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學習哪些會對以後升學有幫助?
4
回覆列表
  • 1 # 十月媽媽心理

    

    今天和一個同學聊天,講到家庭教育。

    他說自己給6歲孩子報了三個培訓班:奧數,美術,書法

    “我小時候因為窮,上不起培訓班,一到假期,同學們去學這學那,我卻蹲在衚衕口看螞蟻!特別焦慮很失落。”

    “我不能再讓孩子經歷我的童年,我要給他最好的。”

    那三個培訓班,都是他小時候求而不得的。

    我問:“孩子喜歡哪一個?”

    他說:“小孩子懂什麼,哪能讓他做決定。之前想學溜冰,被我拒絕了。學那太遭罪了,我以前試過,摔了一跤,痛得幾天緩不過來。”

    我明白了,這位父親,是在為童年時的自己報培訓班,不是為孩子。

    

    透過孩子來彌補自己童年遺憾,是一種普遍現象。

    我小時候沒有漂亮衣服穿,所以我要給孩子多買衣服;

    我小時候被限制吃零食,現在我要讓孩子放開吃;

    我小時候被父母逼著上各種培訓班,我絕不讓孩子上,就讓他好好玩;

    ······

    在養育孩子時,父母喜歡用自己的童年經歷,直接評判孩子需要什麼,不需要什麼,以“孩子不能吃我吃過的苦”為由,想當然地決定孩子的生活,執拗地認為這才是父母之愛。

    這種型別的父母,在心理學上稱為“彌補型父母”

    在童年時期,他們一邊壓抑對父母的不滿,一邊憧憬理想型父母。一旦自己有了孩子,童年時的情緒就被喚醒,自然地想要釋放,想要彌補自己。

    心理學研究發現,越是對自己補償慾望強烈的父母,越可能會忽視孩子本身,將孩子當做童年時的自己。

    兒時缺失的東西,會在心裡種下執念。童年已回不去,孩子,便成了填補空缺的載體。

    這種不恰當的愛,有父母自身經歷投射在內,是父母的自憐,如果不能進行內在覺察,就很難發現,自己一直隱隱地控制著孩子。

    還有一種情況,是緣於父母厭惡童年時的自己。

    我在《媽媽,我是一個人》中,提到同事小軒的成長。小時候,他爸喜歡拿他來炫耀,以小軒成績好壞決定情感親疏

    探究爸爸的童年經歷,小軒發現,爸爸把成績差的他,當做了童年的自己。

    小軒爸幼時資質平平,學習成績比較差,令父母失望,經常被嘲諷,這種經歷讓他厭惡自我。

    當小軒因叛逆反抗爸爸,用最差的成績來報復爸爸時,爸爸沒有他臆想中的失望和憤怒,但不和小軒講話,不願看見他,排斥他接近。

    爸爸後來告訴小軒,不是他成績差就不愛他,而是這樣的小軒讓他想起了小時候的自己,不願面對。

    療愈心理學書上有一個這樣的案例。

    一位媽媽童年時特別黏父母,被周圍人取笑,她為自己感到難堪。

    有了孩子後,她無法和孩子進行親密互動。

    但天然的母性又讓她想靠近。

    這種矛盾令她痛苦,她不明白問題出在哪裡。

    經過心理諮詢師分析,她知道了,這是因為,對童年自我的不認可和排斥,讓她無法接近孩子。

    這類父母在童年時,正確的自我認知未建立,被批判的羞恥感一直存在。

    當相似情景出現,對自我的排斥就會轉移到孩子身上。

    用孩子來補償童年時的自己,因對自己否定而厭惡孩子,都是將孩子變成了以往的自己,這是一種情感倒退。

    豆瓣曾有一個小組“父母皆禍害”,裡面是一群遭遇童年創傷的人,他們堅決不生孩子。

    理由是擔心自己無意識地模仿父母,用同樣的方式來對待孩子。

    我的家庭就是這種情況。

    我母親相信打孩子是一種愛:“不打不成才”“棍棒下出孝子”。這是外婆教給她的。

    母親將它沿襲下來,每當我進行反抗時,她說這是家教,她小時候如此,作為她的孩子,我們也應該如此。

    後來我弟有了自己的孩子,我觀察到:他罵孩子的話,是母親曾用來罵他的;

    他打孩子的方式,與母親打他沒什麼兩樣,以至於他找不到自己當年捱打時的藤條,會顯得焦慮,著急得團團轉。

    每次看到這種情景,我就會恍惚,覺得時光倒流,弟弟被母親附身,侄子被弟弟附身。

    這是一種可怕的繼承。我與弟弟溝通,試圖讓他明白這種方式不恰當,他用一句話迴應我:“爸媽就是這樣對我的,我為什麼不能這樣對我的孩子?”

    對他來講,這是一件正常的事情,一代傳一代,自然而然。

    弟弟的童年沒有被療愈,他憎恨母親對他的打罵,卻又毫無覺察地模仿母親,讓自己的孩子經歷同樣的創傷。

    無疑,他把孩子當做了童年的自己。

    把童年的自己投射到孩子身上,不是愛,而是創傷。

    孩子,終究是一個獨立的個人,他不是誰的過去,他身上沒有烙印,他是一個嶄新的人。

    沒有誰的童年完美,這並不是我們傷害孩子的理由。

    作為成年人,我們需要進行不斷內省,覺察自我,審視自己的童年經歷,自我療愈,不斷強化一個信念:“童年的自己”與孩子,沒有關係,傷害的傳承應由我終止。

    孩子藉由父母的身體,來到世界上,他有自己的使命,有自己的人生。

    紀伯倫說得好:你可以拼盡全力,變得像孩子一樣,卻不要讓他變得和你一樣,因為生命不會後退,也不在過去停留。

    且讓我們一起努力,斬斷輪迴,讓生命重新恢復自由與生機。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車子在古代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