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10
回覆列表
  • 1 # 漸近

    哎…非常討厭學校縱容補習班風氣,更鄙視哪些上課留一手,非得到他們補習班才好好教的黑心""老師""!

    老師這個稱呼,他們不配!

    等著吧,5G的來臨推動智慧教育平臺升級,第一批淘汰的就是這類黑心""人""!

  • 2 # 一流爸媽

    我認為補習班是必須要上的,也幾乎是每個孩子成長過程的必經之路。

    首先是小學來看,講究的就是不能輸在起跑線上,很多剛入學的小學生就把整個拼音培訓學完了。然後老師上課時,由於現在教學的內容很多,講拼音的課時時間就非常短,那麼沒有補習過拼音的小朋友就很吃力了,這樣就會他對拼音的態度,一旦不喜歡的話就更不會學好。如果你拼音學習不好的話,那麼你整個小學的成績都會有影響,因為整個小學階段語文都會考到拼音的知識。

    一二年級的課程較為簡單。語數英科從三年級開始就全面學習了。只靠學校那點時間的話,絕大多數孩子都不能取得理想的成績。特別像數學,慢慢都有奧數方面的知識,即使現在國家禁止舉行小學生類的奧數比賽,但是現在的補習班只是改了一個名字,教學的內容還是奧數,其他孩子都在補習奧數,你不學的話,對孩子的數學思維得不到很好的進步。越到高年級就對孩子數學整體成績會影響越明顯。還有就是英語,三四年級的英語,一週才上一兩次課,這樣你能學到多少內容?關鍵小升初時也要看英語成績啊。

    其次再來看初中和高中,這兩個階段更為明顯,補習的投入很大程度的影響孩子的成績。小學時還有興趣班這樣的補習,到了中學階段,就很少了,基本上就只是針對文化課的補習了。而且很多都是請的一對一的補習。因為中學老師的教學節奏非常快,如果不是對學習很有天賦的孩子,很多都會掉隊,特別是在數學、物理、化學等方面,好的的孩子能拿滿分。不會的孩子是真不會,這個如果沒有天賦的話,只能靠補習了。只靠學校裡的學習,很難達到好的效果。只有透過補習才能補上自己弱的科目。

  • 3 # 歡喜小兒郎

    我對孩子上補習班這件事並不十分贊成。

    正常的情況應該是老師認真負責,孩子在學校也好好學習,實際上按照教學大綱要求講課留作業,孩子的任務已經不少了。

    五歲的侄女在幼兒園中班,回家後居然在做兩位數的加減法和默寫漢語拼音!弟妹還跟我說,幼兒園還有寫字、口才、畫畫、舞蹈……等特長班,他們給侄女報了口才和舞蹈,小姑娘還不滿意,因為別的小朋友有報三個班的!

    上了學也是這種狀況,家長和老師都對孩子期望很高,捨得付出金錢和時間,如果哪門功課不理想,馬上報課外補習班,生怕落後。

    家長上進的心情可以理解,可幫助孩子並不是只靠補能解決問題的。我們小時候也就是七八十年代,那時候根本沒有補習班,很多人也考上了大學,即使沒有上大學的現在也都工作成家生活美滿。

    我自己的孩子從小學到高中也沒有上過補習班,只報過音樂和體育特長班,他曾經跟我說過,老師課堂上講的如果都沒有消化,再上補習班純粹是浪費功夫,學習好的同學都是在課堂上認真聽講,放學回家認真完成作業,多思考,多向老師提問等。

    有好多同學因為依賴補習班,捨本逐末,沒有自學能力,到了高中乃至大學,成績越來越差。教育的本質是啟發思維,培養自立能力和創造力,如果短期落隊可以靠補習追趕,可長期下來,只會勢得其反。

    所以,我們做家長的,應該先端正自己的態度,先分析認清自己孩子到底差在哪?是上課不認真,還是不感興趣,還是別的事情干擾了孩子……找到原因才能對症下藥,而不是哪漏堵哪,這樣既辛苦也解決不了根本問題。

    補習班只能作為正常上課的一個補充,不上最好。如果特殊情況需要上,也要充分發揮它的作用,必須是孩子心甘情願認可,並積極配合,興趣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

  • 4 # 楊先森Ambition

    這個問題說實話也是個很現實又讓很多寶爸寶媽兩難的問題。

    因為現在的社會功利心太強,都想著孩子成龍成鳳,或者父母自己身上沒有實現的願望寄託在了孩子身上,孩子往往被寄託了太多,被賦予了太多功能,父母們在各種社交網路裡曬車曬房曬工作的同時也常常在花樣曬娃!曬的時候往往就是比拼,攀比的心理,看到某人的孩子得了什麼獎,獲得什麼榮譽,往往顧盼自憐,這時自己就會心裡默默的想咱家的娃到底差在哪裡??這時經常會有自我卑微心裡作祟,從而加大了對孩子補習班抑或興趣班的力度,想著迎頭趕上!但卻常常忽視了孩子的感受,孩子真正喜歡的是什麼?很多家長說我女兒模特步走的很好,我孩子跳舞跳的很棒,但是事實上這個問題給到孩子可能得到是否定的答案!

    筆者親身目睹了很多案例,那些考上名牌大學的優秀學生很少說是平常補習過的,但他們統一的特性是學習自律性很高,很有自己的獨特方法,學習效率高,百分之八九十的學習都在課堂沒完成!課餘時間只是作為補充!而且要注意的一點普遍現象是:父母在家也不會在孩子身旁一邊玩眼睛盯著手機一邊手指著孩子吼到:“趕緊收拾了做作業去!太磨蹭了你!”顯然孩子學習成績的優劣,關乎孩子本身也關乎家庭環境和父母的榜樣,所以我們會經常看到,老師的家庭或者知識分子家庭更容易出現很多優秀的孩子,學習是需要氛圍的,不然孟母三遷是為了啥?

    筆者認為補習或者興趣班不可人云亦云,看著別人補習,自己的孩子怕落後也著急忙慌的去補習,往往忘了需不需要補,為了什麼補習,補了是不是真的有作用,筆者的外甥,家庭條件優渥,從小各種興趣班補習班不間斷,寒暑假也被充分利用起來,長期而往學習成績沒上去,反而另孩子產生厭學情緒,父母對他責備懊惱,想著花了那麼多錢廢了九牛之力竟然讀成這個樣子??!結果是學習上不去,總是在年級下游徘徊,興趣班也應付了是。家長們應該認真考慮仔細斟酌,我們需要往哪個方向引導孩子,孩子讀書是一方面,更多的是幫孩子建立一個獨立人格,思想上的健全,補習班興趣班應該因人而異,因材施教,充分考察孩子秉性特點適合什麼,每個孩子都是獨一無二的存在,我們提倡適量、適可而止,多給孩子自由發展的空間,我們都願意我們的孩子足夠優秀,又不失獨立優雅和風趣幽默,寶爸寶媽們共勉!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淺談如何提高教師的業務水平和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