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師者馥仁心
-
2 # 張維維vlog
人非聖賢,孰能無過?有過並不可怕,有則改之無則加勉就很好的。學生也不是聖人,他們也會犯這樣或那樣的錯誤,犯下錯並不要緊,關鍵老師家長臨場的反應和相機所進行的教育才是教育智慧的真諦之所在。那麼怎麼來處理應對這種情況呢?一、更正觀念,給與鼓勵。我們知道在學生犯錯以後,他的內心是非常擔憂的,生怕家長老師給與嚴厲的懲罰,有些學生會主動承認錯誤,說明情況。這說明學生意識到自身的錯誤,希望家長老師給與原諒和鼓勵。所以此時我們不應去責備學生,而應鼓勵學生擁有承認錯誤的勇氣,給這種行為給與肯定。二、梳理錯誤原因,說明不良影響。既然明白錯了,那麼由於孩子還不成熟,還不能像成人一樣去理解事情的原因和影響。此時老師或家長就要耐心平等的和孩子交流,告訴他為什麼錯,錯在哪裡,有何不良影響?讓孩子真正知道自己錯的具體點在哪裡。三、提出希望,給與信任感。可以告訴他這次你勇於主動承認錯誤,而且也表明要有錯就改,再也不會犯,所以我相信你可以做到,也一定能夠做到,如果下次在你面對這樣的情形時,希望你能記住今天我所說的話。
結束語:我們也曾都是孩子,我們也都犯過這樣那樣的錯誤,我們也因此受到過家長或老師這樣那樣的懲罰。回過頭來,當認真去思考一下自己的教育經歷和所接觸到的學生們,我更願意去平等的去和他們交流,但是如果拒不承認錯誤,屢教不改,屢教屢犯,我們就要反思教育方式方法,有所針對性給與適當的懲罰,達到教育的目的。
-
3 # 一縷正義的光芒
感謝邀請。人非聖賢孰能無過?孩子在成長過程中必然會犯錯,孩子犯錯後能主動承認錯誤,不管其動機如何,至少孩子已經認識到了自己的錯誤。本著坦白從寬,抗拒從嚴的原則,如果孩子主動認錯,家長和老師應該給予肯定鼓勵和表揚,同時告訴孩子,僅僅一個對不起承認錯誤是不夠的,還要對自己的錯誤承擔責任,盡力去彌補因自己犯錯導致的損害和損失。另外,還要藉機對孩子提出要求,如果以後再犯這樣的錯誤,一定會受到嚴厲的懲罰。
回覆列表
這個問題是個好問題。一般來說,家長和老師有兩種方式:一種會採取鼓勵和表揚的態度,認為既然孩子主動承認錯誤了,那就是認識到自己的不對,不用再苛責;一種是仍然嚴肅批評,認為即便是主動承認錯誤了,但是錯了就是錯了,應該收到批評和懲罰。我覺得都不是很妥。
對孩子來說,主動承認錯誤,是最好的自我防禦和自我保護手段孩子在犯錯後,能夠主動向家長和老師承認錯誤,把自己的過錯說出來,就可以轉攻為守,爭取主動權。
一方面可以促使家長或老師採取寬容諒解的態度,趨向於寬恕自己的錯誤,因為“坦白同寬”是一種普遍的社會準則。另方面勇於承認自己錯誤的學生一般是一個敢於負責的學生,主動承認錯誤,可以使孩子在精神上得到某種滿足感。那麼,孩子主動承認錯誤,一般出於哪幾種心理呢?1、一種是孩子具有敢於負責和誠實守信的道德品質,這樣的孩子犯錯後,潛意識裡就會認為主動承認錯誤才是正確的。這類孩子犯錯後,就會主動向老師或家長彙報錯誤並承擔相應的責任,這是一種發自內心的主動行動2、第二種是孩子與老師和家長之間具有良好的、融洽的關係,擔心老師和家長會因為自己的錯誤行為大發雷霆或悲痛失望,出於內疚和關愛的心理主動承認錯誤,這也是發自內心的主動行為。3、第三種孩子是因為害怕受到過多的懲罰,想利用自己主動承認錯誤來獲得老師和家長的“減刑”或“免刑”,這是一種被迫的主動行為。孩子主動承認錯誤後,這時家長和老師採取的措施就非常重要了。不管學生出於哪種心理,既然能夠主動承認錯誤,就說明對自己的錯誤不是無動於衷,有敢於擔當的勇氣,這是難能可貴的。應該注意保護和鼓勵,不能一味揪住所犯錯誤不放;但是如果只是輕描淡寫的一帶而過,可能會讓學生產生僥倖心理,認為只要自己事後去承認錯誤,那麼犯下的過錯都是可以被原諒的,不利於學生真正改正錯誤。下面這三種處理方式會產生截然不同的效果:1、下策:
“說了這麼多遍的事,你為什麼還是犯錯?”
“你腦子都去哪了?怎麼就是記不住?”
“你太讓我失望了,你必須受到嚴厲的懲罰!”
採用這種策略就是在孩子火熱的心上澆了一盆泠水,孩子就是覺得委屈,以後也不會再主動找老師和家談心了。因為他覺得家長和老師沒有一點兒人情味。而且今後有錯誤再也不會主動承認,因為承認的後果同樣可怕,不承認說不定還能瞞過去呢!
這種錯誤的方法不僅不能教育孩子認識到這次錯誤,還會給孩子形成偏狹的認識,對孩子的心理造成傷害。這種方法不可取。
2、中策
“你主動承認錯誤了,這次就原諒你了!”
“主動承認就好,沒事沒事,下次注意就就行啦!”
“知錯就改。不用放在心上,就當這件事情過去吧。”
採用這樣的策略,迴應了孩子的熱情,肯定了孩子主動承認錯誤的做法和勇氣,既滿足孩子的心理,又使得師生關係、親子關係更和諧,可謂一舉兩得。
但是,這樣做忽視了一點。孩子是否真正認識了自己的錯誤?既然主動承認,就可以輕鬆過關,不用受到懲罰,下次會不會產生僥倖心理,養成做表面文章的習慣?這種方法有隱患,也不是最好的辦法。
3、上策
“能主動承認錯誤,就是好孩子。你談談,這次錯誤是因為什麼原因呢?你錯在哪裡了?你認為應該處理呢?”
採用這種策略,老師和家長也就掌握了主動權。
一、是主動地鞏固了已有的良好關係。二、是主動的表現出對孩子的關愛。三、是主動為將來類似事件的處理消除了隱患。採用這種處理方式,就不是隻停留在事情的表面,而是挖掘出事情的原因,並且督促孩子認識並改正。這樣孩子主動認識到錯誤受到鼓勵,以後再有錯誤發生,也能夠主動坦白。另外,透過談話還認識到自己產生錯誤的原因,自己提出改正的辦法措施,從根本上避免類似錯誤的再次發生。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犯錯是難免的。如何對待孩子的錯誤,如何利用孩子的錯誤變成有效的教育契機,這是考驗家長和老師的教育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