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夠偉大嗎?
3
回覆列表
  • 1 # 詩書君

    隋朝是歷史上短命的王朝,但是它的貢獻不能因為它的短命就加以否定。

    中國從東漢末年的分裂到隋的統一將近四百年,這四百年雖然在北方客觀之上存在民族的融合,但是長期的分裂必然導致連年征戰,人民可以說是苦不堪言。隋的統一不僅維護了中國文化的傳承,更是給人民帶來了福祉,隋文帝繼位之後,與民休息,短短的十幾年裡面,人民就已經豐衣足食。

    一個社會需要利用人才治理國家,但是選拔的方法怎麼樣才公平呢?在今天看來,科舉制度無疑是相對最公平的。這項制度雖然雛形形成於北周,但是隋朝將它發揚光大。寒門士子可以透過科舉改變自己的命運,皇帝也可以利用寒門出身的官員牽制名門貴族,而且人民一旦有了上升的通道,社會相對來說就會比較穩定,如果不是過度的徵用民力,遇到天災,社會會很繁榮。

    隋煬帝耗費的人力物力開鑿了大運河,這對於南北方的交流與發展功不可沒。實際上從北魏開始就已經開始開鑿運河,但是規模尚小,隋煬帝決定連通南北,這一壯舉直接影響了後來一千多年。但是當時卻因為濫用民力,徹底摧毀了隋朝。

    唐太宗能夠迅速地讓李唐王朝強大繁榮起來,在一定程度上是因為繼承了隋朝的遺產,不論是政治,還是文化。歷來將隋唐割裂來看,實際上放在一起才能夠看得更加清楚。

    ‍‍中國的文化能夠輻射東南亞,也是隋朝才開始的,隋朝的盛世使得當時周邊國家和境內的少數民族如高昌、倭國、高句麗、新羅、百濟與內屬的東突厥等國都受到影響,日本更是派遣遣隋使完全照搬隋朝的文化與典章制度。‍

    ‍‍隋朝的漢族為胡漢融合的新漢族,其氣質較諸前代更為寬宏,且更富於創造性。隋朝對於外族文化的接受度高,並與漢族文化融合,為唐代的開放、包容做了示範,成為中國歷史上最為光彩的一筆。‍‍

  • 2 # 四十五度說

    隋朝雖然短命而亡,這個壽命極短的王朝,力挽狂瀾,開創了許多新的制度包括科舉制度以及三省六部制,在中國歷史上絕對是關鍵節點。隋煬帝建隋滅陳,結束了南北朝幾百年的分裂狀態。

    他可謂是中華文明的搶救者,三國兩晉南北朝華夏大地經歷了數百年的亂世。雖然中間經歷過西晉短暫的統一,統一結束之後更是無盡的混亂。中原大地五胡亂華,百姓根本就難以在這片肥沃的土地上發展生產,大量人口前往南方長江中下游地區,帶過去的耕作技術以及勞動力使得南方因此得到了開發,經濟重心難移。

    一直到隋文帝時期,南北之間政治勢力依舊不平衡,北朝勢大,南朝式微,北方胡化嚴重。如果再統一不了的話秦始皇統一全國的大業將會付諸東流,這個時候身為北周大臣的楊堅順應歷史,力挽狂瀾。他曾經用的都是胡名,可以想象當時中原大地的漢文化已經衰微。一段歷史文脈被打斷,漢朝文明將會遭受嚴重的創傷。幸好在這千鈞一髮之際,隋文帝建立隋朝,結束了魏晉南北朝時期政權林立,國家動盪分裂,漢族文化蒙受滅頂之災的局面,他在位期間大力恢復漢文化,統一中國之後將,將中原文明拉回正軌。

    除此之外在政治制度上的創新,特別是科舉制度的開創。為後來一千多年中國的封建歷史選拔了無數人才,提供了下層社會向上層社會流動的階梯。

  • 3 # 手機使用者54214847667

    隋朝是漢末紛爭,軍閥割據,三國離亂,雖晉司馬短暫統一魏、蜀、吳、而法令不修、政令不整,沒有興興向榮之勢,再後八馬奪政,五胡乘機殺入中原,中華一片乾淨土,倫為胡天胡地,再中華淪為最昏殙的時代,事事皆以胡理,直到北魏拓跋珪稍加漢化一點,但軍、政及兵員都是諸胡為主,直到七世紀時,大隋一統,政令革新,掃除門閥,推行科考,蕩突厥,掃南越,國家千里萬里,重新回到大時代來,是真正的承兩漢之鴻運,啟大唐先鞭的時代,實是功不可沒。

  • 4 # 海西望族

    隋文帝建立隋朝是欺負北周皇帝年齡小,逼迫孤兒寡母篡位來的,皇位來的不正,不是真本事打出天下,後人給於差評,篡位之後統一中國及完善科舉制度有功勞,但傳位給無德之君,給國家民族造成深重災難。隋煬帝上位後大興土木,急功近利,造成百姓民不聊生,非正常死亡嚴重,人口急劇下降,全華人民被逼迫造反,結果是隋朝亡國亡君,隋文帝沒安排好接班人也有責任,雖然建立一些功績也是功不抵過。

  • 5 # 冰凍小胖子丶

    隋朝(581年--618年)是中國歷史上短命的王朝之一。其只經歷了三任皇帝(隋文帝、隋煬帝、隋恭帝)。與秦帝國相似的是雖然存在時間很短(對於一個朝代而言),但是對後世的影響確是很大的。結束了至前長達三百多年的割據局面,實現了真正意義上的大統一。

    政治方面:三省六部制是隋朝在政治方面主要的貢獻。這種制度是在西晉以後逐漸發展形成,在隋朝正式確立,後又經過唐朝的完善。三省,即尚書省,中書省,門下省。六部,即史部、戶部、禮部、兵部、刑部、工部,這六部都屬於尚書省。三省雖然都不是形成於隋朝,但是隋朝將其統一起來。此制度加上了中央集權,同時又分散了朝中眾臣的權利,鞏固了隨便的統治。著名歷史學家范文瀾先生曾說過:“秦始皇創秦制,為漢以後各朝所沿襲。隋文帝創隋制,為唐以後各朝所遵循。不能因為兩個朝代的短暫而忽略其在歷史上的作用。”三省六部制直到清朝的滅亡才完全被廢除。可見其對中國各朝代的影響之深。

    教育方面:隋朝在教育方面最大的貢獻就是實行了科舉制。廢除了自魏晉以來注重門第的九品中正制,是平民可以透過讀書考試過去入仕的機會。大大激發了人民讀書的熱情。提高了官員隊伍文化素養。促進了學校的發展,隨著唐朝以後對科舉制度的改革與完善,科舉制與教育的聯絡越來越緊密,科舉考試的生源主要來自於學校,而學校也是主要為培養應試學生而設立。16世紀後科舉制越來越收到世界的矚目,至19世紀已被歐洲普遍知曉。為世界文明的進城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同時隋朝擴修京杭大運河並貫通至洛陽連結涿郡。這一偉大的工程不僅彰顯了隋朝當時的技術也顯示出中國勞動人民的智慧。對中國南北文化、經濟的交流起到了巨大的作用。

    其短暫的“一生”,也是輝煌的一生,也給後來的唐朝以警示。間接的為唐朝的繁榮奠定了基礎。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建議李白、韓信……高操作打野英雄加入新手試玩英雄行列,培養“萌新”遊戲意識,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