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另一種視角的觀察

    新感覺小說派是三十年代形成的現代派小說流派。主要作家有施蟄存、劉納鷗、穆時英等。他們以《現代》雜誌為陣地,發表了部分受日本新感覺主義影響的小說,以運用弗洛伊德學說寫心理分析小說著稱。

    新感覺在技巧上有新的探索因素。它不重視人物的形象塑造,注意刻畫人物的各種心理狀態,尤其注重人物的潛意識挖掘,因而小說的節奏明快,有著象徵的色彩,小說中的人物常常在朦朧的美好理想中,在無情的現實面前消失破滅,給人留下無盡的悵惘感。

  • 2 # 古文物保護修復與鑑定

    新感覺派小說流派特徵作為獨立、成熟的文學流派,新感覺派作家在思想、藝術追求上顯示出一些共性化的特徵。 基本傾向 從政治傾向上看,新感覺派作家與左翼文學的關係經歷了從開始接近到最終疏遠的過程,基本上代表自由知識分子的態度與立場。不滿現實腐敗,同情民眾疾苦,與左翼文學有共通之處;但他們又與左翼文學的政治目標有明確的距離,力圖保持中立的姿態。從文化選擇上看,新感覺派作家對流行於歐美和日本的世紀末文化思想、非理性主義生命學說和現代主義藝術情有獨鍾,自覺接受其影響。具體地說就是:一、歐美心理分析和意識流小說;二、日本新感覺派小說;三、弗洛伊德主義。從藝術觀念上看,他們持文藝與政治的二元論和並行論,強調文藝與政治的區別與獨立,突出文藝的非功利追求與創新性質。施蟄存就曾回憶說:“我們為什麼要運用這些新的手法,原因很簡單,一是覺得新奇,二是想借此有所創新。” 藝術探索及特點 新感覺派的藝術探索主要側重以下方面,並表現出相關特點。 都市景觀 新感覺派作家的作品大多從現代都市生活中取材,表現獨特的都市景觀,揭示都市人錯綜複雜的生存境遇及人生感受,尤其對畸形與病變方面的描摹富於特色。都市的出現是現代社會史的重大事件,中國現代都市的發展伴隨著半殖民地化的過程,以上海為代表的中國現代都市既是各種社會矛盾的聚集所,因而成為各派政治勢力的必爭之地;同時又作為西方資本主義社會的東方翻版,成為罪惡與墮落的淵藪。不同於茅盾、丁玲、樓適夷他們的都市小說著重描寫階級鬥爭、時代趨勢,新感覺派的小說更多地依託都市作為商貿金融重鎮的特徵來寫作,充分展示它燈紅酒綠紙醉金迷的一面,以及陷身其中的人們的躁動與迷茫。他們的小說人物從舞女、交際花、姨太太到資本家、投機商,從水手、冒險家、公司職員到各色市民、流派無產者等等,包羅廣泛;小說場景多選擇娛樂消費場所,賽馬場、夜總會、大劇院、小轎車、高階旅館、酒吧、別墅、大街通衢等等常常構成人物活動和故事發生的環境。作家往往就從中演繹一段與金錢有關的人生故事,從個體差異的角度來表現都市生活的光怪陸離、藏垢納汙。 現代中國的社會變革對都市的震盪更為直接與巨大,政局混亂,經濟破產,道德解體,價值崩潰,新感覺派小說再現了人際之間由於彼此缺乏信任和溝通,油然而生的沉重的孤寂感、隔絕感,如劉吶鷗的《熱情之骨》,徐霞村的《MODERN GIRL》等;因為人生喪失了目標,精神無所歸依,生活中充滿了變數,命運沉浮不由自主,穆時英的《夜》、《夜總會里的五個人》和黑嬰《五月的支那》等作品流露出濃郁的人生的漂泊感、厭倦感和無奈的嘆息。作家透過小說人物悲劇性的都市生活感受表達了相當一部分人群對於都市生存的焦慮體驗。心理描寫 著力開掘人物的深層心理和潛意識,集中揭示人物精神狀態的複雜性,刻畫雙重性格,是新感覺派小說的又一特點。新感覺派作家善於捕捉人物微妙的心理波動,從無意識的角度去剖析人物,並藉助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論從性慾本能的角度為人物的行為尋求深層心理學解釋。穆時英在《白金的女體塑像》中以性慾本能的壓抑與釋放的心理事件來描述謝醫生從性冷淡到恢復戀愛熱情的行為變化。施蟄存的《春陽》更從一件偶然事件中透視嬋阿姨心理的紛亂與記憶的失誤,剖示其置身金錢與情慾不能兩全困境中的苦悶。他們還透過描寫人物的變態心理與變態行為,展示其心理性格的矛盾衝突,從而塑造具有雙重性格特徵的複雜形象。施蟄存的《將軍的頭》小說集充分而細膩地展示人物情慾本能與理性規範之間的糾葛:《將軍的頭》是種族立場與美色之慾的衝突;《鳩摩羅什》是宗教戒律與男歡女愛的衝突;《石秀》一篇解構英雄故事,層層剝筍般地寫出石秀在兄弟信義與情慾本能之間的掙扎、沉淪,其行為從自虐到施虐,其心理由愛戀轉為嫉恨。這些小說將對人性的探究推進到隱秘幽僻的潛意識、無意識的生命本能層次,不無新意頗有深度。表現技巧 新感覺派小說在表現形式技巧方面也有不少新奇巧妙之處。心理——感覺化的敘事方式。在他們的小說中,對人的心理透析和感覺臨摹代替了經典現實主義藝術對典型環境的刻畫和對典型人物的塑造,讓人物心理感覺的變幻和意識綿延取代情節故事的展開,打破現實時空的界限,實現現實與幻覺、過去與未來的疊合交融。劉吶鷗的小說《兩個時間的不感症者》具有突出的感覺化的特點,而施蟄存的《梅雨之夕》、《春陽》等均以人物心緒的無意識流動來結構小說,體現將現實心理化的敘事特色。穆時英的《上海的狐步舞》描繪舞場聲光色彩及人群的移動,借鑑了新興藝術電影的蒙太奇手法,節奏快捷多變。開放式的敘事結構。新感覺派小說常採用散點透視的方式來結構小說,使其組織構造更多地呈現為橫向組合的形態而非縱向連綴的形式。如穆時英是此中高手,他的《夜總會里的五個人》表現五個失意之人狂亂的行為心理,從情節上看彼此互不相干,但五個命運相似的人生片斷疊加卻強有力地透露了共同的主題傾向。新奇的語言形式。他們強調語言對感覺印象世界的再造功能,要以出人意料的組合方式和技巧來表達對生活的獨特的感受,造成新穎不俗的藝術效應。為此他們發揮奇異的想象,對客體物件實施大膽改造,使之具有人的生命感覺,如穆時英將人臉想象為“一張優秀的國家的地圖”,將夜晚都會隱約的窗燈擬想為羞澀的“處女的燈光”等等。新感覺派小說語言辭格豐富,講求修辭的美學效果。如通感與比喻就是他們常用的手法,像以下的句子應該都是有獨特的表現力的:“鐘的走聲是黑色的……”;“那隻手像一隻熨斗,輕輕熨著我的結了許多皺紋的靈魂。”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清朝有多少個太后,都有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