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歷代文獻資料裡,自《孟子》以後,直至清朝,都沒有任何“旁鶩”的用例。我查過《成語典》、《佩文韻府》,《大漢和辭典》,《中文大辭典》等都沒有“旁鶩”這個詞。
第二:出自《孟子》的成語很多,如“魚與熊掌”、“齊人之福”、“明察秋毫”、“始作俑者”、“緣木求魚”、“揠苗助長”等等,成語與原文之間都有密切的文字關係,保留了原文特別的字眼。比如“茅塞頓開”出於《孟子、盡心下篇》,原文是“茅塞子之心”,“頓開”是後人加的,而“茅塞”兩字才是這個成語的特殊字眼,凡是用這個典故的人,是不會改變這兩個字的;否則如果改為“葦墐”、“紙窒”、或者“布堵”,別人是不會認為出於《孟子》。同理可推,如果說“一心以為有鴻鵠將至”要寫為成語的形式,也應該寫作“心有鴻鵠”或者“心無旁鵠”,而不至於改頭換面變成“心無旁鶩”的。想國語會應該不會說是“刻鵠不成尚類鶩”吧。
“惟有朱子解得最好,他說:“主一無適便是敬。”用現在的話講:凡做一件事,便忠於一件事,將全副精力集中到這事上頭,一點不旁騖,便是敬。”
試著將這段文字加以分析,可以得到以下的論點與線索:
第一:梁啟超解釋“主一無適”是用“做事”來說的,“忠於一件事”是指不要去做旁的事,而不是“不要想著別的事”,所以“不旁騖”也應該從“做事”上說的,“做”跟“想”是有差別的。
第二:朱子說“無適”的“適”,是動詞,往也;“無適”就是“無他適”的意思。和“適”字對應的就是“不旁騖”的“騖”字。“騖”字《說文解字》說是“亂馳”,歷代用例也大多作為動詞用的;而“鶩”是鴨子,是名詞,與“適”字顯然不能相對。
第三:梁啟超既然在文章中引用朱子的話,可見他是熟讀朱子文章的。《朱子語類》中記載朱子多次談論“心的追求”以及告誡門人求學所應戒慎的事。比如其中〈釋誠意〉章記載朱熹的話說:
“今人當獨處時,此心非是不誠,只是不奈何他。今人在靜處非是此心要馳騖,但把捉他不住,此已是兩般意思。”
他在論〈小戴禮祭義〉章裡批評道家說:
“今之道家,只是馳騖於外,安識所謂‘載魄守一,能勿離乎’!”
他也屢屢訓誡門人說:
“且做切己工夫,只管就外邊文字上走,支離雜擾,不濟事。…程子曰:‘心要在腔子裡,不可騖外。’此個心,須是管著他始得。”
“科舉也是奪志。…為學之道,聖經賢傳所以告人者,已竭盡而無餘,不過欲人存此一心,使自家身有主宰。今人馳騖紛擾,一個心都不在軀殼裡。”
“且將一件書讀。…且逐段看令分曉,一段分曉,又看一段;如此至一二十段,亦未解便見個道理,但如此心平氣定,不東馳西騖,則道理自逐旋分明。”
“至孟子始說‘求放心’,然大概只要人不馳騖於外耳,其弊便有這般底出來,以此見聖人言語不可及。”
朱子談論到心要如何時,都是用馬部的“騖”字,而且當作動詞“追求”解。他教訓門人要以本心追求孔孟聖賢之道為“正馳”,而科舉、外邊文字、虛無道術等都是旁門左道,是“騖外”,學者不可受引誘而胡亂追求,失卻本心的正軌。“騖外”、“馳騖於外”、“東馳西騖”其實都是“旁騖”的同義詞,所以應該是馬部的“騖”。
總結前述,“心無旁騖”這個成語不會出於《孟子》,而應源於宋代理學家程、朱之語;雖然當時並未形成為固定語詞,但意念已相當明確。
“旁騖”一詞,據查到清朝以後才有人使用,而梁啟超這篇文章是民國十一年八月在上海中華職業學校的講演詞,說不定他就是第一個用這個詞的人,而他是根據朱子的話語來說解的。因此,“不旁騖”、“心無旁騖”字應該寫作馬部的“騖”而不是鳥部的“鶩”。朱子沒有用錯,梁啟超沒有說解錯,課本的編審委員們也沒有弄錯,更希望所有的中華士子不要誤認錯用啊!
第一:歷代文獻資料裡,自《孟子》以後,直至清朝,都沒有任何“旁鶩”的用例。我查過《成語典》、《佩文韻府》,《大漢和辭典》,《中文大辭典》等都沒有“旁鶩”這個詞。
第二:出自《孟子》的成語很多,如“魚與熊掌”、“齊人之福”、“明察秋毫”、“始作俑者”、“緣木求魚”、“揠苗助長”等等,成語與原文之間都有密切的文字關係,保留了原文特別的字眼。比如“茅塞頓開”出於《孟子、盡心下篇》,原文是“茅塞子之心”,“頓開”是後人加的,而“茅塞”兩字才是這個成語的特殊字眼,凡是用這個典故的人,是不會改變這兩個字的;否則如果改為“葦墐”、“紙窒”、或者“布堵”,別人是不會認為出於《孟子》。同理可推,如果說“一心以為有鴻鵠將至”要寫為成語的形式,也應該寫作“心有鴻鵠”或者“心無旁鵠”,而不至於改頭換面變成“心無旁鶩”的。想國語會應該不會說是“刻鵠不成尚類鶩”吧。
“惟有朱子解得最好,他說:“主一無適便是敬。”用現在的話講:凡做一件事,便忠於一件事,將全副精力集中到這事上頭,一點不旁騖,便是敬。”
試著將這段文字加以分析,可以得到以下的論點與線索:
第一:梁啟超解釋“主一無適”是用“做事”來說的,“忠於一件事”是指不要去做旁的事,而不是“不要想著別的事”,所以“不旁騖”也應該從“做事”上說的,“做”跟“想”是有差別的。
第二:朱子說“無適”的“適”,是動詞,往也;“無適”就是“無他適”的意思。和“適”字對應的就是“不旁騖”的“騖”字。“騖”字《說文解字》說是“亂馳”,歷代用例也大多作為動詞用的;而“鶩”是鴨子,是名詞,與“適”字顯然不能相對。
第三:梁啟超既然在文章中引用朱子的話,可見他是熟讀朱子文章的。《朱子語類》中記載朱子多次談論“心的追求”以及告誡門人求學所應戒慎的事。比如其中〈釋誠意〉章記載朱熹的話說:
“今人當獨處時,此心非是不誠,只是不奈何他。今人在靜處非是此心要馳騖,但把捉他不住,此已是兩般意思。”
他在論〈小戴禮祭義〉章裡批評道家說:
“今之道家,只是馳騖於外,安識所謂‘載魄守一,能勿離乎’!”
他也屢屢訓誡門人說:
“且做切己工夫,只管就外邊文字上走,支離雜擾,不濟事。…程子曰:‘心要在腔子裡,不可騖外。’此個心,須是管著他始得。”
“科舉也是奪志。…為學之道,聖經賢傳所以告人者,已竭盡而無餘,不過欲人存此一心,使自家身有主宰。今人馳騖紛擾,一個心都不在軀殼裡。”
“且將一件書讀。…且逐段看令分曉,一段分曉,又看一段;如此至一二十段,亦未解便見個道理,但如此心平氣定,不東馳西騖,則道理自逐旋分明。”
“至孟子始說‘求放心’,然大概只要人不馳騖於外耳,其弊便有這般底出來,以此見聖人言語不可及。”
朱子談論到心要如何時,都是用馬部的“騖”字,而且當作動詞“追求”解。他教訓門人要以本心追求孔孟聖賢之道為“正馳”,而科舉、外邊文字、虛無道術等都是旁門左道,是“騖外”,學者不可受引誘而胡亂追求,失卻本心的正軌。“騖外”、“馳騖於外”、“東馳西騖”其實都是“旁騖”的同義詞,所以應該是馬部的“騖”。
總結前述,“心無旁騖”這個成語不會出於《孟子》,而應源於宋代理學家程、朱之語;雖然當時並未形成為固定語詞,但意念已相當明確。
“旁騖”一詞,據查到清朝以後才有人使用,而梁啟超這篇文章是民國十一年八月在上海中華職業學校的講演詞,說不定他就是第一個用這個詞的人,而他是根據朱子的話語來說解的。因此,“不旁騖”、“心無旁騖”字應該寫作馬部的“騖”而不是鳥部的“鶩”。朱子沒有用錯,梁啟超沒有說解錯,課本的編審委員們也沒有弄錯,更希望所有的中華士子不要誤認錯用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