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張張的一天

    有時候會開玩笑的說,我被手機綁架了!因為沒有手機不行,不過你可知道,現在真有這種疾病了!就是無手機恐懼症,講簡單一點就是,手機一定要在觸手可及的地方才有辦法開始正常的做事。只要視線內沒有自己的手機就會開始心亂心慌無法做事,你可能就已經得了這個無手機恐懼症了!無手機恐懼症的患者就跟最常見的密集恐懼症一樣,那種從心裡渾身不舒服的狀態是一樣的!

    而這種無手機恐懼症在現代可以說是相當常見的,就算知道常看著手機對頸椎關節不好甚至影響到健康,也很少有人會去意識到這個無手機恐懼症可真的是會影響到大腦的!因為會無手機恐懼症的神經元層面傳遞訊息會比一般人還要慢,甚至無法集中注意力還有自制力。

    這樣說起來好像就只是人的通病而已啊,聽起來沒什麼大不了的!不過一位史丹佛大學的教授說,這個神經元層面傳遞訊息會很慢這一點,普遍認為只有酒精跟毒品才會造成這樣的影響,沒想到無手機恐懼症也會有這樣的情況。

    而且無手機恐懼症的人工作跟學習能力都會降低很多,因為無時無刻都想要檢視手機,有沒有新訊息?有沒有朋友更新了朋友圈或微博?甚至每一段時間就開個小遊戲玩。而且無手機恐懼症的患者也會有高度的社交恐懼症,因為他們會希望避免予人的正面交流,可以透過手機就透過手機就好了!

    這邊有20個小題目,可以自行測驗評斷一下,如果非常符合是7分,如果是有點或是一半就自行從1~7分斟酌判斷!

    1.如果不一直看手機,就會渾身不舒服

    2.我想要看訊息實如果讀取不出來我會覺得很煩燥

    3.如果我沒有辦法從手機上看到新聞天氣甚至是熱點就會覺得很緊張

    4.如果在我想要使用手機時,卻被禁止使用或只是限制功能我會覺得煩

    5.超害怕手機沒電

    6.流量要用完了會很慌張,怎麼辦?

    7.沒有訊號或連不到網路就會想盡各種辦法連到為止!

    8.如果不能用手機會擔心自己會不會迷路甚至被被困住

    9.如果因為某些原因須要把手機關機,那麼在允許可使用手機時會馬上開機

    10.沒有手機的時候會因為無法馬上跟家人還有朋友對話而焦慮

    11.如果我沒帶手機,會害怕家人朋友沒辦法找到我所以擔心

    12.沒有帶手機的時候,會很害怕接不到電話跟訊息而緊張

    13.沒有帶手機的時候,會怕沒辦法跟家人保持聯絡而擔心

    14.如果我沒帶手機,會擔心覺得會有人會有事要找我

    15.沒有手機的時候會很焦躁,因為平常都跟朋友固定傳訊息

    16.沒有手機的時候,而沒有"網路身分"可以發言感到緊張

    17.沒帶手機會沒辦法拍照而不高興

    18.沒帶手機沒辦法隨時看朋友的訊息按贊跟回覆覺得心煩

    19.沒帶手機的時候沒辦法查收訊息感到焦慮

    20.沒有手機的時候,我不知道要幹嘛....

    最後統計分數吧!得分低於20分的人沒有無手機恐懼症21~59分的人是輕度的。60~99分已經是中度。100分~140分就已經是重度的無手機恐懼症!

  • 2 # 黃瀟北

     “低頭族”越來越多。別說吃飯、聚會,就連走路、開車,手機都離不了手。對很多現代人而言,手機成了身體的延伸。人們睡醒第一件事是找手機,睡前最後一件事是看手機;手機一旦丟了或忘在了家,就會坐立不安,甚至失魂落魄、不可自控。   手機確實給人們帶來了諸多便利,手指輕輕一點,“衣食住行用”都能解決。然而,手機上癮帶來的危害不容小覷。首當其衝會影響人們的身心健康。據CNNIC(中國網際網路絡資訊中心)釋出第43次《中國網際網路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顯示,截至2018年12月,中國手機網民規模達8.17億,人均週上網時長達 27.6小時。長時間使用手機也會引發很多健康問題,比如手指抽筋、手指關節僵硬、頸椎腰椎問題、視力問題等。有研究報告還指出,長時間使用手機,可嚴重影響睡眠及情緒。   手機上癮還會破壞人際溝通。手機交流迅捷,現在的人願意花時間和精力見面溝通,本就很難得。然而,見面卻沒有熱情的寒暄、深入的交流,反而各自低頭刷手機,著實尷尬。一家人一起吃飯,埋頭玩手機;老同學聚會,低頭刷手機;老師在講臺上講課,放眼望去全是“低頭族”。手機上癮,已成為人際關係疏離的一種表現。   事實上,手機上癮引發的家庭問題也不在少數。日前,一則“手機家暴論”備受熱議,“某市中院審判庭庭長在宣講會上提到,夫妻一方‘一直盯著手機都不跟對方聊兩句’等因長時間不溝通、故意疏遠造成精神傷害的‘冷暴力’現象,也算家暴。”姑且暫不探討家暴是否就一定跟手機相關,但全國婦聯等釋出的報告顯示,手機上癮對破壞家庭關係的影響可不小:43.0%的被調查者表示,會在家庭聚會中各自玩智慧手機或平板電腦;晚上玩移動電子產品的頻率越高,婚姻滿意度就越低。   手機戒“癮”,怎麼做?有專家建議刪除那些非常佔時間的移動客戶端,比如影片、遊戲等。網民可以將精力和時間從這些軟體中釋放出來,培養新的習慣。還有人建議,透過一些措施來限制人們的手機使用時間,包括減少獲得的通知數量,將手機置於“請勿打擾”狀態,指定“無手機或裝置”時間和關閉裝置一段時間。但是,治標不治本,限制裝置使用並非長久之計,因為問題的關鍵在人而不在裝置本身。   曾幾何時,你還能跟朋友把酒暢言,跟愛人細述幸福故事,苦悶時向家人傾訴然後得到一個溫暖的擁抱。而今,手機不離手,讓這些溫情的畫面成了一種“奢求”。解鈴還須繫鈴人,如何徹底切掉手機這個“癮”,恢復健康的生活方式,重燃與人溝通的熱情,重品現實世界的滋味,這完全取決於每個人自己的決心。記住,千萬別被手機綁架了你的生活。

  • 3 # 語軼琦

    存在即合理。事物都有2面性。網際網路時代已經來臨,未來一定也是主流。手機作為最適合攜帶的終端,是男人的第二個“老婆”,是女人的閨蜜。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女人的都有哪些性格特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