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一部《人世間》,觸動很動人。
3
回覆列表
  • 1 # 簾內書生

    剛看完,值得一讀,但是總體來說還是與平凡的世界白鹿原有些差距,最讓人深刻的是鄭娟這個人物,整個人的命運讓人感到心疼。不說故事,就起思想性也還是可以的。。。

  • 2 # 另類文史

    另類君答題^_^

    首先,對梁曉聲的作品,我們要審慎對待,這個並非事關主旋律或者正能量,而是老梁本人雖然不愛擺譜,也沒啥大架子,但是他終究是個非常自戀的人,例如:

    他在《年輪》的封面上就堂而皇之的說“我們是時代的活化石,我們是獨特的一代。無論評價我們好或不好,獨特本身,就是歷史對我們的榮耀。”

    您瞧瞧,經歷了歷史動亂,還拿這個做吹噓的口實,往自己臉上貼金,何其荒唐!要知道當年某些女知青為了能夠回城或者上大學,付出了什麼樣的代價!

    不扯老梁的短板了,現在切題。

    《人世間》這本書有點街道辦事處大媽的視角味道,所謂“家家有本難唸的經”,梁曉聲筆下,每一個女性,每一個男性,甚至每一個男女老幼都被刻畫得惟妙惟肖,栩栩如生,從這個層面來講,老梁的這本書算是集合了他之前《父親》、《死神》、《雪城》、《年輪》的集大成者。

    換句話說,梁曉聲這本書就像是中央人民廣播電臺的播音員字正腔圓的朗讀出來的類似教科書一般的小說作品。

    現在回到老梁本身。梁曉聲是1949年生人,這種和共和國同齡的人,最容易自戀,比起他在上山下鄉那個年代的自戀情節來說,他這個“與共和國同齡”的自戀屬於大自戀,類似於教皇的大預言術,讓他有種意亂情迷的執著,甚至是病態的沉迷。

    老梁在返鄉後得以上大學,後進入體制內工作,算得上功德圓滿,然而和他同時代成千上萬的同齡人可倒了八輩子的大血黴,就憑這一點,梁曉聲的自戀確切來說屬於優越感,而非對自身命運的高度認可和炫耀。

    他創作的《人世間》,也是如此。

    鑑定完畢。

    另類君言盡於此,告辭!

  • 3 # 聿禾

    讓我最感動是主人公周秉昆個性的倔強,對執著愛情和信守承諾。還有一些平民正直善良,勤奮堅忍,為生活奮鬥的精神。以小見大,真實又接地氣。

  • 4 # 海氏靜軒

    最大的感觸就是平凡的真實,令人感動的敘述,反映一個時代。這部小說前幾天獲得茅盾文學獎,這是梁曉聲先生的集大成作品,實至名歸。

    《人世間》的故事發生在中國北方一個省會城市叫做“共樂區”的地方,講述了一戶普通的周姓家庭三代人的生活故事。從上世紀七十年代到時代鉅變的今天,書中的十幾位平民子弟經歷了各自跌宕起伏的人生,他們的性格命運各有不同,散發著善良正直、自尊自強、勤勞堅韌、尚禮樂群等人性中的幽微之光。對上世紀60年代至80年代的中國,現在的年輕人所知甚少。他們應該跨過認知上的盲區瞭解父母那一代人的經歷。1972年到2016年,中國的每一寸土地上,都發生著山河鉅變。在這50年間,中國的老百姓經歷了從上山下鄉到恢復高考,從改革開放到城市化建設,從國企改制到經濟變革等等一系列社會浪潮。每一次社會浪潮滌盪下,書中的主人公們所發生的生活日常:他們出生,他們成長;他們渴望什麼,恐懼什麼,煩惱什麼;他們怎麼看待這個快速變化的世界,怎樣看待面目全非的一切,又是怎麼被外界所看待?他們如何定義善與惡,如何定義美和醜;在時代洪流中,他們在堅持什麼,又改變了什麼;得到什麼,失去了什麼。

    跟隨這群社會底層小人物的故事,我們讀到了草根青年不服輸的奮鬥,讀到了老百姓生活的艱辛和不易,讀到了社會快速變遷和進步,讀到了家族的衰敗與延續,也讀到了友情,愛情和親情在最底層人民生活中的體現。歷史的巨輪緩緩向前,身處其中的每個人,渾然不覺又不由自主的,被裹挾著,跌跌撞撞的向前奔去。多年之後,再回首,才發現人生中的遺憾錯漏,才明白經歷過的是非對錯。

    它是“一代人的時代閱歷”,也是“改革開放四十年的人民總結”。

  • 5 # 德義說

    茅盾文學獎是由中國作家協會主辦,根據茅盾先生遺願,為鼓勵優秀長篇小說創作、推動中國社會主義文學的繁榮而設立的,是中國具有最高榮譽的文學獎項之一。獎項每四年評選一次,參評作品需為長篇小說,字數在13萬以上的作品。儘管仍有頗多爭議,但茅盾文學獎依然不失為中國最重要的文學獎項。自2011年起,由於李嘉誠先生的贊助,茅盾文學獎的獎金從5萬提升到50萬,成為中國獎金最高的文學獎項。

    作家梁曉聲,原名梁紹生。當代著名作家。1949年9月22日出生於哈爾濱市,祖籍山東榮成市泊於鎮溫泉寨。中國作家協會會員。曾創作出版過大量有影響的小說、散文、隨筆及影視作品。中國現當代以知青文學成名的代表作家之一。

    現居北京,任教於北京語言大學人文學院漢語言文學專業。 1968年到1975年曾在黑龍江生產建設兵團第一師勞動。1977年任北京電影製片廠編輯、編劇,1988年調至中國兒童電影制廠任藝術委員會副主任,中國電影審查委員會委員及中國電影進口審查委員會委員。2002年開始任北京語言大學中文系教授。2012年6月被聘任為中央文史研究館館員。也正式作家的這樣文化背景和經歷才有了《人世間》這部佳作。

    《人世間》以北方某省會城市一個平民區——共樂區為背景,刻畫了從這裡走出的十幾位平民子弟跌宕起伏的人生,展示波瀾壯闊的中國社會鉅變。從二十世紀七十年代初至改革開放後的今天,他們有的透過讀書改變命運成為社會精英,微之光卻永遠閃耀,夢想的力量蕩氣迴腸。這是一部關於苦難、奮鬥、擔當、正直和友誼的小說,他們有的透過讀書奮鬥改變命運成為社會精英,更多的則像父輩那樣努力打拼辛勞謀生。

    人物的性格命運各有不同,善良正直、自尊自強、勤勞堅忍、尚禮樂群等人性中的幽微之光卻永遠閃耀,夢想的力量蕩氣迴腸。這是一部關於苦難、奮鬥、擔當、正直和溫情的小說,平民視角,悲憫情懷,激烈的戲劇衝突,縱橫交錯的複式結構,透過一個個可親可感的人物全景展示中國社會的發展程序,都讓小說具有某種“史詩”品格。

    讀這本書我最大的感悟就是懂得珍惜,所有遇見的人,經歷的事,如果此刻不去珍惜,恐怕以後再也沒有機會,未來的未必是最好的,時間一去不復返,我們應該珍惜當下,活在當下。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怎麼評價演員彭于晏的自律、顏值和演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