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行者南野

    科技本身風險很大。

    資本遇到一項科技,要發現真正的價值,需要真正弄懂該科技本身,理解它在幹啥,能幹啥,產業鏈能否支援。

    沒有什麼ppt、數字分析、之類,這些身外之物的的工具,能真正看到本質。必須要直接面對科技本身。

  • 2 # 蘇寧金融研究院

    2018年貿易摩擦之後,我們不可避免的走到了大國博弈的歷史拐點。大國博弈,靠什麼博弈呢?靠科技!

    科技已經成為大國博弈的必爭之地!近幾年的貿易摩擦中,美國對中國科技公司的不斷打壓,充分說明了這一點。而發展科技說得簡單,真正能夠取得進展、佔領核心技術高地的國家少之又少。美國作為全球科技的龍頭,它的經驗總結起來就是一句話:一個國家的科技要想實現彎道超車,一個強大、繁榮的資本市場做支撐必不可少!

    科技企業要發展壯大,不可能依靠銀行貸款。科技企業大多是輕資產模式,沒有大量的固定資產作抵押,人才、技術又無法量化成為貸款的標準。況且科技企業競爭激烈,百舸爭流,最終能夠透過市場競爭活下來的是極少數,其中風險巨大,銀行一旦大量參與科技企業的融資,其中將蘊藏巨大的金融風險。

    從歷史經驗看,股權融資是壯大科技企業最好的方式。天然具有高風險的VC/PE挑選、投資有前景的科技企業,然後科技企業發展到一定階段後到二級市場去融資,具有競爭力的科技企業被市場看好,不斷為社會創造價值,股價節節攀升,VC/PE獲得回報後繼續投資下一家企業,形成良性迴圈。

    這其中的邏輯,證監會原主席肖鋼在媒體採訪中也提到過。

    2020年7月7日,肖鋼在浦山論壇和CF40孫冶方悅讀會上表示,“資本市場是一個橋樑,一個樞紐,是資本市場把產業發展和科技創新這兩者連線起來。產業要發展,一定是要有科技的創新才有競爭能力,科技的創新就必須要有研發,而科技的創新始於技術,成於資本。但基於原創技術的創新要花大量的投入,且週期一般較長,靠銀行信貸投資是不可能的。所謂最具創新的專案,可能也是最有風險的專案,只有資本市場的投資能夠滿足這種需求。”

    “從理論上講,資本市場為創新提供了風險分擔和利益共享機制,這是銀行信貸資金所不具備的。”肖鋼稱,“信貸資金一般要看有沒有抵押物,銀行發放貸款的時候會關注企業過往的業績;但股權投資正好相反,看中的是未來的收益和成功。建設創新型國家,加快科技創新,必須要靠資本市場來承擔這種責任,光靠銀行信貸資金,拿儲蓄的錢去投過多高風險專案,那是對儲蓄的不負責任。”

    肖主席在任時,經歷過A股市場的巨大波動,因此他不斷總結出的經驗特別值得重視和深思。

    比如說,肖主席在2020年7月談到黨中央從未如此重視過資本市場。這句話實在是意味深長,聰明的資金看到這句話的反應是什麼呢?就是隻買不賣!大家去看看A股7月份快速上衝然後震盪調整期間的兩融餘額變化就明白了。作為市場上最聰明的資金,7月份任憑大盤如何震盪、調整,融資餘額始終在穩步的攀升,足以說明聰明資金認為這裡沒有系統性風險。

    科技作為資本市場這輪牛市的主線,一定會產生泡沫。郭樹清主席在2020年的發文,提到我們要警惕房地產泡沫風險,要警惕純粹的金融泡沫風險。

    科技泡沫與金融泡沫、房地產泡沫最大的不同在於,金融泡沫和房地產泡沫屬於純粹的資產價格泡沫,會以槓桿的方式牽連到大量的銀行儲蓄資金,在泡沫破裂後除了社會風險,什麼都沒有留下。

    但科技泡沫則不同,科技泡沫破裂後起碼還會留下一大批含金量高的人才與技術,產生一批有市場競爭力、能夠提高社會生產效率的科技企業。這些恰恰是社會進步的寶貴財富,也是一個國家佔領科技制高點的法寶。

    美國2000年納斯達克泡沫破裂之後,美中國產生經濟危機或者社會危機了嗎?沒有!儘管美聯儲為此開啟的降息週期,變相催生了房地產泡沫,誘發了金融危機,但某種意義上,也正是因為資金離開了科技領域轉戰房地產,才產生了大隱患。

    事實上,2000年之後,美國GDP增速依然強勁,產生了以谷歌、亞馬遜、蘋果為代表的一大批高科技企業,國家生產效率不斷提升。能夠代表生產效率的每美元GDP的一次能源消耗量在2000年之後加速下降,這些都是科技強大帶來的好處。

    與美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日本1990年的房地產泡沫,日本房地產行業產生巨大泡沫,股市泡沫也更多的與房地產相關企業有關。泡沫破裂後,最終的結果就是大量的人才、資本、資源配置到與房地產相關的產業中,大大擠壓了科技企業和實體經濟發展的空間。這場地產金融泡沫使得本來可以與美國“掰掰手腕”的日本科技實力逐漸衰弱。

    資本市場本來就是週期性產生泡沫的場所,但是不同的行業產生泡沫卻對經濟有巨大影響。如果中國的資本市場一定會產生泡沫,那麼我們希望是一場科技繁榮帶來的泡沫。

    比如說2020年A股中的半導體、晶片、新能源汽車行業,其實從估值角度來看已經出現了泡沫的苗頭。

    就拿新能源汽車行業來看,為什麼特斯拉、蔚來能漲到那麼誇張的估值?真的不合理嗎?必須思考一個問題——我們真的對某一個未來可能有顛覆性空間的行業是否存在泡沫有辨別能力嗎?新能源汽車如果未來幾年快速普及到千家萬戶,像當年汽車替代馬車一樣替代當前的傳統燃油車,現在的估值真的不合理嗎?我們其實並不知道。

    從另一個角度來看,資本市場給予未來顛覆性的行業高估值可以吸引大量的資本投入到這個行業進行研發,進而吸引更多的尖端人才到這個行業發展。相比清北復交畢業的高材生衝進高新的陸家嘴、金融街,我更願意看到這些尖端人才進入到新能源汽車、半導體、晶片、人工智慧等尖端領域,為中國搶佔高科技制高點做出貢獻。

    沒有資本市場這些高科技產業的高估值,就沒有大量資本的投入,企業融資受限,無法以高薪招聘到最頂尖的人才,研發也會受阻。如果市場一定會有泡沫,那我希望它發生在科技領域!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30多歲的你現在感到迷茫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