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Ad哥哥

    興平二年,漢獻帝終於擺脫了李傕郭汜的控制。在董承等人的護衛下,過弘農,進安邑,一路顛沛流離,往東而行。建安元年,被當時還是兗州太守的曹操迎駕於洛陽。

    亂世仍在繼續。

    可如果漢獻帝在東歸途中遭遇意外,那麼當時的關東諸侯將如何自處呢?在我看來,無非三種選擇。

    1立新君 2 自立 3不變

    而亂世依然繼續。

    當時關東諸侯最典型的有三人:

    1 準備接駕的曹操

    2 佔據冀州的袁紹

    3 坐擁淮南的袁術

    這三路諸侯會做何選擇呢?

    曹操必然另立新君,從而繼續奉行挾天子以令諸侯的戰略方針

    曹操是無心稱帝的,並且在當時的大環境下,他也不會去做那個出頭鳥。他當初迎接天子的初衷,就是為了達到要挾天子以令諸侯,從而執天下牛耳於手的目的。

    這一戰略在當時諸侯並立的亂世中,遠比稱帝明智,也遠比稱帝有效。而獻帝遇難,也並不表示東漢政權滅亡了。

    因此,曹操依然會選擇繼續迎駕,從皇嗣中挑選一個出來,立為新君,繼續代表漢室正統。而他則繼續充當漢室王朝的代言人,以此來震懾天下,討伐不臣。

    這裡有一個有意思的事情,如果曹操立的新君是獻帝晚輩。那麼當時還窮困潦倒的劉備也能跟著沾光,身份立刻從皇叔變成了皇爺爺。

    目光短淺的袁術定然提前稱帝,加速自己的滅亡之路。

    相比曹操而言,袁術絕對是個目光短淺的蠢材。在歷史上,獻帝在位時,他已經敢公然自立,號稱仲氏皇帝。

    當時天下大亂,稱帝不但不會使諸侯臣服,反而會成為眾矢之的。可袁術偏偏這麼做了。

    獻帝在時尚如此。可想而之,如果獻帝遇害了,袁術定然是欣喜若狂,立即稱帝,更不會僅稱仲氏皇帝。

    而自立的下場,定然也跟歷史上袁術滅亡的下場如出一轍,只是提前發生了。口乾無蜜水之際,才知稱帝是多大的禍事。

    多謀無斷的袁紹定然是猶豫不決,最終一成不變。

    袁紹自己是個沒注意的人,稱不上雄才大略的明主。他手下雖不乏謀士獻策,但每逢大事時,總是意見不一,使袁紹難以抉擇。

    肯定會有人勸袁紹改元稱帝,肯定也有人反對。同樣也會有人勸袁紹效仿曹操另立新君,但肯定也會有人持反對意見。

    而這也是使袁紹走上不變之路的原因。

    我想憑袁紹的性格,左右為難時肯定一樣也不會選,而是一成不變,繼續以諸侯身份自處,厲兵秣馬,為日後的爭霸作準備。

    袁紹的不變,本不失為好選擇。亂世之中,只有壯大實力才是硬道理。可惜袁紹雖然兵強馬壯,但自身無能,剛愎自用,最終還是免不了敗在曹操手中。

    Ad說

    獻帝如果東歸遇害,對於關東諸侯來說影響並不大。真正受影響的還是獻帝本人。

    自來可憐身在帝王家,更可憐身在亂世帝王家。

    縱觀獻帝一生,先經董卓,後落入李傕郭汜手中。雖為天子,卻如浮萍,任風吹拂。飽經風霜,居無定所。後被曹操迎於洛陽,遷於許昌。雖然安穩下來,卻毫無實權,僅一傀儡耳。

    身為九五之尊,卻終生受制權臣之手。內不能清國賊,外不能攝諸侯。忍辱一生,最後被逼著將祖宗基業拱手禪讓於人。這是漢獻帝身為一個君王的莫大的悲哀和無奈。

    如果當初東歸遇害,撒手人寰,對於這個傀儡皇帝來說,未嘗不是一種解脫。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形容千奇百怪的樹的詞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