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有外媒此前報道,種種跡象表明,聯想旗下摩托羅拉移動 (Motorola Mobility) 將在芝加哥總部裁員50% 。據《每日經濟新聞》訊息,聯想方面稱,裁員訊息並不屬實,摩托羅拉正在根據新一年業務計劃進行常規組織架構和人員調整。 聯想方面同時表示,第三財季,聯想集團移動業務在拉美市場營業額年同比提升37%,聯想手機銷量同比增長24%。目前,摩托羅拉各項業務正常開展,新品會陸續推出。聯想移動業務中國區也正在計劃釋出新品手機,並將很快投入市場銷售。
7
回覆列表
  • 1 # 科技行者

    2014年對聯想來講是非常非常重要的一年,其相繼投出了“收購IBM X86伺服器與摩托羅拉移動”的兩顆炸彈。

    2014年年初(除夕),聯想以29億美元的價格收購了摩托羅拉移動,那麼聯想這29億美金都買到了什麼呢?

    1、 超過2000項移動互聯領域資產;

    2、 3500多名員工,包含2800多名工程技術研發人員;

    3、 遍佈美國、拉丁美洲、中東、亞洲的銷售網路與渠道關係;

    4、 全球超過50家運營商的合作伙伴;

    5、 摩托羅拉移動品牌和商標組合;

    6、 智慧手機MOTO X以及MOTO G系列產品組合;

    7、 谷歌在移動互聯領域,相關專利組合和其他智慧財產權的授權許可證;

    8、 與谷歌在安卓生態系統上的合作關係。

    那時,聯想對摩托羅拉移動併購交易充滿信心,聯想和摩托羅拉智慧手機的市場份額將增至8.7%(據IDC資料顯示),聯想也成為全球智慧手機市場第三名。

    然而,四年過去了,聯想與摩托羅拉移動的“結合”不僅沒有達到聯想的預期,消費者也不太買賬。

    據IDC報道,2015年聯想手機出貨量佔全球市場份額5.2%,排名第四;2016年,聯想手機跌出前五名,直接變成“others”(前五名分別是三星、蘋果、華為、OPPO、vivo);到了2017年,聯想還是沒有進前五名(前五名分別是蘋果、三星、華為、小米、OPPO)。另外,據國際調查機構GFK資料顯示,聯想2017年手機銷量僅為179萬部,市場份額被標註為0%。

    造成今天這種局面的原因是什麼呢?有人說是摩托羅拉手機不接“中國市場地氣兒”,還有人說是聯想手機頻繁人事變動(聯想移動的掌舵人從劉軍到陳旭東再到喬健已經三易人選),甚至有的人說是聯想高層沒想好戰略,只想追求短期KPI……原因可以說是五花八門。

    但是,目前來看,聯想收購摩托羅拉這筆買賣確實“不划算”。別說盈利了,虧損也一直在擴大,財報顯示,截至2017年9月30日的6個月中,聯想移動除稅前經營虧損高達2.61億美元。其中,聯想在中國智慧手機業務的收入和銷量持續下跌。而聯想已經不再對外公佈自己手機的具體銷量。

    最後問一句,你買過被聯想收購後的摩托羅拉手機麼?

  • 2 # 江北陸遜

    從今天來看,這筆收購顯然是失敗的,未來也必定是失敗的。其實當時我也認為,這筆收購是失敗的。

    而我也不看好聯想能做好摩托這個品牌,原因無它,因為聯想現在的處境並不適合玩手機。

    為什麼這麼說呢?手機這個行業,實際上是一個重資產的行業,需要的投入非常巨大,不管是設計、晶片、基帶還有品牌,都需要巨大的資金和人力的投入,而聯想的問題在哪?

    聯想的問題在於,它沒錢!

    聯想雖然處於科技行業,但本質上是一個銷售貿易型公司。銷售貿易型公司成敗的關鍵在於成本控制,成本控制越好,進銷差價越大,整個企業的運營就會越健康。但成本控制是有極限的,並不是可以無限削減成本的,而聯想隨著規模越來越大,企業已經極度臃腫,管理成本不僅享受不到規模化的優勢,反而越來越高。

    對於聯想這樣一個以成本控制為中心的企業,售價由於受到競爭對手的牽制,不能無限制提高,而成本又急劇增加,利潤率越來越低,這會使得企業的運營越來越困難。這些年如果我沒記錯的話,最高一年的利潤也不到兩億美元。對於這樣一個規模的企業來說,區區兩億美元又頂什麼用?

    通常來說,如果遇到成本控制的瓶頸,有兩種解決辦法,一是另闢蹊徑,比如華為那樣,加大研發投入,利用技術和專利獲取超額利潤;或者是一條道走到黑,岩石縫裡摳油,榨取一切可能的成本空間,這樣會在一定時間裡有效,但長久會發現越來越不頂用。

    當然,在自身調整空間有限的情況下,併購也是一種有效的手段,併購的目標通常都是補齊自己的短板,或者是補齊渠道的不足,或者是獲取技術,或者橫向,或者縱向。但是有一點可以確定,一定是補齊自己的不足,而不是背上另一個包袱。

    但我前文也提到過了,聯想的基因就是控制成本。即使在併購的時候,它還是秉承這種企業理念,所以它在收購ThinkPad和摩托羅拉手機相關業務的時候,不可救藥的成本控制理念還是主導了它的收購!

    這也是為什麼我斷言聯想併購摩托羅拉的手機業務必然會失敗的關鍵原因。

    聯想收購摩托羅拉只花了區區29億美元,要知道摩托羅拉曾經是千億美元市值的巨型企業,曾經是手機行業的鼻祖,幾十年來在通訊和手機行業積累的專利數以萬計。可最終聯想買了什麼?

    收購內容中僅包括2000項專利技術和摩托羅拉員工,以及與世界50多個運營商的合作關係;除此之外,聯想還被授權使用谷歌保有的其他手機專利。

    當時我就服氣了。聯想只買了2000項專利!那意味著剩下的數萬項專利還留在谷歌的手中。什麼叫短視?這就叫短視。

    事實上,谷歌本質上是一個網際網路+媒體+軟體公司,摩托羅拉那麼多的手機專利對於谷歌來說,意義並不大,如果聯想真想買的話,我估計谷歌肯定會賣的。那原因就只有一個,即聯想因為那無可救藥的成本控制理念,討價還價,放棄了剩餘的數萬項專利。

    還是成本控制!

    真正的買櫝還珠,無藥可救的成本控制。

    該省的一定要省,而該花的,一定要花。可聯想不懂,或者它懂,卻因為極低的利潤率而拿不出那筆錢來,所以只有扣扣索索的寄希望於花小錢辦大事。但這是做不到的。它丟掉了真正重要的東西。

    摩托羅拉真正有價值的東西全在它積累的數萬項專利和相關的技術裡。這些東西的價值是無可估量的,既可以用來提升聯想在手機方面的技術積累,又可以用來和其它手機公司競爭,也可以用來和上下游討價還價。就像諾基亞手機破產,它賣出了商標和品牌,但它卻牢牢的把專利和技術把在手裡,就這些個專利每年的授權費都能讓諾基亞小發一筆。

    這既是眼光,也是格局。而近乎偏執的成本控制理念已經侵蝕了聯想的靈魂,這決定了它收購摩托是一種雙輸的局面。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最近電視劇為什麼沒有蘇有朋出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