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3
回覆列表
  • 1 # 夢燼師傅

    答:伯夷、叔齊是商末孤竹君的兩個兒子。相傳其父遺命要立次子叔齊為繼承人。孤竹君死後,叔齊讓位給伯夷,伯夷不受,叔齊也不願登位,先後都逃到周國。周武王伐紂,二人扣馬諫阻。武王滅商後,他們恥食周粟,采薇而食,餓死於首陽山。(見《呂氏春秋.誠廉》﹑《史記.伯夷列傳》)。《論語.公冶長》:“伯夷叔齊不念舊惡,怨是用希。”邢昺疏引《春秋少陽篇》:“伯夷姓墨,名允,字公信。伯,長也;夷,諡。叔齊名智,字公達,伯夷之弟,齊亦諡也。”封建社會里把他們當作抱節守志的典範。

    為了躲避殘暴的商紂王、伯夷叔齊居住在北海之濱和東夷人一起生活。聽到西方伯主周文王興起,國內穩定,生產發展很快。他們高興地說:“應該從東夷回去了,我們聽說西伯的國內很安定,很適合老年人居住。”於是他們相約到周國去。但是走在中途,就遇見了周武王伐紂的大軍,原來這時周文王已經死去,周武王用車拉著周文王的木主奔襲商紂。他們二人大失所望就叩馬而諫說:“父死不埋葬,就動起武來,這能算作孝嗎?以臣子身份來討伐君主這能算作仁嗎?”武王的衛兵要殺害他倆,軍師姜尚勸解說:“這是講義氣的人呀,不要殺害他們。”就把他倆扶走了。後來周武王與商紂王大戰於牧野,血流飄杵,由於商紂王陣前的奴隸兵倒戈,周武王才取得了決定性的勝利,滅掉了商朝,建立了新的王朝周朝,這正是公元前1046年。伯夷叔齊認為這種做法太可恥了,發誓再不吃周朝的糧食。但是當時各地都屬於周朝了。他們就相攜著到首陽山上采薇菜吃。在采薇菜時,他們還唱著歌說:“上那個西山哪,採這裡的薇菜。用那強暴的手段來改變強暴的局面,我真不理解這樣作算是對呀?先帝神農啊,虞夏啊!這樣的盛世,恐怕不會有了。我們上那裡去呢,真可嘆啊!我的生命就要結束了。”於是就餓死在首陽山之上。他們的讓國和不食周粟,以身殉道的行為,得到了儒家的大力推崇。當子貢問孔子“伯夷叔齊何人也?”孔子立即回答說:“古之賢人也。”又問:“他們對所作的事不覺得後悔嗎?”孔子說:“他們求仁而得仁,沒有什麼後悔的。”後來又進一步的說:“齊景公有馬千駟,死之日,民無德而稱焉。伯夷叔齊餓於首陽之下,民到如今稱之,其斯之謂與。”原來伯夷叔齊的行為正符合儒家的價值觀。儒家認為,人生價值不在於你能獲得什麼功名利祿,而在於你對社會作出了什麼貢獻,在後世對你的評價中來體現人生價值,這就是所謂的留名千古。所以孔子強調說:“伯夷叔齊……奮乎百世之上,百世之下,聞者莫不興起也,非聖賢而能若是乎!

  • 2 # 豫韻新聲

    昔日內有一個二大賢,弟兄們推位讓江山。兄讓弟來弟不做,弟讓兄來兄不擔。前宰門逃出了大太子,後宰門逃出了二英賢。首陽山上見了面,弟兄抱頭哭皇天。飢了吃些松柏籽,渴了澗下飲清泉。老天不住鵝毛片,鵝毛大片下得歡。下了七天零七晚,弟兄凍死首陽山。姜子牙帶來封神榜,封他和合二神仙。這是前朝一本古,一朝一帝往下傳。這是豫劇《首陽山》裡一段唱。

    說典故之前,我們先來一首詩:日出東來又轉西,金烏玉兔兩相隨。我本東宮龍太子,推位讓國與叔齊。兄讓弟來弟不坐,弟兄性情一樣的。雙雙來到首陽地,修行慕道山洞棲……

    這個典故講的是武王伐紂時期一對名人,伯夷叔齊他們兩個人隱居在首陽山。這一天他們聽說武王伐紂要經過這裡,他們兩個商量,最後以臣不能殺君為由,阻擋武王前進。我們都知道,後來沒攔住,武王伐紂成功了,一統江山。

    撇開武王成功不說,講講伯夷叔齊,二人倒也是真性情,相約首陽山,不吃周家米,不穿周家衣,最後雙雙餓死首陽山。這時感動了太白金星,於是引薦二人進入天庭位列仙班!

  • 3 # 薔薇看中國

    首陽山位於今天的河南省洛陽市下轄的偃師市邙嶺鄉,是邙山在偃師市境內的最高處,因取其“日出之初,光必先及”之意而得名。首陽山聞名遐邇的原因,與古代的“伯夷、叔齊”二位賢人有密切關係。

    商朝的諸侯國中有個孤竹國,其國君有兩個兒子,一個叫伯夷,一個叫叔齊,伯夷是哥哥,叔齊是弟弟,兄弟倆相親相愛,情義甚篤。孤竹國國君逝世時留下遺命,讓叔齊繼承君位,但是叔齊認為國君應該由哥哥伯夷繼承(中國古代是長子繼承製),可是伯夷堅決不肯。伯夷認為弟弟繼位是父親的遺命,不能違背,堅決不肯接受。為了不影響弟弟繼位,伯夷悄悄離開並躲了起來。叔齊見哥哥跑了,心裡很難受,自己也放棄繼承君位躲避了出去。

    商朝的諸侯國中,西岐的周國國君周武王姬發,領兵攻打商朝天子紂王。在行軍時,周武王用車載著父親周文王姬昌的靈柩。伯夷和叔齊二人得知,趕到周武王軍前攔在周武王姬發的馬前,叩頭勸說:“您的父親逝世了,您不安葬,卻用車拉著他,帶領軍隊去打仗,這難道是孝道嗎?您作為商朝的臣子,卻要領軍去殺自己的君主,這能稱得上是忠義嗎?”武王大怒,下令殺死二人。姜太公急忙勸阻:“這是兩位義士不可以殺害。”於是周武王下令,讓衛士驅趕了二人。

    周武王沒有聽從伯夷和叔齊勸諫,在孟津召集八百諸侯,集結軍隊渡過黃河,在牧野列陣與商朝軍隊會戰,紂王發來70萬軍隊對戰周國聯軍。商朝軍隊中大多是臨時徵來的奴隸,早對商朝仇恨入骨,臨陣倒戈致使商朝軍隊大敗,周國軍隊攻陷商朝都城朝歌。紂王在自己建的鹿臺點火自焚,商朝從此滅亡,周朝建立。

    伯夷,叔齊得知商朝滅亡,大感悲傷,他們從此拒絕吃周朝糧食。兄弟二人隱居在首陽山,採野果、野菜充飢。一天,他們在山中遇到一個老婦人,老婦人對他們說:“兩位義士雖然不吃周朝糧食,可是這首陽山中的草木也是周朝的呀。”伯夷和叔齊聽了老婦人的話感到非常羞愧,從此二人絕食,再沒吃周朝的一草一木,直至餓死。

    三千年以來,伯夷、叔齊兄弟讓國、扣馬諫伐、恥食周慄餓死首陽的故事為後世歷朝歷代推崇頌揚,兄弟二人被讚譽為“二賢人”、“二君子”。他們也被儒家推崇為至高的道德典範和忠孝仁義的化身。他們的美德對中國及北韓、日本、越南人民的道德價值觀都起到了極為重大深遠的影響。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元歌連招口訣表是怎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