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時間跨度實際上包含了兩代的噴氣式戰鬥機。一般認為第一代戰鬥機出現在40年代到50年代,這一代噴氣戰鬥機是第一代實用型、具有實際作戰能力的噴氣戰鬥機,其氣動佈局仍跟螺旋槳戰鬥機比較類似,但具有更高的速度。戰鬥方式仍以機炮為主,但出現了第一代的空對空導彈。典型的機型包括德國的Me262、英國的Gloster Meteor、美國的F-80(P-80),以及後來在北韓戰場上大放光彩的F-86和Mig-15.同時第一代噴氣戰鬥機也少不了第一代艦載噴氣戰鬥機,比如F2H、F3D、F7U、F9F等。
50年代到60年代,則出現了第二代戰鬥機,這一代戰鬥機比前一代更為強調高空高速能力,出現了一些刻意追求高空高速的截擊機,比如F-104、F-105,這一代典型的機種還有著名的Mig-21,直到今天仍是很多第三世界國家空軍的主力裝備。這一代戰鬥機普遍開始裝備雷達,並使用更成熟的空對空導彈進行空戰。
(後面是送的了)
60、70年代的第三代戰鬥機則主要強調低空機動能力和空空導彈。代表機型是F-4、Mig-25、PhantomF1等
70到90年代的第四代戰鬥機則根據能量-機動理論,進一步強調了機動性,而摒棄了冷戰時期過分強調高翼載荷和高空高速效能的趨勢。這一代戰鬥機開始普遍裝備推重比更大的渦扇發動機、線傳作業系統和更先進的雷達火控系統,另外這一代戰鬥機更強調多工能力,而非單一的空對空作戰能力。代表機型是F-14、F-15、F-16、F/A-18、Su-27、Mig-29等。很長一段時間內這一代戰鬥機都被西方稱為“第三代戰機”。
90年代後出現的第五代戰鬥機則以F-22的四S為特徵,包括隱身能力、超音速機動、戰場感知和高可維護性,除了F-22,F-35、T-50和殲-20也是這一代戰機的代表。
在第五代和第四代之間,還出現了一批以第四代戰機為基礎,但具備一些第五代戰鬥機特性和能力的機種,比如F-15E、F/A-18E/F、蘇-30等,稱為四代半/三代半戰鬥機。
這個時間跨度實際上包含了兩代的噴氣式戰鬥機。一般認為第一代戰鬥機出現在40年代到50年代,這一代噴氣戰鬥機是第一代實用型、具有實際作戰能力的噴氣戰鬥機,其氣動佈局仍跟螺旋槳戰鬥機比較類似,但具有更高的速度。戰鬥方式仍以機炮為主,但出現了第一代的空對空導彈。典型的機型包括德國的Me262、英國的Gloster Meteor、美國的F-80(P-80),以及後來在北韓戰場上大放光彩的F-86和Mig-15.同時第一代噴氣戰鬥機也少不了第一代艦載噴氣戰鬥機,比如F2H、F3D、F7U、F9F等。
50年代到60年代,則出現了第二代戰鬥機,這一代戰鬥機比前一代更為強調高空高速能力,出現了一些刻意追求高空高速的截擊機,比如F-104、F-105,這一代典型的機種還有著名的Mig-21,直到今天仍是很多第三世界國家空軍的主力裝備。這一代戰鬥機普遍開始裝備雷達,並使用更成熟的空對空導彈進行空戰。
(後面是送的了)
60、70年代的第三代戰鬥機則主要強調低空機動能力和空空導彈。代表機型是F-4、Mig-25、PhantomF1等
70到90年代的第四代戰鬥機則根據能量-機動理論,進一步強調了機動性,而摒棄了冷戰時期過分強調高翼載荷和高空高速效能的趨勢。這一代戰鬥機開始普遍裝備推重比更大的渦扇發動機、線傳作業系統和更先進的雷達火控系統,另外這一代戰鬥機更強調多工能力,而非單一的空對空作戰能力。代表機型是F-14、F-15、F-16、F/A-18、Su-27、Mig-29等。很長一段時間內這一代戰鬥機都被西方稱為“第三代戰機”。
90年代後出現的第五代戰鬥機則以F-22的四S為特徵,包括隱身能力、超音速機動、戰場感知和高可維護性,除了F-22,F-35、T-50和殲-20也是這一代戰機的代表。
在第五代和第四代之間,還出現了一批以第四代戰機為基礎,但具備一些第五代戰鬥機特性和能力的機種,比如F-15E、F/A-18E/F、蘇-30等,稱為四代半/三代半戰鬥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