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榴蓮牛奶25
-
2 # 阿燦人生悟語
我家三寶都是前3-4個月都用奶粉,因為他媽媽沒有奶水。5-10月的時候每天一兩餐是喂半流食米糊,米糊是不加東西的。平時就是3-4天喂一兩次魚湯或肉湯不加鹽或只加一丁點,月齡的寶寶吃鹽不好。米糊是我們平時煮希飯的米去加工碾碎成粉。到了11個月才有加雞蛋或其它輔食。
-
3 # 安小安的柴米雲端
我的寶寶現在14個月了,因為是純母乳餵養,所以6個月之前我沒有給他吃任何母乳之外的食物,包括水。大概6個半月的時候,我開始為他新增固體食物,現在寶寶吃飯很棒,不挑食,喜歡自己動手吃飯。在這裡分享一點經驗和心得。
一、讓寶寶充分做好接納固體食物的準備我的輔食新增是相對保守的,一般比育兒書上建議的日子晚半個到一個月。輔食,顧名思義,就是一種輔助的食物寶寶在一歲之前還是要以母乳或是配方奶為主食的,所以,輔食的營養成分相比母乳和配方奶還是差遠了。所以寶媽們在新增輔食這件事情上大可不必太緊張。寶寶開始新增固體食物需要他的身體能為接納固體食物做好充分的準備。這個特徵一般表現為,寶寶開始長牙了,寶寶開始獨坐,最重要的是他開始自己有了要吃的意識,並主動完成吞嚥。這個時間的開始有早有晚,不同寶寶因人而異,所以及時寶寶開始排斥吃飯也不用過於擔心,媽媽需要的是耐心等耐。但是寶寶即使願意吃,也不建議輔食新增過早,因為這意味著寶寶腸道等條件還太脆弱,過敏的可能就越大。二、這裡有一個輔食新增的小歌謠,曾經給我很大的幫助,分享給各位寶媽媽。寶寶輔食莫著急,寶寶想吃很重要。六月米粉開始加,高鐵不甜是必須,由少到多逐步加,由稀到稠慢慢調。三天觀察不過敏,根莖蔬菜就跟上,土豆南瓜紅薯好,適合吞嚥無汙染。香蕉打爛喂即可,蘋果蒸熟做成泥,菜水果汁切勿上,飯後白水成習慣。米粉持續加倆月,糙米燕麥輪流上,七月繼續各種泥,慢慢開始喝爛粥,綠葉蔬菜方可加,瘦肉肝泥可開葷,打爛入粥不加鹽,補鐵營養全靠它,雞肉鴨肉慢慢來,八月蛋黃魚肉方登場。咀嚼吞嚥是關鍵,各種菜泥變菜末,食物性狀很重要,逐步變糙鍛鍊娃,水果可用咬咬樂,吸管喝水成習慣。十月一天吃三頓,營養搭配莫忽視,有葷有素有水果,嚐遍美食不挑食。一歲以前奶為主,偶爾厭食屬常見,觀察過敏很重要,溼疹腹瀉都要停,鼻涕咳嗽需謹慎,至少半年再復吃,營養安全都重要,消化吸收方能好。一歲以後少油鹽,寶寶可以吃全蛋,大豆解禁可嘗試,各種軟飯麵條上,寶寶動手要鼓勵,自己吃飯很重要。
三、這裡提供一個寶寶輔食新增菜譜,供參考:6個月【泥狀或液體】:米粉、胡蘿蔔泥、南瓜泥、山藥泥(容易過敏的8個月再新增也可以)、土豆泥、番薯泥、黃瓜泥、捲心菜泥、油菜泥、大白菜泥、紫甘藍泥、菠菜泥、白蘿蔔泥、小白菜泥、西蘭花泥、冬瓜泥、菜花泥、西葫蘆泥、花椰菜泥、香蕉泥、蘋果泥(汁)、櫻桃泥(汁)、鱷梨、藍莓泥(汁)、牛油果泥、西梅泥、梨泥(汁)、葡萄泥(汁)、紅棗泥、蛋黃(四分之一開始兌水新增,容易過敏的可以在8個月再新增也可以)、豬肝泥;7個月【泥狀或液體】:大米、玉米、番茄、芋頭、蓮藕、豌豆、麵條、豬肉泥、雞肝泥;8個月【泥狀或半固體】:小米、木瓜、紅豆、甜椒、茄子、香菇、鱈魚、三文魚、龍利魚、鱸魚、蝦、武昌魚、羅非魚、帶魚、黃花魚、橙子、桃子、雞肉、其它動物內臟;9個月【半固體】:獼猴桃、草莓、橙子、西瓜、柑橘、燕麥、蕎麥、黑米、乳酪(保守點1歲後再新增也可以)牛肉、洋蔥10—11個月【半固體】:豆腐、酸奶(最好用配方奶粉自制)、無鹽蝦皮12個月以後【半固體】:秋葵、乾貝、糯米、黃豆蛋、乳製品酸奶、全蛋黃、鮮牛奶,等等。
-
4 # 壹貳叄貳零母嬰服務
輔食新增關係到寶寶的營養與健康,當小寶寶開始嘗試第一口輔食時,身心都在面臨新的體驗。所以今天熊貓媽媽帶來的主題是”嬰兒輔食新增“。0—1歲的寶寶,食物狀態是由液體狀→泥糊狀→固體食物循序漸進的。
液體食物包括母奶、配方奶、白開水;
泥糊狀食物包括米糊、粥、爛麵條、菜泥、果泥;
固體食物則包括軟米飯、饅頭、軟餅、點心等較硬的食物。
寶寶的主食是奶,即母乳或配方奶。母乳是寶寶最完美的食物,6個月以內的嬰兒應純母乳餵養,無需新增其他食物。
我的建議是:嬰兒出生後6個月內應純母乳餵養,嬰兒滿6個月應及時新增輔食,在新增輔食基礎上繼續母乳餵養至2歲。
現在我的小寶一歲半了,我還在堅持母乳餵養,並且打算餵養到他2歲。很多新手媽媽可能不是很清楚怎麼判斷寶寶需要新增輔食?
判斷寶寶需要新增輔食了有如下幾種表現:
一是寶寶坐姿正確時能抬頭
二是伸出反射消失
三是吃不飽且哭鬧
四是寶寶的身高體重不達標
五是每天乳量達800-1000ml或每次哺乳量超過200ml。
新增輔食原則和注意事項:
四個原則
一是由一種向多種變化,比如,從強化鐵的米糊開始,到菜泥、果泥,再到肉泥、雞蛋、魚泥(1-2周再新增新食品)
二是由少量向多量變化,比如開始是1勺米糊,以後2-3勺,再到1杯、1碗
三是由稀向稠變化,例如從流質到半固體再到固體
四是由細向粗變化。
四個注意點
一,引入的食物不應影響總的奶量
二,應該在寶寶身體健康時新增,用勺餵食
三,在寶寶1歲以內不加鹽、糖,1歲以上要單獨製作,少鹽、糖,飲食要清淡
四,不要給寶寶用蜂蜜水,儘量讓寶寶少喝果汁。
回覆列表
一般是建議純母乳餵養4-6個月,可以很好的提供寶寶的營養,以後再慢慢新增輔食,一般醫院或者社群醫院家訪的時候會進行宣教,多帶寶寶曬太陽,補充維生素D,還有慢慢的新增一些米湯之類的,再過渡到半湯類(半流質的食物)再是泥狀食物比如菜泥啊,肉泥之類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