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戰爭史
-
2 # 泥濘中的tiger
理論資料上來說IS-2無疑更好,因為她有更加厚重的正面裝甲和大口徑火炮,但在實戰中,IS-2使用了KV系列的操縱系統掛檔要用腳踢,虎式用了邁巴赫L600C系統,方向盤介面,液壓助力,所以虎式的快速反應能力更強。火力方面IS-2使用的D-25M 122mm坦克炮取自加農炮倍徑比為43所以穿深和精度不盡人意,且帶彈30發不足射速緩慢,成了一個弊病,相反虎式坦克使用的KWK-36坦克炮取自軍迷們熟知的FLAK-36 88mm高射炮,專門為打坦克而生,雖然殺傷後效不如D-25M但其繼承了高射炮的高射速,加之92發的彈藥和卡爾蔡司的瞄具,可以在2000米開外輕鬆首發命中一個坦克大小的目標。防護方面IS-2的傾斜裝甲無疑佔優。機動性方面虎式戰有極小優勢。但是一輛坦克不管有多麼強大,最終要看使用他的人諸如卡爾烏斯,魏特曼,科舍爾這樣的王牌德軍重灌甲營中數不勝數所以虎式的神話比IS傳得更加生動,令人膽寒。
-
3 # 純野生的坦克
IS-2和虎I式在東線其實經常碰面,所以我就從實戰的角度來分析一下雙方的優劣,希望可以幫到你。
(圖片說明:德國國防軍第510重型坦克營隊徽)
1944年9月德軍一份《坦克部隊》報告中詳細描述了第510重型坦克營3排在東普魯士一次與蘇軍IS-2的遭遇戰:“......上午7點我排遭到了蘇聯空軍的猛烈轟炸,我排其中一輛虎I坦克(3號車)被擊傷,被迫撤到後方維修點;排長向營部彙報了情況,營部同意增派一輛虎I來支援我們,中午11點8分一輛一排的虎I趕到了我們的出發點。12點15分,我排四輛虎I坦克在大約一個連的步兵的支援下,向一處叢林進軍;2號車走在全排的最前方,排長的1號車在中間,4號車和一排的2號車走在最後。當深入森林不到到2000米時,前方偵查班突然報告發現了蘇軍陣地,有一些反坦克炮陣地和至少兩輛斯大林坦克。我排繼續前進,領頭的2號車發現了蘇軍的IS-2並立即通知了全排,排長的1號車加速開到了2號車的後面,並在1600米距離上開始射擊,2號車也開始射擊,但都沒能命中目標;而領頭1號車卻被蘇軍埋伏的輕型反坦克炮擊傷,IS-2趁機撤到一個小土堆後面隱蔽起來,並向被擊傷的2號車開始瞄準。這時排長的1號車幹掉了那門反坦克炮並趕了過來試圖支援支援2號車,但是IS-2還是開炮了,第一炮精確的打在虎I坦克機電員的位置,可是由於當時1號車的位置是傾斜的(擺角度),所以沒能穿透,崩落的裝甲碎片造成機電員當場死亡、裝填手受傷,巨大的震動也造成2號車的發動機停轉,失去動力。還沒等IS-2第二次射擊,排長的1號車就開了三炮,前兩炮都命中了IS-2的炮塔但都沒能穿透,最後一發炮彈打在炮塔座圈的下方將其擊穿;IS-2開始燃燒,裡面的乘員滿身是火的爬了出來,隨即被步兵的機槍打倒。這時蘇軍的第二輛IS-2高速前來支援,一排的2號車在1800米的距離上連開兩炮,第一炮擊毀了IS-2的履帶、第二炮未能命中,失去動力的IS-2在巨大的慣性作用下整個車體橫了過來,薄弱的側面完全暴露;但是這輛IS-2的炮塔還在轉動,任然試圖瞄準受傷的2號車;這時一排的2號車立即前進到1500米的距離上開始射擊,炮彈擊穿了IS-2的側面,使其整車發生爆炸。”
(圖片說明:被德軍擊毀的IS-2)
從戰鬥結果看,虎I四車對IS-2兩車;IS-2全滅,虎I一車被擊傷、一人死亡、一人受傷。說明IS-2最大的問題是射速太慢、單車難以壓制虎I,但是IS-2坦克的D-25T坦克炮所發射BR-471穿甲彈威力極大,即使沒有穿透虎I的裝甲也能對虎I造成巨大的破壞!而且IS-2的裝甲也經受住了考驗,虎I使用Pzgr.40穿甲彈連續兩發都未能穿透,直到第三發擊中了炮塔座圈的“窩彈區”才被擊穿。所以,可以得出結論——IS-2在火力和裝甲防護能力上全面優於虎I,但是在射速和靈活性上和虎I相比還有差距;造成IS-2在遭遇戰中比較吃虧。
但是IS-2的D-25T巨炮在防禦狀態下如果事先測好距離打伏擊確實威力無比,在捷爾託波爾附近痛擊了SS第9裝甲師和507營,打出了17:2的交換比!還先後兩次痛打了501重灌甲營(其中在1945年直接把後者打得取消建制)。
回覆列表
重型坦克是坦克的一個重要分支,主要特徵是有著厚重的裝甲和威力強大的火炮,作為戰場的中堅力量而存在1943年4月,蘇聯陸軍在對列寧格勒繳獲的"虎"式坦克進行測試後,有感於這種坦克的威脅,決定在KV-13型坦克的設計經驗的基礎上,開發出一款擁有強大火力,足以消滅虎式坦克的新式重型坦克,專案代號237工程,一代名車斯大林型坦克的傳奇歷史便由此開始。
(虎式坦克)
根據測試表明,當時蘇聯陸軍對虎式坦克最有效的武器是85mm火炮,因此,新型坦克的主炮口徑便選定了在了85mm,5個月之後,也就是1943年9月4日,IS-85型坦克進入蘇聯陸軍服役,這是IS家族的第一款坦克(也稱之為IS-1型),但事與願違,經過幾次實戰表明,這種坦克雖然算是優秀,但是與當時蘇聯陸軍的要求仍有一些差距,最主要的原因是火炮威力不足,無法完全壓制德國坦克的88mm火炮,因此,為了強化坦克的戰鬥力,蘇聯陸軍決定給IS1型坦克改裝更強力的火炮。
(IS-1型坦克)
經過一番挑選後,蘇聯兵工部門把A-19型122毫米加農炮裝上了坦克,經過一些車載化改進後,這就是著名的D25-T型坦克炮,這種火炮可在1000米的距離上打穿160毫米的裝甲,換言之,在常規交戰距離上,可以完全壓制住德國的虎式坦克,名車配名炮,自然會煥發出無窮的戰鬥力,換炮後的坦克定名為IS-2型坦克,成為了蘇聯重灌甲部隊的頭號主力,在東線戰場上,IS-2型坦克對德國坦克有著壓倒性優勢,是蘇聯陸軍“屠虎驅豹”的利器。