啤酒。食用海鮮時飲用大量啤酒會產生過多的尿酸,可在關節中形成尿酸結晶,使關節炎症狀加重。

    (7)海鮮忌與某些水果同食。魚蝦含有豐富的蛋白質和鈣等營養物質,如果與含有較多鞣酸的水果同吃,會降低蛋白質的營養價值,而且容易使海味中的鈣質與鞣酸結合,形成一種新的不易消化的物質。含有鞣酸較多的水果有柿子、葡萄、石榴、山楂、青果等。

    (8)蝦類忌與維生素C同食。科學家發現,食用蝦類等水生甲殼類動物同時服用大量的維生素C能夠致人死亡,因為一種通常被認為對人體無害的砷類在維生素C的作用下能夠轉化為有毒的砷。

    (9)魚蝦含豐富的蛋白質和鈣等營養物質,如果與某些水果如柿子,葡萄、石榴、山楂、青果等同吃,就會降低蛋白質的營養價值。而且水果的某些化學成分容易與海鮮中的鈣質結合,從而形成一種不容易消化的物質。這種物質會刺激腸道、引起腹痛、噁心、嘔吐等症狀。因此,海鮮與這些水果一起吃,至少應間隔2小時。

    三、五種人(主要是體質狀況)不得常食海鮮:

    1、患有痛風症、高尿酸血癥和關節炎的人不宜吃海鮮,因海鮮嘌呤過高,易在關節內沉積尿酸結晶加重病情。

    2、過敏體質的人應慎食海鮮,因為除了避免食用特定的過敏原之外,海鮮過敏並沒有很好的預防方法。富含組胺的紅肉魚也要少吃。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英國有什麼標誌性的建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