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東家APP
-
2 # 一鋤
竹製品可以做的東西有很多,中國文化博大精深,竹製手工藝品也非常之多。
分類也多,一時還真沒法全部統計出來,主要分為幾大類:工藝品 樂器類 工具類 玩具類 建築類等。
平時我也喜歡竹子,閒時愛好玩玩木工竹藝之類的,非專業工匠就業餘興趣玩樂。
以下我分享一下我所做的竹製品,有些是市面上沒有的,自己想著做來玩的。
以上就是我做的竹製品,完全是興趣愛好,做得有些粗糙。
-
3 # 好攝農夫
給你看幾樣
認識嗎?
這個呢?
還有這個,這些都是常用的竹製品,不認識就不算農村人。
在中國的文化中有“君子不可一日無竹”這樣的說法,竹在文人書畫中是不可缺的藝術表達物件。從事設計多年,石大宇希望找出中國文化中特有的屬性,發展根植於中國文化的設計,他將目光聚焦到竹。
石大宇看來,竹之美代表中華民族的品格和情操,也蘊含著中國文化哲思,是富有文化情感的材料。並且在中國當代工藝的發展過程中西方的工藝是佔主流的。
他希望傳承和發展中國的傳統工藝技術,一方面能夠做中國文化的設計,另一方面可以發現傳統技藝對於現代生活能夠產生怎樣積極的影響,既有繼承,更有突破。
△椅君子
△凳君子
榮獲國內外眾多獎項的“椅君子”,已成為當代設計的經典之一,也是石大宇的代表作之一。這張椅子開啟了石大宇對天然竹條的“非以竹代木”式運用
。
在這一期間的作品中,“凳君子”最小巧可愛。它集突破性技術與線性優雅造型於一身,使用最少的製作材料,達到滿足優良坐具在結構、舒適、功能等方面的需求。每根竹條完成三度空間的扭轉,透過獨特的技術應用,使竹條達至金屬般不對稱的延展性。
在座位兩側,竹條先是輕微向外側彎曲而後又轉折回原本角度,中段的V型橫向竹條為方圓框中的竹條提供支撐並固定其位置,在不破壞竹纖維的前提下,達致前所未有的銳角彎折(而不是常見的圓角彎曲)。V型橫向竹條與方圓框中間最突出的兩根竹條,構成了這把堅實竹凳的主要結構,使凳君子能承重200公斤。
△凳君子
就如“椅剛柔”,既傳承傳統木質圈椅的簡單大方,又以當代設計精神在各方面進行了改進,似乎融入了中國的剛柔並濟思想,使之符合當下人審美。
石大宇常說,設計的門檻很高,單單是竹材備料、技術加工所花的成本就已經是高價。是的,設計是一門科學。任何天才的想象力,都必須懂得利用技術,才可能完成更多的可能。
△椅剛柔
在所有運用了傳統工藝的作品中,「椅剛柔」是石大宇最滿意的作品之一。
”懷抱文化傳承和創新的信念,以世界坐具設計經典‘明式圈椅’為題,以當代設計的精髓‘可持續性’、‘環保’、‘減碳’及符合當代實用性和審美為改良準則,對應材料、結構、工法、生產方式、運輸等環節,改進功能及舒適度。
同時又精簡設計、運用榫卯結構,使之符合現代生活,造就史上第一張可堆疊的全竹製圈椅,重新拾回屬於中國明清傢俱以‘簡、厚、精、雅’的設計風格,企圖將根植於華人文化的設計思維重新定位和發揚光大。“
△椅剛剛
【椅剛剛】則是【椅剛柔】的簡約版,在體量與觀感上更輕靈當代。
這張端端坐落在展廳裡的“椅優弦”,設計靈感就是中國宋代四出頭官帽椅。16根竹條向內延伸環抱,在與扶手助臂交錯中最終匯聚,似有傳統竹編工藝幾何鏤空之美,而編織交錯處更形成可靠頭休息區。
△椅優弦
與超現實感的傢俱不同,石大宇突發奇想的創造力裡永遠能發現過去的影子。石大宇說,中國五千年的文化基礎,我們沒理由拋棄,也不可能拋棄,這個基礎才是華人設計可以獨秀於世界的基礎。
△椅優弦
從紐約到臺北,從臺北到北京,石大宇愈瞭解傳統手藝就越有想象力,比如這張4年前設計的屏風,既結合了傳統的竹編工藝,更完成了不規則造型立面、非垂直站立卻能平衡穩重的設計挑戰,形成一種說不清的未來感。正如石大宇所言,設計就是有趣的東西拿過來,再重新應用在未來的生活體系中。
△屏茶
石大宇以竹編為載體探討中國竹與茶文化中,材質、工藝、器物使用間的互動影響,在屏風設計層面,他不追隨傳統屏風的長形立面與直立式結構,而是完成了不規則造型立面、非垂直站立卻能平衡穩重的設計挑戰。
竹製框架延續 「架冊」、「櫃茗器」的製作工藝,以剖開竹管包實心竹,巧妙改良傳統彎管竹傢俱易碎裂的缺陷,保留原生竹青美感的同時,大大增加材料強度。兩邊扶手處,各設定一塊可拆卸的小桌板,無論使用者長時間執書或電子產品,手腕都可獲得合理放鬆。
△幾山水系列-香幾
幾面鑲嵌山水綠大理石。與 “榻”系列相配合,以曲線破嚴謹的橫豎,如平靜水面上的小漣漪。
依竹條特性在幾腿部做了簡單彎曲。三根竹條,其中間竹條垂直地面。兩面竹條自然盤轉,打破規矩。豐富有序。不同角度看,姿態各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